長安新出墓志所見南人北遷之跡考釋——以南北朝隋初為例
本文選題:長安 + 墓志 ; 參考:《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摘要】:《長安新出土墓志》是近年新出版的重要墓志資料,涉及內(nèi)容極為豐富,其中有不少有關(guān)魏晉南北朝史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以相關(guān)典籍資料,考釋了《長安新出土墓志》中有關(guān)南北朝至隋初涉及南人北遷的九方墓志,以辨明墓主或其家族由南入北的基本情況,糾正墓志或傳世典籍中的錯誤,為進一步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南人北遷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Abstract]:The newly unearthed Epitaph of Chang'an is an important newly published epitaph in recent years, which involves a great deal of contents, among which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contents about the history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books and records, this paper makes a textual study of the Q9 epitaphs from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early Sui Dynasty concerning the northward migration of the southern people in Chang'an,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tomb owners or their families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and 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epitaph or the ancient books.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migration of peopl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during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所;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12&ZD13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23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詹頌;乾嘉文言小說作者閱讀視野與作品故事來源(續(xù))[J];蒲松齡研究;2003年02期
2 韋樂;;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齡研究;2010年01期
3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4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5 楊海帆;;宕昌的鳳鳥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6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7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8 王柳芳;;《洛陽伽藍記》中的女性形象論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1期
9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10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guān)系簡論[A];繁榮學術(shù)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劉瀏;;《才調(diào)集》無名氏詩考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3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王守仁;;《孫臏兵法、擒龐涓》中有關(guān)城邑問題的商榷[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三屆年會史學論文集[C];1983年
8 趙曉明;;我國反假貨幣法律的考察與探究[A];湖北錢幣?(總第8期)[C];2009年
9 張峰;;漢畫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徐嬋菲;姚智遠;;漢墓畫像神話人物的圖像作用及喪葬意義[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9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變[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付潔;道教與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中的三怪系列[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張海峰;清代山東商人北方商貿(mào)活動的歷史地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劉敏;《太平廣記》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宋肖娜;《漢語大詞典》瑕疵補正[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安興;李雪芳;;唐《史承式墓志》考釋[J];文博;2006年06期
2 王公望;簡論胡戶及其《靜庵詩鈔》[J];甘肅社會科學;1991年05期
3 錢鐘聯(lián);韓愈[J];辭書研究;1980年04期
4 鄧文寬;也談張淮深之死[J];敦煌研究;1988年01期
5 凍國棟;;墓志所見唐安史亂間的“偽號”行用及吏民心態(tài)——附說“偽號”的模仿問題[J];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03年00期
6 柯卓英;岳連建;;唐京兆府功曹參軍庾承歡墓志考釋[J];考古與文物;2006年03期
7 陳安利;馬驥;;西安新出唐志考釋[J];文博;1987年05期
8 胡玉蘭;;唐代亡故宮女墓志銘文的文化意蘊[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 李健超;;《千唐志齋藏志》校補唐兩京城坊[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10 毛陽光;;兩方唐代史姓墓志考略[J];文博;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二強;;釋唐紀王沔王夔王墓志[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2 朱智武;;東晉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簡墓志考釋[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4 陳博翼;;跋《明秦府承奉正康公墓志銘》[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5 張重艷;孫繼民;劉宏安;;新發(fā)現(xiàn)唐史弘泉墓志銘試釋[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6 郭聯(lián)志;;初唐泉州龍溪縣令縣尉墓志銘研究[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7 嚴振非;;《徐霞客墓志銘》與史料實證[A];徐霞客研究(第18輯)[C];2009年
8 杜建錄;白慶元;楊滿忠;賀吉德;;宋代黨項拓跋部大首領(lǐng)李光睿墓志銘考釋[A];西夏學(第一輯)[C];2006年
9 竇應元;;探討施公遺蹤之謎——考索《處士施公廷佐墓志銘》新發(fā)現(xiàn)[A];水滸爭鳴(第九輯)——2006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福原US郎;王大建;;西晉墓志的意義[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簡墓志考釋(二)[N];衡水日報;2011年
2 扶風 毛小東;法門寺《清喬公墓志銘》[N];中國文物報;2011年
3 鵬宇;唐《韓秀實墓志》及《韓索郎墓志》補釋[N];中國文物報;2011年
4 姜雪艷;墓志銘[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5 龔震;勿使海外欠賬成為墓志銘[N];中國經(jīng)營報;2004年
6 呂風林;最早的墓志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7 孫建勝;永嘉場墓志的史料價值[N];溫州日報;2011年
8 記者 洪亞男;一塊墓志銘 隱述招降鄭經(jīng)史料[N];石獅日報;2010年
9 賈偉;樂亭縣發(fā)現(xiàn)明代墓志銘[N];唐山勞動日報;2011年
10 記者 鄒欣媛;網(wǎng)友自撰“墓志銘”,“時空穿梭”中感悟生命[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波;唐代墓志撰書人及相關(guān)文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楊向奎;唐代墓志義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孟國棟;新出石刻與唐文創(chuàng)作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與自然的變遷——長安、洛陽的興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5 和慶鋒;隋唐太原王氏的變遷與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6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與自然的變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0年
7 魏峰;宋代遷徙官僚家族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劉天琪;隋唐墓志蓋題銘藝術(shù)研究[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09年
9 陳超;明代女性碑傳文與品官命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蘇力;元代地方精英與基層社會[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珂;從墓志銘看昭武九姓的入仕于唐[D];西北大學;2006年
2 雷婧;唐代墓志四神圖像紋飾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胡紅雯;唐代墓志字詞校錄札記[D];廈門大學;2006年
4 董樹代;隋唐大族婚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星;重慶長安金陵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6 陳捚寶;王九思年譜[D];蘭州大學;2007年
7 李少雷;唐代長安昭武九姓的婚姻類型[D];西北大學;2007年
8 李建廷;樓蘭殘紙文書俗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建國;隋唐長安禁苑的歷史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鄭劍英;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新出土唐代墓志銘文用韻考[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79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97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