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炎帝研究的幾個問題
本文選題:炎帝 + 神農(nóng)氏; 參考:《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炎帝是中華文明史上重要的歷史人物,正確評價和認識炎帝的歷史貢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本論文對炎帝的有道無道問題,炎帝對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和商業(yè)文明的貢獻,炎帝與火正火德,炎帝的圣人之德等問題,進行了辨析。
[Abstract]:Yan Emperor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Yan Emperor's lack of Tao,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commercial civilization, Yan Emperor's and fire's morality, and Yan Emperor's sage's virtue.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K21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9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善群;;炎帝與神農(nóng)氏“合二為一”考辨[J];探索與爭鳴;2007年08期
2 黃仲先;;也談炎帝 神農(nóng)氏與湖南茶史[J];茶葉通訊;2009年01期
3 劉玉堂,劉禮堂;炎帝神農(nóng)氏生地揭秘——原始民族早期生息與勞作之地的個案剖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梁紹輝,任俊華;連山氏與炎帝考——炎帝、炎族發(fā)源考辨之二[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吳興勇;炎帝與中華民族[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韓建業(yè);涿鹿之戰(zhàn)探索[J];中原文物;2002年04期
7 劉范弟;論戰(zhàn)神蚩尤[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龐進;;炎帝與龍文化[J];唐都學刊;2006年04期
9 牛貴琥;;蚩尤、炎帝、神農(nóng)關系考[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郁知非;炎帝之謎[J];嶺南文史;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星海;;“中華茶祖”神農(nóng)炎帝及其考[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9-2010年度論文集[C];2010年
2 劉敏;;關于炎帝及其文化的再思考[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3 方銘;;立足于中華文明形成的軌跡看炎帝[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4 陳德輝;;炎帝——傾情造福民生的萬世楷模[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5 楊生民;;炎帝的身世淵源與活動時間考[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6 夏增民;;“炎黃認同”與“大一統(tǒng)”政治價值觀的理論建構(gòu)——以“炎帝”身份轉(zhuǎn)換和“大一統(tǒng)”觀念為中心的考察[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7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時代與考古學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8 易華;;黃帝與成吉思汗——從游牧看中國文化的形成[A];論草原文化(第六輯)[C];2009年
9 呂文郁;;姜姓列國分布變遷考[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10 孟祥才;;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炎帝神農(nóng)其人[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建榮;菏澤歷史文化與中華古代文明[N];菏澤日報;2010年
2 ;為“五千年歷史看山西”提供理論根據(jù)[N];山西日報;2009年
3 王震中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炎帝連山氏會同說值得重視[N];中國旅游報;2010年
4 執(zhí)筆 彭明瀚 劉詩中;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N];中國文物報;2006年
5 何松;古代文明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6 王星玉;“黍稷”起源在山西[N];山西政協(xié)報;2010年
7 安徽省臨泉縣姜子牙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王亮;臨泉歷史偉人姜太公[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王金生 王黛 通訊員 王新平;黃帝偉業(yè)傳千古 “畫龍合符”定中華[N];保定日報;2011年
9 何松;古代文明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10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 趙叢蒼;漢水上游早期文明進程初探[N];中國文物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夏雷;黃帝及其在華夏族形成中的歷史作用[D];延安大學;2011年
2 史志龍;西周、春秋時期的農(nóng)神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3 高守強;東夷在中國古代文明孕育和早期國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D];青海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宏謀;貴霜帝國及其與兩漢的關系[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郭艷芳;山西東南部炎帝傳說與信仰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齊磊;夏代早期都城變遷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43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84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