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婢女政策與法規(guī)的演進及社會內涵
本文關鍵詞: 婢女 演化 明代 下層婦女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明代身份等級社會中,國家關于婢女的政策與法規(guī)有一個發(fā)展演化的過程。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從緩和階級矛盾為著眼點,立足于擴大國家名義下的勞動力數(shù)量,采取堅決推行抑制婢女數(shù)量與重申婢女賤民地位的強硬政策。然而,隨著社會經(jīng)濟條件的變化,明后世諸帝對婢女政策與法規(guī)都做了程度不同的變通,表現(xiàn)為從嚴禁走向懷柔,由強制轉為疏導。這一變化背后具有多重深層的社會內涵:一方面是社會上婢女數(shù)量的逆向增長,蓄婢階層的漸趨廣泛以及對蓄婢特權的普遍僭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婢女政策與法規(guī)在文本與實踐層面之間存在的距離與差異。明代婢女政策與法規(guī)的演進特征不僅體現(xiàn)了明代國家處理具體社會秩序方式上的彈性,也表明國家政策與社會實際之間的暗和。
[Abstract]:In the status hierarchy society of the Ming Dynasty, there wa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on maidservant. In the period of Zhu Yuanzhang, the Ming Taizu started from easing class contradictions and based on expanding the number of labor forces in the name of the state. The firm policy of restraining the number of maidservants and reiterating the status of untouchable maidservant was resolutely pursued.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emperors of the Ming Dynasty made varying degrees of modifications to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maidservants, which were manifested in the shift from prohibition to gentleness. There are many deep social connotations behind this change: on the one hand, there is the revers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maidservants in the society,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maidservant class and the general violation of the privilege of keeping maidserva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flects the distance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xt and practice of the maidser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dser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Ming Dynasty not only reflect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tate in dealing with the specific social order in the Ming Dynasty. It also shows the hidden harmony between state policy and social reality.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09CZS026)
【分類號】:D929;K2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牛建強;明代奴仆與社會[J];史學月刊;2002年04期
2 鄭定,閔冬芳;“良賤之別”與社會演進——略論唐宋明清時期的賤民及其法律地位的演變[J];金陵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五一;試析明后期財政危機的根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2 紀慧娟,宗韻;明代驛遞夫役僉派方式之變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周曉光;徽州學術文化理念的歷史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張國勇;明代大同鎮(zhèn)述略[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鄭克晟;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與北方地主的興起[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6 高壽仙;明代北京街道溝渠的管理[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7 王國強;中國古代藏書的文化意蘊[J];圖書與情報;2003年04期
8 邵永忠,范紅霞;略論宋元明清以來史志書目對荒政典籍的著錄[J];圖書與情報;2005年03期
9 張兆凱,陳長泉;論明代俸祿制度演變的原因及其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任新建;論康藏的歷史關系[J];中國藏學;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熹;;明代庶民服飾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2 趙玉田;;丘o煊搿洞笱а芤宀埂穂A];明史研究(第10輯)[C];2007年
3 劉鴻武;;慈寧宮的肇建與歷史沿革[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五輯 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劍;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互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蔣鵬舉;李攀龍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冬青;明朝朝貢體系與十六世紀西人入華策略[D];復旦大學;2005年
6 劉海濱;焦z延臚礱骰嵬ㄋ汲盵D];復旦大學;2005年
7 潘俊杰;先秦雜家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8 黃正林;黃河上游區(qū)域農(nóng)村經(jīng)濟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學;2006年
9 張桂琴;明清文言夢幻小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學亮;明嘉隆萬時期士大夫事功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影;論元明清愛情婚姻劇的發(fā)展演變[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付明明;明初侍御文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賴曉東;暮色中的喧囂與狂歡[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4 肖巧朋;論《閑情偶寄》的休閑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錢克金;明代京杭大運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程明;試論南朝皇室與士族在文學上的互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穎;“《西廂》制藝”考論[D];揚州大學;2003年
8 劉雪穎;明代唱樂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9 劉中燕;中國古代帝王陵寢旅游開發(fā)中的保護——以湖北鐘祥明顯陵為例[D];武漢大學;2004年
10 王曉輝;自辯與自贖的求生之路——論吳梅村的自救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學文;;明中葉以來“士農(nóng)工商”四民觀的演化——明清恤商厚商思潮探析[J];天中學刊;2011年03期
2 朱麗;;說說東晉才女——謝道韞[J];旅游縱覽(行業(yè)版);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何木 嚴崢;鄭成功攻克官潯白鶴樓[N];閩南日報;2008年
2 老狼;唐伯虎的“家事”,誤傳了五百年[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雪萍;十六至十八世紀婢女生存狀態(tài)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吳啟琳;傳承與嬗變:明清贛南地方政治秩序與基層行政之演化[D];復旦大學;2011年
3 顧麗華;兩漢婦女生活情態(tài)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雪萍;婢女與明代社會[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范夢;宋代妻妾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3 徐銘;兩周時期農(nóng)業(yè)家庭的演化和發(fā)展[D];渤海大學;2012年
4 王連連;遼代婦女社會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連秀;隋唐五代時期下層婦女的社會生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丹丹;明清時期徽州婦女生活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王文淵;唐宋女性犯罪問題探研[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01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50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