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屬國問題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22:31
本文關鍵詞:西漢屬國問題探討 出處:《內蒙古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屬邦 復增屬國 游牧狩獵民族 投降人口 自主性
【摘要】: 早在春秋時期北方游牧狩獵民族就已經(jīng)和中原民族有了密切接觸、頻繁往來,并且不斷南下?lián)锫?成為中原邊疆一大禍患。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時期,隨著中原政權統(tǒng)一步伐的不斷推進,許多游牧狩獵民族人口投降了中原政權。為安置這些投降民眾,當時的秦國設置了管理他們的行政建制,稱為屬邦。漢承秦制,亦有此種設置,且為避劉邦諱,改稱屬邦為屬國。屬國內的人民生活習俗可“依故俗”,由中原政權任命的“屬國都尉”進行管理。這種行政建制在西漢時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并且使降入中原的游牧狩獵民族人口逐步過渡、融入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 這篇畢業(yè)論文,主要就是討論研究西漢屬國問題的,分四部分論述。引言簡介西漢屬國問題的相關史料、目前學界研究狀況、自己的見解。一、探討西漢屬國的起源問題。通過出土文物和秦簡的記載可知,屬國這種建制在秦國時既已存在,被稱為“屬邦”。西漢沿襲秦制仍設屬國。二、首先分析了西漢設置屬國的社會背景,其次重點考察、分析武帝時期“復增屬國”的相關問題,最后討論了西漢后期匈奴政權衰落對屬國產(chǎn)生的影響。三、探析西漢時期屬國的性質。本文把西漢政權縱向劃分為三個階段,分析了不同階段屬國的自主性和羈縻性質及其變化。同時指出了屬國的間斷性和不連續(xù)性。四、闡述了西漢時期屬國的作用。屬國的設置為西漢王朝穩(wěn)定了邊境、鞏固了邊防;加強了雙方的經(jīng)濟物資交流、風俗文化影響;促進了投降的北方游牧狩獵民族人口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進程。最后,是本文分析、研究所得的結論。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34.1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安梅梅;兩漢魏晉屬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寶磊;秦漢長城防御體系與民族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09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30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