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獻王劉德學術述論
發(fā)布時間:2017-10-28 13:17
本文關鍵詞:河間獻王劉德學術述論
【摘要】: 漢代的地方藩國學術各有特色,以河間獻王劉德為首的河間主要治理儒學,并對儒家典籍的保存和整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當時的儒學中心。河間學術倡導的是當時不趨時的古文經學,對當時和后世的經學發(fā)展方向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立足文史資料,結合對其學術的研究現狀,試圖從河間學術的形成、繁榮、分化消散和影響等方面對其做全面的認識和研究。全文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了河間學術的研究現狀,從河間獻王劉德生平事跡、河間學術治理內容、河間學術的影響、河間學術的地域性四個研究角度綜合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闡明我們研究河間學術立足的基礎和高度。 第二部分則主要是對河間學術形成背景和原因的介紹,從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三個方面揭示河間學術的形成。 第三部分綜合整理大量文獻相關記載,,主要從河間學術治理的經籍文獻和對游學河間的學者考證等角度來再現河間學術當時儒學盛況。 第四部分討論了河間學術的分化和消散情況,主要是對其原因的探討。 第五部分討論河間學術對當時和后世的經學影響,以揭示其學術的巨大意義。
【關鍵詞】:河間 劉德 儒學 學術史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34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一、河間學術的研究現狀7-13
- (一) 對河間獻王劉德的研究7
- (二) 對河間學術治理內容的研究7-11
- (三) 對河間學術影響的研究11
- (四) 以毛公、《毛詩》為主的地域性研究11-13
- 二、河間學術的形成13-17
- (一) 河間學術的形成背景13-14
- (二) 河間學術的形成原因14-17
- 三、河間學術的繁榮17-45
- (一) 河間獻王廣開獻書之路,保存整理了大量儒家典籍17-38
- (二) 河間獻王立《毛詩》、《左氏春秋》博士38
- (三) 河間獻王作《樂記》、《對上下三雍宮》、《河間周制》38-40
- (四) 河間游學學者考證40-45
- 四、河間學術的分化消散45-48
- 五、河間學術的影響48-53
- (一) 綿延經學文化,使典籍得到保存48
- (二) 對經學的影響48-53
- 結語53-54
- 參考文獻54-57
- 后記57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詩;兩漢河間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08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10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