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我國外匯期貨市場建設研究
本文選題:一帶一路 + 外匯期貨市場; 參考:《中國流通經(jīng)濟》2016年08期
【摘要】:"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為我國外匯期貨市場建設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遇。為滿足一帶一路區(qū)域內企業(yè)的風險對沖需求,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金融通發(fā)展,我國有必要建設外匯期貨市場。鑒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得到沿線各國和地區(qū)的普遍支持;外匯期貨的合約設計和制度具有彈性,可以適應不同的外匯管理環(huán)境;境內交易所已具備豐富的金融期貨交易組織經(jīng)驗,境內外匯期貨市場風險可控,我國發(fā)展外匯期貨市場具有可行性。目前我國可以通過兩條產品線建設外匯期貨市場:一是建設一個現(xiàn)金交割的交叉匯率期貨市場,首先推出歐元兌美元、美元兌韓元等現(xiàn)金交割的外匯期貨產品;二是選擇合適的國家和交易所,開展人民幣兌該國貨幣期貨的國際合作項目,建設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首先推出人民幣兌盧布、人民幣兌韓元等產品。同時,應穩(wěn)步推進外匯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促進一帶一路區(qū)域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并通過技術援助和股權合作,建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匯現(xiàn)貨交易平臺。
[Abstract]:Belt and Road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In order to meet the risk hedging demand of enterprises in Belt and Road area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financing,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Given that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s generally supported by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route, the contract design and system of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are flexible and can adapt to different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environments, the domestic exchanges already have rich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futures trading organizations. The domestic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risk is controllable, our country develops the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to have the feasibility. At present, China can construct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through two product lines: one is to build a cross-exchange rate futures market for cash delivery, first, to launch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products for cash delivery, such as euro to dollar, dollar to Korean won, and so on; The second is to select suitable countries and exchanges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RMB / currency futures, to build the RMB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and to first launch products such as RMB / rouble, RMB / Korean w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eadily promote the opening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market to the outside world, promote the smooth flow of regional trade and financing of Belt and Road, and establish the spot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platform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rough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equity cooperation.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
【分類號】:F83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道云;;匯率制度改革與外匯期貨市場建設:印度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南方金融;2016年04期
2 陳晗;劉道云;;我國中小企業(yè)避險難、避險貴問題成因及對策[J];清華金融評論;2015年03期
3 溫建東;;推出交叉匯率期貨 豐富外匯避險工具[J];清華金融評論;201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道云;;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我國外匯期貨市場建設研究[J];中國流通經(jīng)濟;2016年08期
2 孫躍良;;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印度外匯衍生品市場比較及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6年06期
3 劉道云;;匯率制度改革與外匯期貨市場建設:印度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南方金融;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晗;劉道云;;我國中小企業(yè)避險難、避險貴問題成因及對策[J];清華金融評論;2015年03期
2 陸前進;柴天儀;;印度匯率制度的改革及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3 黃繼煒;;印度資本賬戶開放研究——兼論印度的匯率制度[J];亞太經(jīng)濟;2009年05期
4 馬先仙;龔堅;;印度匯率制度改革的成效與啟示[J];南亞研究季刊;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傳仁;;外匯期貨:市場、功能與操作[J];廣東金融;1993年07期
2 王莉 ,王棟;外匯期貨離我們是遠還是近?[J];中國外匯管理;2004年08期
3 周惠敏;陳政澤;余孟蓮;;淺析我國外匯期貨重建前景[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年26期
4 管同偉;;外匯期貨市場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廣東金融;1993年07期
5 ;外匯期貨投資的風險[J];江蘇商論;1993年06期
6 席克正,王一;發(fā)展外匯期貨市場,,健全我國市場體系[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1994年03期
7 黃鏡秋;溫州市外匯期貨市場始末及其教訓[J];中國外匯管理;1994年02期
8 宋清華;;外匯期貨的保值和投機策略[J];中外管理;1994年07期
9 蘭宜生;外匯期貨市場的功能及運作原理[J];對外經(jīng)貿實務;1995年09期
10 李斌;培育、規(guī)范我國的外匯期貨市場[J];投資理論與實踐;1995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申屠青南;黃澤民:建設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N];中國證券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楊穎樺;兩會提案聚焦金融期貨:國債、外匯期貨成熱點[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3年
3 見習記者 羅家慶;重開外匯期貨呼聲漸響[N];民營經(jīng)濟報;2014年
4 記者 何婧怡;外匯期貨“破繭”指日可待[N];期貨日報;2014年
5 北京商報記者 馬元月 岳品瑜;外匯期貨呼之欲出[N];北京商報;2014年
6 記者 何婧怡;國內“快推外匯期貨”呼聲再起[N];期貨日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李宇;香港計劃發(fā)展商品和外匯期貨市場[N];中國證券報;2006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清溪;外匯期貨落戶何方尚需高層協(xié)調[N];證券時報;2006年
9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外匯產品開發(fā)小組 黎琦嘉;外匯期貨市場在俄羅斯經(jīng)濟中的功能研究(下)[N];上海證券報;2012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黃澤民:應盡快推出外匯期貨[N];證券時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嚴泓;中國引入外匯期貨衍生品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陳中東;我國外匯期貨市場重建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79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207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