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心理相關因素與nNOS、TPH1某因多態(tài)性的關聯(lián)研究
本文關鍵詞: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心理相關因素與nNOS、TPH1某因多態(tài)性的關聯(lián)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邊緣型人格障礙 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色氨酸羥化酶1 基因多態(tài)性
【摘要】:目的本文探討中國漢族人群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色氨酸羥化酶1(TPH1)基因多態(tài)性與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及其沖動、焦慮、抑郁、自殺意念遺傳易感性的關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選取南京某監(jiān)獄2088名男性服刑人員,人格診斷問卷(PDQ-4)邊緣型分量表≥6分作為陽性篩查標準,BPD組共140例;165例對照組來自PDQ-4總分42分的正常體檢人群。BPD組和對照組均排除嚴重軀體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礙。全部對象填寫人格障礙診斷問卷第四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PDQ-4)、廣泛性焦慮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7)、患者健康問卷-抑郁癥狀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兒童期虐待問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aire-28 item Short Form, CTQ-SF)、 Barratt沖動性量表第十一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BIS-11)和自殺意念自評量表(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 SIOSS).所有對象采全血5m1,提取DNA,用PCR-熒光毛細管電泳分析法和酶切法對nNOS exlf, TPH1 A218C進行基因分型,將等位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BPD組焦慮、抑郁、自殺意念總分、運動沖動性、無計劃沖動性、沖動性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BPD患者沖動性總分、焦慮、抑郁和自殺意念總分互為正相關。BPD組與對照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頻率進行卡方檢驗,結果未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將BPD組按照nNOS exlf基因型的不同分為LL組、SL組、SS組,比較三組沖動各因子及總分、焦慮、抑郁、自殺意念總分,三組間除抑郁差異顯著(P0.05)外,其余均不顯著。多重比較(LSD)顯示LL組的抑郁水平顯著高于SL組(P=0.015)和SS組(P=0.023);將BPD組按照等位基因的不同分為L組和S組,所有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TPH1 A218C與BPD患者沖動、焦慮、抑郁、自殺意念相關(P0.05)。結論BPD患者的沖動、焦慮、抑郁、自殺意念情況嚴重,需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nNOS exlf基因多態(tài)性與BPD患者的抑郁顯著相關,攜帶LL基因型的BPD患者表現(xiàn)出更高的抑郁水平。未發(fā)現(xiàn)nNOS exlf基因多態(tài)性與BPD遺傳易感性的關聯(lián)。未發(fā)現(xiàn)TPH1 A218C基因多態(tài)性與BPD及其心理相關因素的關聯(lián)。
【關鍵詞】:邊緣型人格障礙 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色氨酸羥化酶1 基因多態(tài)性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8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5
- 材料和方法15-21
- 結果21-30
- 討論30-34
- 小結34-36
- 參考文獻36-44
- 綜述44-57
- 參考文獻49-5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57-58
- 致謝58-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蕾;王江濤;徐建勛;黨海紅;譚立文;;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基因甲基化與首發(fā)抑郁癥患者發(fā)病及自殺觀念的相關性[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年12期
2 王蘭蘭;王振;禹順英;仇劍];張燃;張敏;苑成梅;肖澤萍;;童年創(chuàng)傷與5-HTT基因多態(tài)性的交互作用對邊緣型人格障礙形成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10期
3 曹叢;王美萍;張文新;紀林芹;陳亮;陳欣銀;;COMT基因rs6267多態(tài)性與母親教養(yǎng)行為對青少年身體攻擊和關系攻擊的交互作用[J];心理學報;2014年10期
4 張蕓;明慶森;姚樹橋;陳旺盛;;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tài)性對兒童期虐待與青少年攻擊行為的調節(jié)作用[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2年06期
5 張洪燕;陸蓉;瞿秋霜;;神經源型一氧化氮合酶C276T基因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相關分析[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0年04期
6 楊梅;郝偉;鄔志美;王文甫;周旭輝;姜國清;湯美云;黃健;;5-HTR2A-1438A/G、COMTVal158Met、MAOA-LPR、5-HTTVNTR、DATVNTR與男性海洛因依賴共患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的關聯(lián)研究[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0年05期
7 吳巖峰;鄭大同;譚釗安;柯曉燕;張建平;茆正洪;曾彥英;;色氨酸羥化酶2基因多態(tài)性與反社會人格障礙及其沖動行為的關聯(lián)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年09期
8 王美萍;張文新;;COMT基因多態(tài)性與攻擊行為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8期
9 柳娜;張亞林;;兒童虐待與人格障礙[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6期
10 周亮;肖水源;何曉燕;厲潔;劉慧銘;;BIS-11中文版的信度與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本文編號:994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9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