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1:11
本文關鍵詞: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干預研究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干預效果。通過問卷篩選出具有高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初中生32人,隨機均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八周共八次,每次90分鐘的團體輔導,控制組不予處理。實驗后,兩組均接受后測。本研究的自變量為對實驗組成員進行的共八次,每次90分鐘的團體輔導,因變量為實驗前后被試在《反應性—主動性攻擊問卷》的各分量表得分及總分。最后結合對團體活動觀察記錄表、領導者與成員參與團體的反饋等質性材料的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補充說明。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1、自行設計的團體輔導對初中生的反應性攻擊值、主動性攻擊值和總攻擊值均有影響;在反應性攻擊值上有顯著性的差異(p0.001)。2、對質性材料的分析,說明團體輔導對初中生的反應性攻擊行為管理具有積極影響:團體氛圍日益融洽:團體成員認知日益積極;團體成員應對主動攻擊行為技巧日益提高,團體成員人際交往技巧日益提高。
【關鍵詞】:反應性攻擊行為 團體輔導 初中生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8.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前言7-8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意義7-8
- 2 文獻綜述8-13
- 2.1 反應性攻擊行為的研究綜述8-10
- 2.1.1 反應性攻擊行為的概念界定8
- 2.1.2 反應性攻擊行為的相關理論8-9
- 2.1.3 反應性攻擊行為研究現(xiàn)狀9-10
- 2.2 團體輔導的研究綜述10-13
- 2.2.1 團體輔導的概念10
- 2.2.2 團體輔導的作用10-11
- 2.2.3 團體輔導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3 問題提出與研究設計13-14
- 3.1 問題提出13
- 3.2 研究設計13-14
- 3.2.1 研究目的13
- 3.2.2 研究假設13-14
- 4 研究方法14-18
- 4.1 被試14
- 4.2 研究工具14-16
- 4.2.1 研究者14
- 4.2.2 觀察員14
- 4.2.3 初中生反應性—主動性攻擊問卷(RPQ)14-15
- 4.2.4 團體輔導方案15
- 4.2.5 《團體過程單元記錄表》15
- 4.2.6 《團體過程評估表》15
- 4.2.7 其他工具15-16
- 4.3 統(tǒng)計方法16
- 4.3.1 自變量16
- 4.3.2 因變量16
- 4.4 研究程序16-17
- 4.5 資料處理與分析17-18
- 5 研究結果與分析18-22
- 5.1 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干預效果的量的研究18-19
- 5.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量表各個維度中前測得分的差異性檢驗18
- 5.1.2 實驗組與控制組后測得分的差異性檢驗18
- 5.1.3 控制組前后測與實驗組前后測差異檢驗18-19
- 5.2 團體輔導對反應性攻擊行為的質的研究19-21
- 5.2.1 團體氛圍日益融洽20
- 5.2.2 團體成員認知日益積極團體成員應對主動攻擊行為技巧日益提高20-21
- 5.2.3 團體成員應對主動攻擊行為技巧日益提高21
- 5.2.4 團體成員人際交往技巧日益提高21
- 5.3 小結21-22
- 6 討論22-24
- 6.1 團體輔導對初中生反應性攻擊行為控制效果的討論22
- 6.2 團體輔導對反應性攻擊行為干預有效性的原因分析22-23
- 6.3 本研究的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23-24
- 7 結論及啟示24-26
- 7.1 結論24
- 7.2 啟示24-26
- 參考文獻26-29
- 附錄29-42
- 附錄一:反應性一主動性攻擊問卷29-30
- 附錄二:團體活動大綱30-32
- 附錄三:團體活動具體內容32-38
- 附錄四:團體過程單元記錄表38-39
- 附錄五:團體過程評估表39-40
- 附錄六:團體輔導活動照片40-42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42-43
- 致謝43
本文編號:993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936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