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幸福感: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還是情境狀態(tài)
本文關鍵詞:主觀幸福感: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還是情境狀態(tài)
更多相關文章: 主觀幸福感 穩(wěn)定性 變化性 潛特質-狀態(tài)模型
【摘要】:為了探究主觀幸福感各項指標的穩(wěn)定性及其變化的情況,在一年的時間內對360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進行了3次追蹤測量,分別采用潛特質-狀態(tài)模型(LST Model)中的經典模型、特質-狀態(tài)-情境模型(TSO Model)以及測量指標-特殊特質模型(IT Model)對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消極情感等主觀幸福感指標的穩(wěn)定性和變化性進行評估。結果表明,只有測量指標-特殊特質模型與數據擬合良好,該模型中各變量的一致性系數都顯著的高于情境特異性系數,這說明,主觀幸福感更可能是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此外,研究還發(fā)現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的一致性系數遠高于生活滿意度的一致性系數,這表明人們的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比生活滿意度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yè)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
【關鍵詞】: 主觀幸福感 穩(wěn)定性 變化性 潛特質-狀態(tài)模型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XJK013QXL001) 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3YBA137) 湖南農業(yè)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青年基金
【分類號】:B848
【正文快照】: 1引言主觀幸福感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也是個體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的指標。Diener等(1999,2000)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一個人對自我的生活狀態(tài)、周圍環(huán)境和相關事件是否滿意的認知和評價,同時也是一個人在情緒體驗上對這些方面的主觀認同。主觀幸福感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生活滿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楊麗珠;董光恒;金欣俐;;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大腦反應差異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2 張興貴,鄭雪;青少年學生大五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2期
3 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鑫;張姝婧;;簡述積極情緒在組織中五層次模型理論[J];才智;2011年02期
2 陳潔彬;;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J];才智;2011年10期
3 朱國文,蔣關軍;我國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4 李志;謝朝暉;;國內主觀幸福感研究文獻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張愛蓮;;國外對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狀況與國民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6 潘建嘯;;淺談當代心理學對樂觀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03期
7 李東;孫海紅;;初中生人際信任度與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感關系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林洪;曲博;溫拓;;國民幸福理論與廣州國民幸福研究[J];城市觀察;2011年01期
9 葉紅萍;陸偉;;高職學生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10 葛愛榮;;高中生自我價值感、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玲;;濰坊市高中生主觀幸福感狀況調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鍛煉對大學生積極幸福感影響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全體輔導員;;華僑大學90后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4 衛(wèi)龍寶;儲雪玲;王恒彥;;我國城鄉(xiāng)老年人口生活質量比較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李福軍;施昕強;王平;;貧困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的關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青芳;佐斌;;踏水車效應:幸福悖論的心理學觀[A];科技引領產業(yè)、支撐跨越發(fā)展——第六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萃[C];2011年
7 董宇曉;;論科研管理中的人文管理[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蘭州油氣中心及離退休等部門[C];2014年
8 洪艷;賈玉立;王成城;方淑苗;;領導-成員交換關系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基于組織認同感的中介效應研究[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9 王永麗;鄧靜怡;;角色投入對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張君梅;姚家新;;大學生運動員性別、性別角色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模型[A];第九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淑敏;零售商業(yè)企業(yè)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積極應激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康賢;基督教心理學與現代人際關系建設[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肖雅楠;職業(yè)生涯早期階段員工離職傾向與管理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楊秀君;學習成功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作松;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崔麗娟;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邱林;人格特質影響情感幸福感的機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楊俊敏;維漢大、中學生體育目標定向、身體自尊、社會性體格焦慮、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志紅;老年人體育鍛煉提升主觀幸福感相關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婷;新疆某醫(yī)學院校本科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劉佳;論思政教育視域下高校貧困生主觀幸福感的缺失與提升[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小新;青年快樂感問卷的初步編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許芳;大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會會;高校輔導員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陽;遼寧省現役運動員人格與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龍W,
本文編號:922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2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