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語言情緒詞語義通達機制的跨語言啟動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第二語言情緒詞語義通達機制的跨語言啟動效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漢英雙語者 情緒詞 語義啟動 P200 N400 LPC
【摘要】:雙語語義通達機制一直是語言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研究者們采用了多種技術(shù)和實驗范式,從多個不同方面探討了第二語言習得問題。雙語者的兩種語言是如何表征的,是同一表征還是獨立表征,兩種語言之間又是如何進行聯(lián)結(jié)和轉(zhuǎn)化的,關于這些基本問題,研究者們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同時,情緒與語言加工的關系逐漸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詞匯本身的類別特征可能會影響其表征方式,進而導致雙語之間語義通達機制的變化。情緒詞作為一類特殊的語言材料,具有不同于中性詞的加工機制。本研究將情緒詞融入雙語語義通達機制的研究中,采取視覺呈現(xiàn)刺激的方式,研究雙語情緒詞與中性詞通達機制的差異,進一步探求第二語言(L2)情緒詞概念表征和中性詞是否存在區(qū)別,以及同母語(L1)的概念表征和表層表征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跨語言的語義啟動條件下的真假詞判斷任務,通過兩個實驗分別考察漢語對英語以及英語對漢語的啟動效應。實驗都為3(積極、消極、中性)×3(對譯關系、語義相關、語義無關)的完全被試內(nèi)設計,通過變換啟動刺激和目標刺激之間的語義關系來考察L2情緒詞的語義通達機制。同時采用ERP技術(shù),進一步從神經(jīng)機制上探討L2情緒詞的語義通達過程。實驗結(jié)果表明,L2詞匯可以直接通達共享的概念表征,無論是L1—L2還是L2—L1,均出現(xiàn)了啟動效應,相比對譯關系和語義相關條件,當啟動詞和目標詞之間語義無關時,誘發(fā)了更大的N400。但是兩種方向的啟動效應大小并不對稱,當啟動詞和目標詞為對譯關系時,L1—L2的啟動量顯著大于L2—L1的啟動量,而當啟動詞和目標詞為語義相關關系時,兩個方向之間的啟動量并無顯著差異。情緒詞的通達機制不同于中性詞,積極詞可以比中性詞更快地通達共享概念表征,積極詞誘發(fā)了較大的P200和較小的N400。綜合兩個實驗結(jié)果支持了意義模型的假設。
【關鍵詞】:漢英雙語者 情緒詞 語義啟動 P200 N400 LPC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文獻綜述11-26
- 1.1 雙語者的含義及分類11-12
- 1.1.1 雙語者的含義11
- 1.1.2 雙語者的分類11-12
- 1.2 雙語加工的影響因素12-14
- 1.2.1 第二語言熟練程度12-13
- 1.2.2 第二語言習得年齡13
- 1.2.3 句法結(jié)構(gòu)的影響13
- 1.2.4 實驗中的SOA13-14
- 1.3 雙語語義通達機制14-21
- 1.3.1 雙語者的詞匯—概念記憶表征模型14-17
- 1.3.2 雙語語義通達機制的主要研究范式17-20
- 1.3.3 雙語語義通達相關的ERP成分: N40020-21
- 1.4 情緒詞的認知機制21-26
- 1.4.1 情緒詞的加工優(yōu)勢21-22
- 1.4.2 情緒詞加工相關的ERP成分22-23
- 1.4.3 第二語言情緒詞的相關研究23-26
- 第2章 問題提出26-29
- 2.1 問題提出26-28
- 2.2 研究假設28-29
- 第3章 實驗研究29-70
- 3.1 實驗一漢語對英語情緒詞的啟動效應研究29-47
- 3.1.1 實驗目的29
- 3.1.2 實驗方法29-35
- 3.1.3 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35-47
- 3.1.4 討論47
- 3.2 實驗二英語對漢語情緒詞的啟動效應研究47-65
- 3.2.1 實驗目的47-48
- 3.2.2 實驗方法48-53
- 3.2.3 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53-64
- 3.2.4 討論64-65
- 3.3 兩實驗啟動效應量之間的差異檢驗65-70
- 3.3.1 行為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65-66
- 3.3.2 腦電數(shù)據(jù)離線分析結(jié)果66-67
- 3.3.3 討論67-70
- 第4章 總討論70-75
- 4.1 修正分級模型對雙語詞匯語義通達機制的解釋70-71
- 4.2 意義模型對跨語言啟動不對稱性現(xiàn)象的解釋71-73
- 4.3 情緒詞的語義通達機制73-75
- 第5章 結(jié)論75-76
- 參考文獻76-82
- 附錄82-91
- 致謝91-9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9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寶國;高怡文;;跨語言啟動的不對稱性現(xiàn)象及其理論解釋的新進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9年01期
2 王沛;蔡李平;;漢英雙語語義表征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04期
3 宋鳳寧,馬瑞杰;聽覺詞匯識別的兩個理論模型[J];心理科學;2001年06期
4 郭桃梅,彭聃齡;從語義啟動效應看事件相關電位N400的實質(zhì)[J];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5 呂勇,沈德立,杜英春,韓宗義;聽覺呈現(xiàn)條件下漢語雙字詞語義和語音啟動的ERP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1期
6 龔少英,方富熹;不熟練漢英雙語學習者第二語言詞匯和概念表征的特點[J];心理科學;2005年05期
7 王翠翔,彭聃齡;中—英雙語讀者詞匯表征的研究(二)[J];心理學報;1989年01期
8 郭桃梅,彭聃齡;非熟練中-英雙語者的第二語言的語義通達機制[J];心理學報;2003年01期
9 李榮寶,彭聃齡,郭桃梅;漢英語義通達過程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J];心理學報;2003年03期
10 呂勇;張偉娜;沈德立;;不同愉悅度面孔閾下情緒啟動效應:來自ERP的證據(jù)[J];心理學報;2010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國盛;中英雙語者詞匯表征與加工的腦機制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邱艷妮;跨通道呈現(xiàn)方式下的漢英語義啟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羅雪瑩;詞匯的形式與語義因素對雙語掩蔽翻譯啟動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涂柳;雙語Stroop色詞效應實驗研究:二語習得年齡對中英文雙語者心理詞典表征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7年
4 王鳳梅;非熟練蒙—英雙語者語義表征與切換的ERP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媛;漢語情緒詞加工的ERP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32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