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邊界信息對讀者閱讀歧義短語時眼跳策略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詞邊界信息對讀者閱讀歧義短語時眼跳策略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眼跳策略 偏向注視位置 最佳注視位置 詞邊界信息 歧義短語
【摘要】:采用Eye Link 2000眼動儀,選取60個歧義短語,要求大學生被試閱讀包含有歧義短語的句子。句子的呈現(xiàn)設置了四種條件:正常無陰影、詞間陰影、歧義陰影和字間陰影,以探討詞邊界信息是否影響讀者閱讀歧義短語時的注視位置效應。結果發(fā)現(xiàn):讀者對歧義短語的首次注視位置在四種條件下基本一致;詞邊界信息影響讀者對歧義短語的再注視概率。結果表明,詞邊界信息對歧義短語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眼跳行動(即"where")的晚期階段。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大學基礎課教學部;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商業(yè)大學法學院心理學系;
【關鍵詞】: 眼跳策略 偏向注視位置 最佳注視位置 詞邊界信息 歧義短語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471629) 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TJJX13-005);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TJJX12-013)的資助 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32552)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眼動控制作為閱讀眼動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課題,包含兩個子問題:一是什么因素決定讀者的眼睛何時(when)移動,即注視時間的分析,二是什么因素決定讀者的眼睛移向何處(where),即注視位置的分析(Rayner,2009)。已有研究表明,上述兩個決定分別由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支配和控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白學軍;孟紅霞;王敬欣;田靜;臧傳麗;閆國利;;閱讀障礙兒童與其年齡和能力匹配兒童閱讀空格文本的注視位置效應[J];心理學報;2011年08期
2 白學軍;梁菲菲;閆國利;田瑾;臧傳麗;孟紅霞;;詞邊界信息在中文閱讀眼跳目標選擇中的作用:來自中文二語學習者的證據(jù)[J];心理學報;2012年07期
3 臧傳麗;孟紅霞;白學軍;閆國利;;閱讀過程中的注視位置效應[J];心理科學;2013年04期
4 孟紅霞;白學軍;臧傳麗;閆國利;;并列和偏正結構雙字合成詞的注視位置效應[J];心理學報;2014年01期
5 孟紅霞;白學軍;閆國利;姚海娟;;漢字筆畫數(shù)對注視位置效應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臧傳麗;兒童和成人閱讀中的眼動控制:詞邊界信息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2 梁菲菲;中文詞切分認知機制的眼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伏干;;眼動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基于閱讀障礙眼動研究的分析[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1期
2 劉志方;劉妮娜;仝文;;字、詞的識別加工在中文閱讀眼動控制中的作用:來自消失文本方面的證據(jù)[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2期
3 余莉莉;閆國利;;眼動分析技術在句子理解研究中的應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2期
4 仝文;劉妮娜;伏干;閆國利;;中文單字詞句的閱讀知覺廣度[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3期
5 郭志英;白學軍;谷莉;王永勝;王麗紅;;詞切分對日-漢和漢-日雙語者日語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6期
6 付_g;何立媛;吳蕊涵;閆國利;;不同年級學生詞邊界劃分的發(fā)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年01期
7 巨金香;張曉利;孟麗婷;;文本閱讀中詞切分依據(jù)及眼動表現(xiàn)[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8 劉志方;劉妮娜;仝文;;詞匯加工與視覺特征在中文閱讀眼動控制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4年02期
9 熊建萍;;漢語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研究現(xiàn)狀[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10 白學軍;梁菲菲;閆國利;田瑾;臧傳麗;孟紅霞;;詞邊界信息在中文閱讀眼跳目標選擇中的作用:來自中文二語學習者的證據(jù)[J];心理學報;2012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子淵;朱力;;詞邊界問題與留學生閱讀材料的詞邊界標記[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 雷江華;程三銀;馮會;;我國特殊兒童認知研究的新進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十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靜;漢語旋轉文本加工:來自眼動的證據(jù)[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2 孟紅霞;中文閱讀中注視位置效應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zhí)m蘭;漢語閱讀過程中心理詞加工機制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志方;中文閱讀中的詞切分與詞匯加工方式[D];浙江大學;2013年
5 孟春寧;人眼檢測與跟蹤的方法及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6 梁菲菲;中文詞切分認知機制的眼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7 張巧明;小學生閱讀知覺廣度與速度的發(fā)展:來自眼動的證據(jù)[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8 余莉莉;中文熟語認知中的整體加工與成分加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9 熊建萍;漢語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的眼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10 張慢慢;中文閱讀中詞跳讀機制的眼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迪;詞切分對俄羅斯留學生漢語閱讀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2 郭曉峰;中文閱讀中詞頻和預測性對注視時間和位置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3 孫莎莎;漢語心理詞加工的優(yōu)勢效應[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肖虹;以閱讀心理學考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娟;雙字詞的首字成詞概率對尾字n+2預視效益影響的眼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6 穆超;韓國學生漢語詞界切分的調查分析及應對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安靜;中國古詩語義加工中的切分效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李晟;教學課件圖文布局及背景色的眼動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周碩;兒童早期詞切分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早期閱讀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10 蔡永華;運用pRF技術對漢語母語者早期視皮層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澤潤;曾寶芬;;“東干語”音素文字及其詞式書寫的啟發(fā)——漢語語言規(guī)劃在中國境外的成功范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馬一丹;;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3 張仙峰,閆國利;大學生詞的獲得年齡、熟悉度、具體性和詞頻效應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3期
4 劉麗萍;劉海健;胡笑羽;;SWIFT-Ⅱ:閱讀中眼跳發(fā)生的動力學模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3期
5 臧傳麗;白學軍;閆國利;王正光;;動態(tài)文本最優(yōu)化呈現(xiàn)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1期
6 閆國利;白學軍;;漢語閱讀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7 吳捷;劉志方;劉妮娜;;詞頻、可預測性及合理性對目標詞首次注視位置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2期
8 閆國利;張?zhí)m蘭;張霞;孫莎莎;;漢語閱讀中的心理詞加工[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3期
9 Ronan G.Reilly;Inthraporn Aranyanak;;泰文和中文閱讀過程中的眼動控制(中文)[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1期
10 陳曦;張積家;;漢語多詞素詞識別及表征的理論和新設想[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付玉萍;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留學生高級階段閱讀眼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臧傳麗;兒童和成人閱讀中的眼動控制:詞邊界信息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孟紅霞;中文閱讀中注視位置效應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高珊;詞邊界信息對留學生漢語閱讀的影響[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2 郭曉峰;中文閱讀中詞頻和預測性對注視時間和位置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文莉;歧義短語的分類及分化[J];龍巖師專學報;1998年03期
2 趙茹;“三個報社的記者和編輯”到底該如何分析[J];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3 張亞旭,張厚粲,舒華;漢語偏正/述賓歧義短語加工初探[J];心理學報;2000年01期
4 黃國營;;現(xiàn)代漢語的歧義短語[J];語言研究;1985年01期
5 裘榮棠;;結構層次不確定的歧義短語[J];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6 古麗斯坦·麥麥提依明;;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歧義短語轉換生成語法分析[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年03期
7 瑪依拉·阿吉艾克帕爾;;論現(xiàn)代漢語與維吾爾語中的歧義短語[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張亞旭,舒華,張厚粲,周曉林;話語參照語境條件下漢語歧義短語的加工[J];心理學報;2002年02期
9 楊泉;馮志偉;;機用現(xiàn)代漢語“n+n”結構歧義研究[J];語言研究;2005年04期
10 楊泉,馮志偉;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xiàn)代漢語“v+v”結構歧義問題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泉;;機用現(xiàn)代漢語a+a結構消歧研究[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本文編號:830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