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命意義尋求和體驗程度個體的注意偏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2 06:46
本文關鍵詞:不同生命意義尋求和體驗程度個體的注意偏向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生命意義尋求 生命意義體驗 注意偏向 點探測任務
【摘要】:目的:考察高尋求高體驗、高尋求低體驗、低尋求高體驗、低尋求低體驗這四類個體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生命意義問卷在1136名高中生中篩選被試,獲得每種類型的被試各32人。采用積極、消極和中性圖片為實驗材料,以點探測任務來考察四組被試的注意特點。結果:當積極和消極圖片配對出現(xiàn)時,被試類型和圖片類型的交互作用顯著(F(3,120)=10.91,P0.001),高尋求高體驗組對積極和消極圖片的反應時沒有差異,高尋求低體驗組和低尋求低體驗組對積極圖片的反應時較長,低尋求高體驗組對消極圖片的反應時較長。當積極或消極圖片與中性圖片配對出現(xiàn)時,被試類型和圖片類型的交互作用顯著(F(3,120)=13.93,P0.001),高尋求高體驗組對積極和消極圖片的注意偏向值沒有差異,高尋求低體驗組和低尋求低體驗組對積極圖片的注意偏向值顯著低于消極圖片,且顯著小于0,低尋求高體驗組對消極圖片的注意偏向值顯著低于積極圖片,且顯著小于0。結論:高尋求高體驗者對積極和消極圖片給予同等程度的關注,高尋求低體驗者和低尋求低體驗者對消極圖片的敏感性高于積極圖片是緣于其對積極圖片的回避,低尋求高體驗者對積極圖片的敏感性高于消極圖片是緣于其對消極圖片的回避。
【作者單位】: 廣西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關鍵詞】: 生命意義尋求 生命意義體驗 注意偏向 點探測任務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變遷中的青年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研究”(11XSH023) 廣西大學“211”工程四期“區(qū)域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交流研究”學科群
【分類號】:B842.3
【正文快照】: 注意偏向的研究多集中于臨床患者,例如各類焦慮、抑郁、強迫癥、恐怖癥、進食障礙、物質依賴等患者,也有不少學者致力于探討某些人格特質的注意偏向[1-4]。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特殊的人群對某些特殊的信息具有注意偏向,例如廣泛性焦慮患者對威脅性詞匯[1]、進食障礙患者對食物和情緒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姝s,
本文編號:717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1766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