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的干預技術研究:基于雙系統(tǒng)理論
本文關鍵詞:自我控制的干預技術研究:基于雙系統(tǒng)理論
更多相關文章: 自我控制 雙系統(tǒng)模型 沖動系統(tǒng) 執(zhí)行功能
【摘要】:自我控制雙系理論是當前最具有影響力的行為理論之一。本文基于雙系統(tǒng)理論框架,重點回顧自我控制的干預技術的新近研究成果。當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改變自動情感聯(lián)結和注意偏向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沖動系統(tǒng)的作用,而培養(yǎng)自我控制特質和執(zhí)行功能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自我控制問題需要從自我控制系統(tǒng)和沖動系統(tǒng)兩個角度進行考察。依據(jù)兩個系統(tǒng)的特性,改變沖動系統(tǒng)需要采用更加內隱的、潛意識的、自動化的干預技術,而改變自我控制系統(tǒng)則需要個體有更強的動機卷入。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
【關鍵詞】: 自我控制 雙系統(tǒng)模型 沖動系統(tǒng) 執(zhí)行功能
【基金】: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啟動經費“社交網站互動經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作用”(Y2CQ05100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異常特征的早期識別、預警與干預技術”(2012BAI36B01)
【分類號】:B84
【正文快照】: Hare等人[1]指出:“執(zhí)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人類成功和幸福的關鍵”。臨床研究指出自我控制可以有效預測進食障礙[2]、網絡成癮[3]等。社會學者將自我控制作為犯罪理論中的核心變量,犯罪人員的攻擊性與自我控制密切相關[4,5]。自我控制的雙系統(tǒng)模型(The dual systems model)目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梁寧建,吳明證,邱扶東,曹小燕;互聯(lián)網成癮者內隱網絡態(tài)度及其干預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2 王曼;陶嶸;胡姝婧;朱旭;;注意偏向訓練:起源、效果與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3期
3 何燦;夏勉;江光榮;魏華;;自尊與網絡游戲成癮—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1期
4 劉璐;趙玉芳;黃雨晴;王一竹;朱勇;;提升內隱自尊減少社會排斥誘發(fā)的攻擊性[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8期
5 岸本鵬子;林潔瀛;曹廣健;邱子鵬;汪克來;楊寅;錢銘怡;;服刑人員自我控制與預謀/沖動攻擊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5期
6 朱虹;蔡太生;;情緒性進食與進食障礙傾向的關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2期
7 黃曼;史滋福;劉妹;;未成年犯自尊與攻擊性的關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研究綜述[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王琨;郭雪莉;;對大學生網絡使用結果的預防干預實驗[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何瑛;劉雪;;網絡成癮的鑒定與治療[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1期
4 宋愛芬;史學武;梁蓉;;網絡成癮干預的研究現(xiàn)狀、問題及展望[J];昌吉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 陶云;張莎;唐立;劉艷;;不同心理彈性大學生在有或無應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點[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3期
6 郭俊輝;胡華敏;蔡文聰;;移動網絡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J];電信科學;2011年01期
7 衛(wèi)根泉;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綜述[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陳志曄;李金鋒;劉夢雨;馬林;;2型糖尿病患者腦部皮層及皮層下獎賞環(huán)路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9期
9 張勁松;王新;程文紅;劉漪;;焦慮障礙青少年的反應抑制性的探討(英文)[J];教育生物學雜志;2013年02期
10 王玉嬌;張慶林;韋世源;曾建敏;;獎賞決策中自控與沖動的神經機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茜;欺騙的神經機制和測謊新指標初探[D];西南大學;2013年
2 陳謝平;基層黨政干部的自律品質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3 周艷艷;海洛因戒除者的執(zhí)行功能:藥物相關線索與負性情緒線索啟動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4 許昭;理性與情感干預對身體活動的促進—熟慮與沖動雙系統(tǒng)模型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5 黃小忠;外包背景下團隊問責的認知行為與神經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唐軍華;內隱自殺意念測量及在自殺逃避理論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7 王孟成;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的測量與潛結構[D];中南大學;2013年
8 王利鋒;兒童期創(chuàng)傷相關抑郁癥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陳思靜;社會規(guī)范激活:第三方懲罰的心理機制及其對合作行為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10 魏鵬;外側杏仁核緊張性抑制電流在青春期的發(fā)育變化及機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梅玲;大學生內隱—外顯性態(tài)度的測量與關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南振;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與孤獨感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高晴;病理性互聯(lián)網使用者的自我參照效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戡;中學化學內隱學習的影響因素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5 張卓穎;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干預實證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6 陳勇成;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中職教育內隱態(tài)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高塵;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者對網絡內外群體認同差異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麗麗;大學生對農民工刻板印象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許漢云;網絡游戲成癮青少年感覺尋求水平和事件相關電位CNV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智;網絡成癮大學生的社會認知加工特點[D];西南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東升;劉永義;侯馥祥;蘇日娜;王志綱;王文瑞;;內蒙古自治區(qū)監(jiān)獄服刑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3期
2 陶宇;李彩娜;;自我控制對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2期
3 譚春生;;服刑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關系[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6期
4 陳明;;服刑人員人格特征與自控性、適應性關系研究[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吳明證,梁寧建,許靜,楊宇然;內隱社會態(tài)度的矛盾現(xiàn)象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6 戴春林;吳明證;楊治良;;個體攻擊性結構與自尊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6年01期
7 常麗;杜建政;;內隱自尊的功能:緩沖器,還是濾波器[J];心理科學;2007年04期
8 屈智勇;鄒泓;;家庭環(huán)境、父母監(jiān)控、自我控制與青少年犯罪[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9 陳進;粱寧建;楊福義;;自尊內隱改變的初步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4期
10 辛自強;郭素然;池麗萍;;青少年自尊與攻擊的關系:中介變量和調節(jié)變量的作用[J];心理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馮曉陽;初中生自尊與攻擊性關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李君春;暴力攻擊型未成年犯自我控制的團體訓練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科生;工讀學生攻擊性繪畫治療的初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晶;馬艷萍;;3~4年級小學生的獨立性和自我控制關系研究[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6期
2 姜媛;林崇德;;情緒自我控制發(fā)展的影響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年06期
3 苗偉明;;自我控制與犯罪預防——對完善和強化我國青少年犯罪預防機制的幾點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1991年03期
4 劉婧婧;;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及其對當前中國教育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李培紅;;提高初一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年12期
6 陳珊珊;;論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07年15期
7 劉娜娜;;大學生認知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0年09期
8 蓋春明;王春來;;論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9 王曉雯;孫桂苓;;自我控制與不良行為的關系探討[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5期
10 白艷晶;徐清剛;;醫(yī)學院校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與互聯(lián)網使用過度傾向的關系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但菲;;游戲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影響的現(xiàn)場實驗研究[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3 倪懿;周楚;;加工時間與推理能力對行為決策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紅姣;盧家楣;;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張靜;張龍立;;殘疾學生不穩(wěn)定情緒的心理誘因及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楊麗珠;董光恒;;3-5歲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許毅;;病理性網絡使用者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楊麗珠;姜月;;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孫鈴;陳會昌;陳欣銀;;兒童2歲的主動性、自我控制對其7歲學校適應的預測[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蘇林雁;;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機制及干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高文斌;子不教,父何“過”?[N];健康報;2011年
2 記者 巫春燕;如何來應對“年關綜合征”[N];衢州日報;2011年
3 胥曉琦;兒童的自我意識你了解多少[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4 丁永明;美國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離婚男人更易自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5 馮舒玲;心理專家為落榜生診“脈”[N];寧夏日報;2008年
6 吳賽勛;心理缺陷的運動療法[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7 周旭輝 博士 郝偉 教授;解析青少年吸毒心理[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8 藍京;用運動解決心理缺陷[N];保健時報;2005年
9 周萍;孕婦渴望“心理營養(yǎng)”[N];江蘇科技報;2001年
10 經華;孕婦更需要“心理營養(yǎng)”[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芝;不同成癮狀態(tài)大學生網絡使用者的認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3 梅松麗;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少聃;青少年強化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與危險行為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馮弘毅;4~6歲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箱庭干預[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恩凱;農村留守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4 張曉;中學生強化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與健康促進行為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謝靜;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3年
6 袁碧娟;農村小學4~6年級自我控制訓練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曾閱;大學生情緒自我控制能力與應對方式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8 焦?jié)?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與問題行為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紅姣;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秀珍;高中生與中職生學習倦怠與自控能力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96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69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