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不同成人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機制及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2 00:24

  本文關鍵詞:不同成人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機制及干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成人依戀類型 人際反饋信息 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矯正


【摘要】:早期親子經(jīng)驗使個體逐漸形成了“內(nèi)部工作模型”,它會潛意識的、自動化運行,從而影響個體將會關注的哪些信息、如何解釋對生活事件以及選擇進一步加工哪些信息。從認知的角度研究成人依戀,可以反映出“內(nèi)部工作模型”如何影響不同成人依戀類型的個體在社會交往中對不同人際信息的注意偏向。個體面對負性信息時,不同成人依戀類型會采取不同的策略,安全依戀模式的個體會采取初級依戀策略,而非安全依戀模式的個體會采取的次級依戀策略。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在成人依戀關系中,不同成人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性信息產(chǎn)生注意偏向的內(nèi)在機制,以及注意訓練矯正依戀焦慮個體對負性刺激注意偏向。研究方法:本研究包含三個實驗,采用成人親密關系體驗量表(ECRS)來篩選被試的成人依戀類型,如下:實驗一,通過4(組別:成人依戀類型)×3(詞語類型:積極、消極、中性)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選用積極人際反饋詞、消極人際反饋詞和中性人際反饋詞作為實驗材料。采用點探測范式考察不同成人依戀類型個體對不同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實驗二,通過4(組別:成人依戀類型)×3(詞語類型:積極、消極、中性)×2(線索類型:有效、無效)三因素混合實驗設計,使用實驗一中的詞語作為實驗材料。采用空間線索范式考察不同成人依戀類型個體對不同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內(nèi)在機制。實驗三,通過2(組別:注意偏向訓練組、對照組)×2(時間:前測、后測)兩因素混合實驗設計,使用實驗一中的詞語作為注意偏向矯正程序的材料。采用點探測范式作為注意偏向訓練任務,從實驗二中選取過度型依戀個體作為被試,對其進行注意偏向訓練。研究結(jié)果:(1)安全型依戀個體和冷漠型依戀個體對不同的人際反饋信息均無產(chǎn)生注意偏向(F(2,42)=0.02,p0.05;F(2,46)=1.95,p0.05);過度型依戀個體和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消極人際反饋信息均表現(xiàn)出注意偏向p0.05)。(2)在有效提示線索下,被試對靶刺激的反應時明顯短于無效提示線索下(F(1,96)=18.07,p0.001);有效提示線索下,過度型依戀個體對消極人際反饋信息的反應時要顯著快于對中性詞的反應時(p0.05);在無效提示線索下,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消極人際反饋信息的反應時要顯著慢于對中性詞語的反應時(p0.05)。(3)注意偏向訓練組后側(cè)的注意偏向值顯著小于前測的(t=2.62,p0.05);對照組后側(cè)的注意偏向值與前測的兩者間不存在顯著差異(t=2.05,p0.05)。研究結(jié)論:(1)個體對不同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會受到成人依戀類型差異的影響。(2)安全型依戀個體和冷漠型依戀個體對不同人際反饋信息均無注意偏向;過度型依戀個體對消極人際反饋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源于注意警覺;而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消極反饋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源于注意維持。(3)通過注意偏向矯正,過度型依戀個體對負性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有所降低。
【關鍵詞】:大學生 成人依戀類型 人際反饋信息 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矯正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4
  • 第1章 文獻綜述14-28
  • 1.1 成人依戀的研究綜述14-20
  • 1.1.1 成人依戀的概述14-15
  • 1.1.2 依戀理論的取向15-16
  • 1.1.3 成人依戀內(nèi)部工作模式16-18
  • 1.1.4 成人依戀的類型18-19
  • 1.1.5 成人依戀的測量方法19-20
  • 1.2 注意偏向的研究綜述20-28
  • 1.2.1 注意偏向的概述20-21
  • 1.2.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21-22
  • 1.2.3 成人依戀與注意偏向關系的研究22-24
  • 1.2.4 注意偏向的矯正研究24-28
  • 第2章 問題提出及研究方案28-32
  • 2.1 問題提出28-29
  • 2.2 研究目的與假設29
  • 2.3 研究方案29-30
  • 2.4 研究意義30-32
  • 2.4.1 理論意義30-31
  • 2.4.2 實踐意義31-32
  • 第3章 實驗一:不同成人依戀類型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32-42
  • 3.1 研究目的與假設32
  • 3.1.1 研究目的32
  • 3.1.2 研究假設32
  • 3.2 研究方法32-36
  • 3.2.1 研究對象32-33
  • 3.2.2 實驗材料33-34
  • 3.2.3 實驗設計34
  • 3.2.4 實驗程序34-36
  • 3.2.5 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處理36
  • 3.3 結(jié)果與分析36-38
  • 3.3.1 不同組別在點探測實驗上的反應時36-37
  • 3.3.2 組別對不同類型詞語反應時的方差分析37-38
  • 3.4 討論38-42
  • 3.4.1 安全型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無注意偏向39
  • 3.4.2 過度型依戀個體對負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39-40
  • 3.4.3 恐懼型依戀個體對負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40-41
  • 3.4.4 冷漠型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無偏向性41-42
  • 第4章 實驗二:不同成人依戀類型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注意偏向的內(nèi)在機制42-50
  • 4.1 研究目的與假設42
  • 4.1.1 研究目的42
  • 4.1.2 研究假設42
  • 4.2 研究方法42-45
  • 4.2.1 研究對象42
  • 4.2.2 實驗材料42-43
  • 4.2.3 實驗設計43
  • 4.2.4 實驗程序43-44
  • 4.2.5 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處理44-45
  • 4.3 結(jié)果分析45-47
  • 4.3.1 組別在不同線索和不同詞語類型下的反應時45
  • 4.3.2 組別在不同線索和不同詞語類型下的反應時的方差分析45-47
  • 4.4 討論47-50
  • 4.4.1 過度型依戀對消極反饋性信息產(chǎn)生注意偏向源于注意警覺47-48
  • 4.4.2 恐懼型依戀對消極反饋性信息產(chǎn)生注意偏向源于注意維持48-50
  • 第5章 實驗三:依戀焦慮個體對負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訓練50-56
  • 5.1 研究目的與假設50
  • 5.1.1 研究目的50
  • 5.1.2 研究假設50
  • 5.2 研究方法50-52
  • 5.2.1 研究對象50
  • 5.2.2 實驗材料50-51
  • 5.2.3 實驗設計51
  • 5.2.4 實驗程序51-52
  • 5.2.5 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處理52
  • 5.3 結(jié)果與分析52-53
  • 5.3.1 兩組前后測的注意偏向分數(shù)52
  • 5.3.2 組別與時間對注意偏向的方差分析52-53
  • 5.3.3 兩組前后測注意偏向分數(shù)t檢驗53
  • 5.4 討論53-56
  • 第6章 總討論與結(jié)論56-60
  • 6.1 總討論56-57
  • 6.2 結(jié)論57
  • 6.3 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57-60
  • 6.3.1 研究創(chuàng)新57-58
  • 6.3.2 研究不足與展望58-60
  • 參考文獻60-70
  • 致謝70-72
  • 附錄72-74
  •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芳武;反饋信息在教學中的作用[J];高等中醫(yī)教育研究;1985年00期

2 梁少雄,郭強,唐玉梅;反饋信息控制法在田徑技術(shù)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函授通訊;2002年02期

3 董兆君;課堂教學中得到學生反饋信息的必要條件[J];醫(yī)學教育;1988年04期

4 石韞琳,王秀芳;科學利用反饋信息提高教學質(zhì)量[J];遼寧體育科技;1995年S1期

5 ;讀者·作者·編者[J];英語知識;1996年03期

6 朱萬澤;王素瑛;;我院本科91級英語4級統(tǒng)考反饋信息分析及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1993年05期

7 ;世紀之交全國美術(shù)圖書大聯(lián)展反饋信息[J];美術(shù)之友;2001年01期

8 Joe Edwards;劍氣簫心;;一架紅木鋼琴[J];英語自學;2007年10期

9 李金松;;利用反饋信息 實現(xiàn)最佳調(diào)控——從信息論的角度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湖南教育;1987年Z1期

10 鄒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獲取反饋信息的藝術(shù)[J];中學課程資源;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前言[A];《圓明園》學刊第十七期——慶祝中國圓明園學會成立35周年特刊[C];2014年

2 杜佳林;劉偉;韓智平;;關于《質(zhì)量控制反饋信息處理》軟件的論述[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第四屆氣象綜合探測技術(shù)研討會[C];2011年

3 彭朝霞;;淺談如何提高客戶經(jīng)理隊伍素質(zhì)[A];中南片2007年煙草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正陽縣職業(yè)高中 李杰婷;探索體育教學的最佳方法[N];駐馬店日報;2010年

2 郝紀蕓;合理利用顧客反饋信息[N];中華合作時報;2011年

3 陽信第二高級中學 袁愛國;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N];學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品;外援價格趨高俱樂部理性應對[N];中國體育報;2008年

5 孟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代重凱;化學教學中如何提問[N];學知報;2010年

6 山東 劉福浩;打印信息跟我走[N];電腦報;2004年

7 河北省玉田縣亮甲店鎮(zhèn)韓家林中學 邱春生;體育教學妙用反饋教學法[N];中國體育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倩;不同成人依戀個體對人際反饋信息的注意偏向機制及干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毛牡丹;基于多面Rasch模型數(shù)據(jù)分析的個性化反饋信息對減少評分員差異性的作用[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4年

3 胡勇;通機產(chǎn)品售后質(zhì)量反饋信息網(wǎng)絡化協(xié)同處理支持系統(tǒng)[D];重慶大學;2011年

4 丁絨;電子商務中在線信譽反饋信息的跨系統(tǒng)使用問題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6589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89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da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