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從具身視角看道德判斷

發(fā)布時間:2017-07-07 23:03

  本文關鍵詞:從具身視角看道德判斷


  更多相關文章: 道德判斷 具身認知 道德 概念隱喻 道德直覺


【摘要】:道德判斷是個體對于某類行為的善惡好壞和是非對錯所進行的評價及判斷。隨著具身認知理論的興起,道德判斷的具身研究隨之展開。道德判斷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圍繞身體清潔、厭惡,身體溫度及身體動作這3個維度展開。從皮亞杰及維果茨基的心理發(fā)展觀,概念隱喻理論和進化心理學3個角度對道德判斷具身效應進行了理論解釋和探討?紤]到身體變量會通過情緒、認知因素進而影響道德判斷,今后具身認知視角下的道德判斷應與道德判斷中已有的理論進行整合,同時對其與道德直覺的關系需要深入探討,并需進一步考察具身效應發(fā)生的時效性和動態(tài)性問題,探討道德判斷具身效應的調(diào)節(jié)變量及個體差異,同時要對道德判斷具身效應進行跨文化比較。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認知障礙評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道德判斷 具身認知 道德 概念隱喻 道德直覺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360234) 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13JY09) 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 江西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YC2014-S146)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傳統(tǒng)道德判斷理論強調(diào)理性的作用,認為推理和認知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Haidt(2001)提出了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理論,該理論認為道德判斷是由快速的道德直覺導致。道德直覺中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成分,正是這些情感成分使我們做出道德判斷。道德判斷究竟取決于理性推理還是感性直覺?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倩;葉浩生;;觸覺經(jīng)驗對性別分類的影響:具身的視角[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2 蘇彥捷;孫芳芳;;道德具身性的元分析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年02期

3 葉浩生;;有關具身認知思潮的理論心理學思考[J];心理學報;2011年05期

4 伍秋萍;馮聰;陳斌斌;;具身框架下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3期

5 閻書昌;;身體潔凈與道德[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8期

6 彭凱平;喻豐;;道德的心理物理學:現(xiàn)象、機制與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12期

7 殷融;蘇得權;葉浩生;;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J];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02期

8 王锃;魯忠義;;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間隱喻及其對認知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年05期

9 任俊;高肖肖;;中國人在不道德行為之后會做些什么?[J];心理科學;2013年04期

10 葉浩生;;“具身”涵義的理論辨析[J];心理學報;2014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浩生;;具身認知、鏡像神經(jīng)元與身心關系[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毛晉平;文芳;;長沙地區(qū)四所中學教師主觀幸福感調(diào)查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李宏翰;許闖;;道德隱喻:道德研究的隱喻視角[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4 李宏翰;于娟;;道德自我受脅及其應對機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崔碩丹;;強迫洗手和漱口:道德純凈隱喻的具身化研究[J];經(jīng)營管理者;2013年13期

6 崔倩;葉浩生;;觸覺經(jīng)驗對性別分類的影響:具身的視角[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7 張常青;王瑞明;謝久書;孫遜;;顏色概念的知覺符號表征與命題符號表征[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4期

8 辛自強;徐嘯塵;;溫暖環(huán)境的人更信任嗎?溫度與人際信任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5期

9 陳智慧;;具身認知與教育神經(jīng)科學對兒童教育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2期

10 劉明海;董世龍;;心靈哲學視域下的范縝“神形說”辨析[J];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雨水;奢侈品品牌傳播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卜玉坤;認知視閾下科技英語喻義漢譯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伯邑;具身心智相態(tài)文化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肖麗;消費者的權力感和價格參照來源對其價格公平感知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苗曼;天性引領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王冰;中國學生英語學習過程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楊青松;時間距離對道德違規(guī)行為判斷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劉永琴;心理模塊觀:認知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范式[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艷;道德兩難決策權衡的認知行為與ERP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10 尹超;事件原型衍生的自然交互設計與應用[D];湖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伯妮;味覺與道德判斷:情緒與自我概念的作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許闖;道德人格的隱喻表征維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陳雪梅;身體形式和社會環(huán)境對SNARC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2年

4 張琳;具身視域下:重量與重要性的雙向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5 蘆球;道德厭惡與生理厭惡的異質(zhì)性:來自情緒成分和ERP成分差異的證據(jù)[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高肖肖;東方人的道德情緒與掩飾行為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7 崔倩;觸覺經(jīng)驗對認知判斷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8 薛燦燦;具身認知理論的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锃;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間隱喻及其對認知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黃文娜;餐飲企業(yè)服務員情緒工作及對組織承諾的影響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詳;楊治良;郝雁麗;;理性學習的局限:道德情緒理論對道德養(yǎng)成的啟示[J];道德與文明;2007年03期

2 亓奎言;;“科學地”解讀康德倫理學——神經(jīng)倫理學的視角[J];道德與文明;2011年06期

3 崔倩;葉浩生;;觸覺經(jīng)驗對性別分類的影響:具身的視角[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 張衛(wèi)東;李其維;;認知神經(jīng)科學對心理學的研究貢獻——主要來自我國心理學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5 葉浩生;;西方心理學中的具身認知研究思潮[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束定芳;論隱喻的認知功能[J];外語研究;2001年02期

7 利愛娟;李慧;;文化對具身認知的影響[J];前沿;2011年23期

8 喻豐;彭凱平;韓婷婷;柏陽;柴方圓;;倫理美德的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分析:道德特質(zhì)的意義、困惑及解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9 朱文斌;;分類體系的社會秩序建構——對《潔凈與危險》的述評[J];社會學研究;2008年02期

10 陳燕平;;空間隱喻概念“上、下”的英漢對比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華新 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肖燕;時間的概念化及其語言表征[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靜;漢語情緒詞的顏色隱喻表征及其對顏色知覺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振群;華南兒童道德判斷發(fā)展的初步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2 王潤生;論道德判斷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3 陳欣銀,項宇;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fā)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通訊;1990年01期

4 李彥 ,姜珍;道德判斷論綱[J];社科縱橫;1993年06期

5 ;道德判斷的標準[J];甘肅理論學刊;1994年01期

6 白冰河;道德判斷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何亞云,馮江平;道德理論的新進展——道德判斷的社會直覺模式[J];心理科學;2004年05期

8 邢強;;道德判斷中的性別差異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5年04期

9 陳建兵;黃富峰;;論道德判斷[J];齊魯學刊;2006年03期

10 唐嘉榮;;漢語符號系統(tǒng)所傳達的道德判斷考釋——以“德”、“仁”、“和”、“善”為例[J];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振群;戶秀安;柯森;鄧一允;;華南兒童道德判斷發(fā)展的初步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2 莫雷;;5—7歲兒童道德判斷依據(jù)的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3 岑國楨;李伯黍;;訓練對兒童道德判斷的影響的實驗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4 李曄;魯銥;陳昭蓉;;判斷視角和道德立場對道德判斷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袁高依莉;何貴兵;蔣多;;道德判斷的“自我-他人”差異[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楊文琪;金盛華;;自我構念與道德判斷[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張小英;鄭日昌;;小學生道德判斷量表的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林斗秀;周璇;黃娟;張華東;李宏翰;;先前意圖對道德判斷的影響:私人意圖與社會意圖的差異[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張湘一;丁道群;;情緒與道德判斷:道德判斷中的評價傾向與特異性效應[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楊飛;李明;;道德判斷中的具身效應初探[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軍寧;道德判斷后:中國改革的四個路向[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2 康秋潔;洗洗手,你會更寬容[N];經(jīng)濟參考報;2008年

3 ;理性選擇與道德判斷第三種文化的視角[N];文匯報;2004年

4 夏敏;法律思維與道德判斷[N];檢察日報;2003年

5 黃力之(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 童星(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那塔利亞·穆祖妮克(俄羅斯西北行政學院國際項目與地區(qū)合作部主任) 胡貝特·海內(nèi)特(德國達姆施達特理工大學教授、歷史學與社會學系主任) 徐中振(上海市社區(qū)發(fā)展研究會副會長) 俞厚未(上海市社聯(lián)科研處) 馬提那沃(俄羅斯西北行政學院) 李琪(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陳章亮(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凱茜·丹頓(加拿大道格拉斯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凱瑟琳·亨特 蘇珊·湯姆森(加拿大道格拉斯學院犯罪學教授) 丹·德寧(美國喬治亞大學);和諧社會論壇[N];社會科學報;2005年

6 陶一桃 ;不要濫用“和諧”[N];浙江日報;2005年

7 李曉崗;美國如何定義“愛國主義”[N];學習時報;2005年

8 吳旭陽 廈門大學法學院 葛巖 上海交通大學認知與決策實驗室 秦裕林 北京工業(yè)大學國際網(wǎng)絡智能研究院、卡內(nèi)基-摘隆大學心理學系 莊向榮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學院;公平意識可能與生俱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燕繼榮;寬容: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核心原則[N];學習時報;2003年

10 尤小剛;一道中國人久違了的家常菜[N];中國藝術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辛治洋;道德判斷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顏志雄;道德判斷中的親屬偏見[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邵愛國;關于說謊的道德認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芳芳;情感卷入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江;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斷能力測驗的修訂及常模制定[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斷“難易”有別,,文理亦有別[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鄧康樂;消極情緒對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周寸飛;傾向性道德敏感性對大學生道德判斷影響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6 華春;道德判斷過程中面孔刻板效應[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7 郭瑞;清潔啟動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唐娟;情緒對道德判斷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查曉坤;道德基礎理論視角下道德失敗對道德判斷的特異性影響[D];浙江大學;2013年

10 王薛時;我們?nèi)绾巫龀龅赖屡袛啵縖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321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5321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12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