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懷舊心理、疏離感和自我價值感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09 14:00
本文探究中國成年人懷舊心理、疏離感和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分析年齡、性別和職業(yè)在懷舊心理上的差異,分析疏離感和自我價值感對懷舊心理的預測作用。在對《本土懷舊化量表》、《青少年疏離感問卷》和《成年人自我價值感問卷》驗證修訂基礎上,選取707名21歲至59歲五種職業(yè)類型的成年人為研究對象,通過數(shù)據分析,結論如下。 (1)《本土化懷舊量表》、《青少年疏離感問卷》和《成年人自我價值感量表》可用于本研究。 (2)成年人懷舊心理總均分5.669,家庭懷舊均分最高,個人懷舊最低。 (3)成年人懷舊心理的性別差異不顯著;年齡主效應顯著,懷舊心理隨年齡增長呈現(xiàn)遞增趨勢;職業(yè)類型主效應顯著,懷舊心理均分從高到低排序為:企業(yè)職工,教師,政府機構人員,軍人,在讀碩博士。 (4)疏離感對懷舊心理存在顯著正向預測性,自我價值感對懷舊心理存在顯著負向預測性。疏離感在自我價值感與懷舊心理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值為25.30%。 (5)疏離感、自我價值感是成年人懷舊心理內在影響因素;人口學變量中的年齡和職業(yè)類型是外在影響因素。 本研究拓展了國內成年人懷舊心理的研究,并從疏離感和自我價值...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前言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懷舊心理文獻綜述
2.1.1 懷舊心理概念的界定
2.1.2 懷舊心理結構維度的研究
2.1.3 懷舊心理的研究方法
2.1.4 懷舊心理的研究近況
2.2 疏離感文獻綜述
2.2.1 疏離感概念的界定
2.2.2 疏離感的維度與測量
2.2.3 疏離感的研究近況
2.3 自我價值感文獻綜述
2.3.1 自我價值感概念的界定
2.3.2 自我價值感的結構模型
2.3.3 自我價值感的測量
2.3.4 國內自我價值感的研究近況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工具
3.3.1 懷舊量表
3.3.2 琉離感量表
3.3.3 自我價值感量表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
第四章 研究一:懷舊量表、疏離感量表及自我價值感量表的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對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統(tǒng)計工具
4.3 研究結果
4.3.1 《本土化懷舊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3.2 《青少年疏離感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3.3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4 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研究二:成年人懷舊心理、疏離感及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
5.1.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設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對象
5.2.2 研究工具
5.2.3 統(tǒng)計工具
5.3. 研究結果
5.3.1 成年人懷舊心理的特點及在人口學變量上差異分析
5.3.2 成年人疏離感的特點及在人口學變量上差異分析
5.3.3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的特點
5.4. 分析與討論
5.4.1 成年人懷舊心理的現(xiàn)狀分析
5.4.2 成年人懷舊心理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5.4.3 成年人疏離感現(xiàn)狀與差異分析
5.4.4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描述
第六章 研究三:疏離感在懷舊心理與自我價值感間的中介效應
6.1.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結果
6.3.1 觀測變量與潛變量的選定
6.3.2 各變量間的相關關系
6.3.3 疏離感在懷舊心理及自我價值感間的中介效應模型
6.4. 分析與討論
6.4.1 疏離感在懷舊心理與自我價值感間的部分中介作用分析
6.4.2 成年人懷舊心理影響因素分析
第七章 研究總結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啟示
7.2.1 引導人們正確看待懷舊心理
7.2.2 關注中老年人心理健康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懷舊心理研究述評[J]. 薛婧,黃希庭.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4)
[2]學校疏離感問題研究[J]. 倪鳳琨,劉金平.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7(05)
[3]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自我價值感的調查研究[J]. 陳幼平.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3)
[4]廣州市大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查[J]. 李欣欣,陳思源,徐珊珊,勞業(yè)蘭. 社會心理科學. 2006(03)
[5]廣州市大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查[J]. 李欣欣,陳思源,徐珊珊,勞業(yè)蘭. 社會心理科學. 2006 (03)
[6]大學生自我價值感領域權變性量表的編制[J]. 王磊,鄭雪.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6(02)
[7]重慶市578名大學生自我價值感水平分析[J]. 龔藝華.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6(03)
[8]初中生的自我價值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 鐘慧,黃希庭.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3(01)
[9]青少年學生疏離感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 楊東,張進輔,黃希庭. 心理學報. 2002(04)
[10]大學生疏離感和價值觀關系的研究[J]. 楊東,張進輔.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的懷舊心理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李玥.西南大學 2012
[2]成年人自我價值感問卷的初步編制[D]. 駱艷萍.湖南師范大學 2010
[3]中國背景下消費者懷舊測量及與老品牌信任關系的初步研究[D]. 路曼曼.華東師范大學 2008
[4]石家莊市高中生學校疏離感初步研究[D]. 孫華平.河北師范大學 2007
[5]貧困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D]. 張曉丹.遼寧師范大學 2005
[6]大學生疏離感發(fā)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 李艷華.福建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29309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前言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懷舊心理文獻綜述
2.1.1 懷舊心理概念的界定
2.1.2 懷舊心理結構維度的研究
2.1.3 懷舊心理的研究方法
2.1.4 懷舊心理的研究近況
2.2 疏離感文獻綜述
2.2.1 疏離感概念的界定
2.2.2 疏離感的維度與測量
2.2.3 疏離感的研究近況
2.3 自我價值感文獻綜述
2.3.1 自我價值感概念的界定
2.3.2 自我價值感的結構模型
2.3.3 自我價值感的測量
2.3.4 國內自我價值感的研究近況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設
3.3 研究工具
3.3.1 懷舊量表
3.3.2 琉離感量表
3.3.3 自我價值感量表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
第四章 研究一:懷舊量表、疏離感量表及自我價值感量表的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對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統(tǒng)計工具
4.3 研究結果
4.3.1 《本土化懷舊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3.2 《青少年疏離感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3.3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問卷》驗證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檢驗
4.4 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研究二:成年人懷舊心理、疏離感及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
5.1.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設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對象
5.2.2 研究工具
5.2.3 統(tǒng)計工具
5.3. 研究結果
5.3.1 成年人懷舊心理的特點及在人口學變量上差異分析
5.3.2 成年人疏離感的特點及在人口學變量上差異分析
5.3.3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的特點
5.4. 分析與討論
5.4.1 成年人懷舊心理的現(xiàn)狀分析
5.4.2 成年人懷舊心理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5.4.3 成年人疏離感現(xiàn)狀與差異分析
5.4.4 成年人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描述
第六章 研究三:疏離感在懷舊心理與自我價值感間的中介效應
6.1. 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結果
6.3.1 觀測變量與潛變量的選定
6.3.2 各變量間的相關關系
6.3.3 疏離感在懷舊心理及自我價值感間的中介效應模型
6.4. 分析與討論
6.4.1 疏離感在懷舊心理與自我價值感間的部分中介作用分析
6.4.2 成年人懷舊心理影響因素分析
第七章 研究總結
7.1 研究結論
7.2 研究啟示
7.2.1 引導人們正確看待懷舊心理
7.2.2 關注中老年人心理健康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懷舊心理研究述評[J]. 薛婧,黃希庭.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4)
[2]學校疏離感問題研究[J]. 倪鳳琨,劉金平.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7(05)
[3]西南科技大學學生自我價值感的調查研究[J]. 陳幼平.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3)
[4]廣州市大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查[J]. 李欣欣,陳思源,徐珊珊,勞業(yè)蘭. 社會心理科學. 2006(03)
[5]廣州市大學生疏離感現(xiàn)狀調查[J]. 李欣欣,陳思源,徐珊珊,勞業(yè)蘭. 社會心理科學. 2006 (03)
[6]大學生自我價值感領域權變性量表的編制[J]. 王磊,鄭雪.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6(02)
[7]重慶市578名大學生自我價值感水平分析[J]. 龔藝華.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6(03)
[8]初中生的自我價值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 鐘慧,黃希庭.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3(01)
[9]青少年學生疏離感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 楊東,張進輔,黃希庭. 心理學報. 2002(04)
[10]大學生疏離感和價值觀關系的研究[J]. 楊東,張進輔.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的懷舊心理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李玥.西南大學 2012
[2]成年人自我價值感問卷的初步編制[D]. 駱艷萍.湖南師范大學 2010
[3]中國背景下消費者懷舊測量及與老品牌信任關系的初步研究[D]. 路曼曼.華東師范大學 2008
[4]石家莊市高中生學校疏離感初步研究[D]. 孫華平.河北師范大學 2007
[5]貧困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D]. 張曉丹.遼寧師范大學 2005
[6]大學生疏離感發(fā)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 李艷華.福建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293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2930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