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手機成癮對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正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2-10-15 12:06
  手機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適度的使用手機可以滿足人們學習娛樂與社交購物等需求,但是過度使用手機,形成手機成癮卻會給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焦慮和抑郁。青少年處在發(fā)展的特殊階段,因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以及學習生活上的壓力極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網(wǎng)絡和手機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率呈急速上升的趨勢。手機成癮在青少年中有著較高的發(fā)生率,多個國家的研究都顯示,青少年手機成癮的比例在30%以上。手機成癮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不容忽視。雖然許多研究都表明,手機成癮顯著正向影響焦慮和抑郁,但是其內(nèi)部作用機制,特別是調(diào)節(jié)作用(手機成癮在什么條件下更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郁、或者更容易導致哪些人焦慮和抑郁)卻幾乎還沒有得到探討。素質(zhì)—應激模型不同特質(zhì)的個體對壓力事件和消極經(jīng)歷的反映是不同,也因此壓力事件與消極經(jīng)歷產(chǎn)生的影響及其程度都是不同的。如果把手機成癮(以及緊隨其后的人際問題、學業(yè)問題等)看成壓力因素,那么不同個體因為某些特質(zhì)的不同,焦慮和抑郁的可能性以及焦慮和抑郁的程度都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探討何種特質(zhì)能夠在手機成癮與焦慮、抑郁之間起調(diào)節(jié)作用,既能夠更深入的理解手機成癮影響焦慮與...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目的
2 文獻綜述
    2.1 手機成癮
        2.1.1 手機成癮的概念
        2.1.2 手機成癮的測量
        2.1.3 手機成癮的影響因素
        2.1.4 手機成癮的影響后效
    2.2 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嚴重性
    2.3 正念
        2.3.1 正念的概念
        2.3.2 正念的測量
        2.3.3 基于正念的干預
    2.4 手機成癮對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影響
    2.5 正念在手機成癮與青少年焦慮、抑郁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2.6 文獻總結及問題提出
        2.6.1 文獻總結
        2.6.2 問題提出
3 研究: 手機成癮對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正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試
        3.2.2 研究工具
        3.2.3 數(shù)據(jù)處理
        3.2.4 共同方法偏差
    3.3 結果分析
        3.3.1 描述性統(tǒng)計及人口學差異檢驗
        3.3.2 相關分析
        3.3.3 調(diào)節(jié)效應檢驗
4 討論
    4.1 各變量在人口學上的差異
    4.2 手機成癮、青少年焦慮、抑郁以及正念之間的關系
        4.2.1 手機成癮對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影響
        4.2.2 正念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4.3 基于正念的青少年手機成癮的干預設想
    4.4 本研究的意義與不足
        4.4.1 理論意義
        4.4.2 實踐意義
        4.4.3 不足之處
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交網(wǎng)站中的自我呈現(xiàn)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線上積極反饋的作用[J]. 劉慶奇,孫曉軍,周宗奎,牛更楓.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6)
[2]大學生手機依賴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 鄧兆杰,黃海,桂婭菲,牛露穎,周春燕.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5(01)
[3]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初步編制[J]. 蘇雙,潘婷婷,劉勤學,陳瀟雯,王宇靜,李明月.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4(05)
[4]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慮——基于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J].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陳武.  心理學報. 2014(01)
[5]青少年抑郁、焦慮情緒與其相關因素[J]. 李玉霞.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03)
[6]青少年手機依賴的測量、危害和發(fā)生機制[J]. 賀金波,陳昌潤,鮑遠純,雷玉菊.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6)
[7]正念注意覺知量表(MAAS)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J]. 陳思佚,崔紅,周仁來,賈艷艷.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02)
[8]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的編制[J]. 熊婕,周宗奎,陳武,游志麒,翟紫艷.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2(03)
[9]大學生手機成癮與孤獨感、手機使用動機的關系[J]. 劉紅,王洪禮.  心理科學. 2011(06)
[10]正念的心理和腦機制[J]. 汪芬,黃宇霞.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1)

博士論文
[1]正念療法的人性論迷失與復歸[D]. 熊韋銳.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正念訓練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D]. 仇禹.蘇州大學 2015
[2]正念減壓療法對高中生學習倦怠的干預研究[D]. 張婷.西北師范大學 2015
[3]大學生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zhì)、心理健康的關系[D]. 歐陽文芳.湖南師范大學 2015
[4]高中生手機成癮的現(xiàn)狀及與人際關系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 袁維.湖南師范大學 2014
[5]自我概念、母親抑郁與青少年焦慮/抑郁之間的關系[D]. 李榮風.山東師范大學 2013
[6]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慮與自殺意念關系的結構模型分析[D]. 陳潔.山東大學 2013
[7]正念訓練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的效果[D]. 鄭春魚.首都師范大學 2012
[8]青少年焦慮的發(fā)展與家庭功能、依戀質(zhì)量的關系[D]. 吳慶興.山東師范大學 2012
[9]心智覺知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效果[D]. 鄧玉琴.首都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912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912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c19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