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生態(tài)心理學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2-02-23 20:38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關于美好生活的研究應進一步深入。美好生活的研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和古希臘,但是它的概念和內涵還需要進一步厘清。當前,美好生活的研究涉及各個領域各種不同角度。基于生態(tài)學視角的美好生活的心理學研究,是指在馬克思幸福觀和生態(tài)學思想的指導下,謀求一種現(xiàn)實生活背景下需求側和供給側有機結合的研究,這類研究可以借助于智能生態(tài)瞬時評估(i EMA)模式來具體實現(xiàn)。具體研究過程還存在一定的難點,例如前期的理論建構以及研究涉及的情境背景因素的分類和量化等問題。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美好生活的內涵剖析
二、美好生活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三、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1. 生態(tài)學的內涵
2.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生態(tài)學性質
3. 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四、美好生活的生態(tài)瞬時評估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EMA:走向智能化的生態(tài)主義研究模式[J]. 邵華,郝思哲.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8(08)
[2]基于滿足全體人民美好生活的思考[J]. 楊宜勇. 中國人口科學. 2017(06)
[3]馬克思生態(tài)幸福思想探析[J]. 王寬,秦書生.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4]先秦幸福思想述評[J]. 劉曉燕.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5]馬克思幸福觀的哲學維度及當代價值[J]. 張建南. 貴州社會科學. 2014(11)
[6]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與幸福中國建設[J]. 鄭湘萍. 前沿. 2012(17)
[7]幸?茖W:問題、探索、意義及展望[J]. 彭凱平,竇東徽,劉肖岑.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8]關于“幸!钡闹形鞣秸軐W探討[J]. 孔德生,蔡麗. 理論探討. 2010(06)
[9]心理學研究的生態(tài)學方法論[J]. 葛魯嘉.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2)
[10]心理學研究的生態(tài)學取向[J]. 易芳,郭本禹. 江西社會科學. 2003(11)
本文編號:3641293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美好生活的內涵剖析
二、美好生活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三、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1. 生態(tài)學的內涵
2.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生態(tài)學性質
3. 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四、美好生活的生態(tài)瞬時評估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EMA:走向智能化的生態(tài)主義研究模式[J]. 邵華,郝思哲.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8(08)
[2]基于滿足全體人民美好生活的思考[J]. 楊宜勇. 中國人口科學. 2017(06)
[3]馬克思生態(tài)幸福思想探析[J]. 王寬,秦書生.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4]先秦幸福思想述評[J]. 劉曉燕.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5]馬克思幸福觀的哲學維度及當代價值[J]. 張建南. 貴州社會科學. 2014(11)
[6]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與幸福中國建設[J]. 鄭湘萍. 前沿. 2012(17)
[7]幸?茖W:問題、探索、意義及展望[J]. 彭凱平,竇東徽,劉肖岑.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8]關于“幸!钡闹形鞣秸軐W探討[J]. 孔德生,蔡麗. 理論探討. 2010(06)
[9]心理學研究的生態(tài)學方法論[J]. 葛魯嘉. 社會科學研究. 2009(02)
[10]心理學研究的生態(tài)學取向[J]. 易芳,郭本禹. 江西社會科學. 2003(11)
本文編號:36412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4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