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視角下基于主題關聯(lián)的國際眼動研究演進動態(tài)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21:38
[目的/意義]識別出國際眼動主題演進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其知識演化規(guī)律,從而為我國眼動研究提供借鑒或參考。[方法/過程]運用SciMAT圖譜繪制工具,以WoS中SCI-E數(shù)據(jù)庫提供的文獻資源為研究對象,繪制可視化戰(zhàn)略圖、演化圖及聚類圖三種知識圖譜。[結果/結論 ]近二十年來,眼動領域研究的發(fā)文量及關鍵詞個數(shù)整體呈上升趨勢,說明該領域的研究熱度有增無減,特別是在神經(jīng)科學、醫(yī)學、認識心理學領域呈現(xiàn)持續(xù)性穩(wěn)定研究狀態(tài);各階段的聚類團數(shù)增多,說明該領域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且研究規(guī)模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擴大成熟;眼動領域有著廣泛的研究、應用與發(fā)展空間,尤其在人類工效學、語言學、閱讀學領域結合腦電研究做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深入,值得研究人員關注及重視。
【文章來源】:圖書情報研究. 2019,12(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國際眼動研究主題演進圖
《雜λ?〖屏恐副甑拇笮。緩嶂岜硎?中心度,縱軸表示密度,中心度代表聚類在研究領域的重要程度,密度代表聚類的發(fā)展程度。結點所在象限具有不同的戰(zhàn)略意義,右上象限稱為引擎類聚類區(qū),代表發(fā)展較好且較為重要的主題,左上象限往往是一些專門性、外圍性聚類,左下象限代表新興的、衰退的聚類,右下象限則代表一些橫向的、廣義的或基本的聚類[6-7]。戰(zhàn)略圖中每個結點對應一張聚類網(wǎng)絡圖,其中結點表示聚類主題相關文獻量的多少,連線表示聚類主題間存在關聯(lián),線的粗細、深淺對應關聯(lián)強度[6-8]。(1)2000-2005年圖3中右上限的聚類團為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癥)、MONKEY(猴子)、ATTENTION(注意力)、PERCEPTION(知覺)是這段時間最為重要的主題,發(fā)展的最好。右下限中的EYE-MOVEMENTS(眼動)、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是兩個基本主題。REM-SLEEP(快速眼動睡眠)、OCULOMOTOR-FUNCTION(眼動功能)位于左上限,屬于專門性主題,建立與腦科學、神經(jīng)科學研究的聯(lián)系,如VISUAL-AREA-MT(視覺區(qū)域肽),與腦科學相關的主題OMNIPAUSE-NEURONS(完全中止性神經(jīng)元)的研究,還有能夠反映帕金森氏綜合癥的特征性標志物的主題LEWY-BODY-DBEASE(路易體)。圖3國際眼動主題2000-2005年戰(zhàn)略圖左下限聚類團中的RHESUS-MONKEY(恒河猴)、VESTIBULOOCULAR-REFLEX(前庭眼動反射)、VELOCTY(速率)是表示研究的衰退或新興的主題,包括研究對象、測度數(shù)據(jù)及特性。同時也包括與腦科學研究相關的如PONTINE-RETICULAR-FORMATION(腦橋網(wǎng)狀結構)、LATERAL-INTRAPARIETAL-AREA(外側頂內溝皮質)這些主題。其中REM-SLEEP(快速動眼睡眠)和處于重要主題的PARADOXICAL-SLEEP(異相睡眠?
指出眼動被廣泛用于閱讀研究、情景感知和視覺搜索。通過關注場景感知和視覺搜索過程中眼球運動的相關問題,從知覺跨度(或有效視力跨度)、預覽效益、眼動控制及眼球運動模型四個方面來研究個體的認知過程[1]。右下限中的主題ATTENTION(注意力)、SUPERIOR-COLLICULUS(上丘)、EYE-TRACTING(眼動追蹤)是眼動研究的基本主題,還包括MOTION(運動)、FIXATION-DURATION(注視時間)、PERCEPTION(知覺)、SYSTEM(系統(tǒng))、MEMORY(記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眼動研究的基礎方法、數(shù)據(jù)來源及研究目的所在。圖4國際眼動主題2006-2011年戰(zhàn)略圖左上限SUPERIOR-COLLICULUS(上丘)、TRANSIENT-DISAPPEARANCE(暫時消失)、MICROSACCADES(微跳)是專門性主題,通過眼動特征研究認知現(xiàn)狀,包括EEG(腦電波)、RECOLLECTION(回憶)、ANTISACCADE-TASK(反眼跳任務)、CHILDREN(兒童)、GAIN-ADAPTATION(增益自適應)、CORTICAL-AREA-MST(內側顳葉上部皮質區(qū))都與此相關,眼動研究對象更加突出兒童,將腦電波與眼跳相結合直觀呈現(xiàn)被試者的記憶水平、認知水平,受到主要關注。左下限的聚類主題是HUMAN(人類),神經(jīng)科學領域在動物模型理解認識基礎上,擴展到人類的研究是受到高度重視的。與之相關的主題有GAZE-SHIFT(目光轉移)、DYSFUNCTION(機能失調)、BRAIN(腦)、BRAIN-STEM(腦干)、PREDICTION(預測);還有一些主題是否為衰退主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如MACAQUE(恒河猴)。(3)2012-2017年圖5中右上限的聚類團最重要的主題是READING(閱讀)、SMOOTH-PURSUIT(平滑尾隨跟蹤)、ATTENTION(注意力)、PARKINSONS-DISEASE(帕金森氏綜合癥)及DEMENTIA(癡呆)。研究既持續(xù)原來閱讀主題,在醫(y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科學計量的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發(fā)展狀況分析[J]. 李悅,蘇成,賈佳,許震,田瑞強. 計算機科學. 2017(12)
[2]基于主題關聯(lián)的Altmetrics演進動態(tài)識別[J]. 趙蓉英,魏緒秋. 圖書館雜志. 2018(03)
[3]近20年國際閱讀眼動研究綜述[J]. 鄒申,孔菊芳,王玉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4]WoS數(shù)據(jù)庫中專利分析論文的主題動態(tài)演進研究[J]. 張云,華薇娜,袁順波,蘇保朵. 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5(01)
[5]開源分析工具在中文文獻分析中的應用[J]. 侯月明,喬曉東,孫衛(wèi),李穎. 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3(03)
[6]知識圖譜工具比較研究[J]. 肖明,邱小花,黃界,李國俊,馮召輝. 圖書館雜志. 2013(03)
[7]1980-2009年國內眼動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 蔣波,章菁華. 心理科學. 2011(01)
本文編號:3527103
【文章來源】:圖書情報研究. 2019,12(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國際眼動研究主題演進圖
《雜λ?〖屏恐副甑拇笮。緩嶂岜硎?中心度,縱軸表示密度,中心度代表聚類在研究領域的重要程度,密度代表聚類的發(fā)展程度。結點所在象限具有不同的戰(zhàn)略意義,右上象限稱為引擎類聚類區(qū),代表發(fā)展較好且較為重要的主題,左上象限往往是一些專門性、外圍性聚類,左下象限代表新興的、衰退的聚類,右下象限則代表一些橫向的、廣義的或基本的聚類[6-7]。戰(zhàn)略圖中每個結點對應一張聚類網(wǎng)絡圖,其中結點表示聚類主題相關文獻量的多少,連線表示聚類主題間存在關聯(lián),線的粗細、深淺對應關聯(lián)強度[6-8]。(1)2000-2005年圖3中右上限的聚類團為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癥)、MONKEY(猴子)、ATTENTION(注意力)、PERCEPTION(知覺)是這段時間最為重要的主題,發(fā)展的最好。右下限中的EYE-MOVEMENTS(眼動)、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是兩個基本主題。REM-SLEEP(快速眼動睡眠)、OCULOMOTOR-FUNCTION(眼動功能)位于左上限,屬于專門性主題,建立與腦科學、神經(jīng)科學研究的聯(lián)系,如VISUAL-AREA-MT(視覺區(qū)域肽),與腦科學相關的主題OMNIPAUSE-NEURONS(完全中止性神經(jīng)元)的研究,還有能夠反映帕金森氏綜合癥的特征性標志物的主題LEWY-BODY-DBEASE(路易體)。圖3國際眼動主題2000-2005年戰(zhàn)略圖左下限聚類團中的RHESUS-MONKEY(恒河猴)、VESTIBULOOCULAR-REFLEX(前庭眼動反射)、VELOCTY(速率)是表示研究的衰退或新興的主題,包括研究對象、測度數(shù)據(jù)及特性。同時也包括與腦科學研究相關的如PONTINE-RETICULAR-FORMATION(腦橋網(wǎng)狀結構)、LATERAL-INTRAPARIETAL-AREA(外側頂內溝皮質)這些主題。其中REM-SLEEP(快速動眼睡眠)和處于重要主題的PARADOXICAL-SLEEP(異相睡眠?
指出眼動被廣泛用于閱讀研究、情景感知和視覺搜索。通過關注場景感知和視覺搜索過程中眼球運動的相關問題,從知覺跨度(或有效視力跨度)、預覽效益、眼動控制及眼球運動模型四個方面來研究個體的認知過程[1]。右下限中的主題ATTENTION(注意力)、SUPERIOR-COLLICULUS(上丘)、EYE-TRACTING(眼動追蹤)是眼動研究的基本主題,還包括MOTION(運動)、FIXATION-DURATION(注視時間)、PERCEPTION(知覺)、SYSTEM(系統(tǒng))、MEMORY(記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眼動研究的基礎方法、數(shù)據(jù)來源及研究目的所在。圖4國際眼動主題2006-2011年戰(zhàn)略圖左上限SUPERIOR-COLLICULUS(上丘)、TRANSIENT-DISAPPEARANCE(暫時消失)、MICROSACCADES(微跳)是專門性主題,通過眼動特征研究認知現(xiàn)狀,包括EEG(腦電波)、RECOLLECTION(回憶)、ANTISACCADE-TASK(反眼跳任務)、CHILDREN(兒童)、GAIN-ADAPTATION(增益自適應)、CORTICAL-AREA-MST(內側顳葉上部皮質區(qū))都與此相關,眼動研究對象更加突出兒童,將腦電波與眼跳相結合直觀呈現(xiàn)被試者的記憶水平、認知水平,受到主要關注。左下限的聚類主題是HUMAN(人類),神經(jīng)科學領域在動物模型理解認識基礎上,擴展到人類的研究是受到高度重視的。與之相關的主題有GAZE-SHIFT(目光轉移)、DYSFUNCTION(機能失調)、BRAIN(腦)、BRAIN-STEM(腦干)、PREDICTION(預測);還有一些主題是否為衰退主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如MACAQUE(恒河猴)。(3)2012-2017年圖5中右上限的聚類團最重要的主題是READING(閱讀)、SMOOTH-PURSUIT(平滑尾隨跟蹤)、ATTENTION(注意力)、PARKINSONS-DISEASE(帕金森氏綜合癥)及DEMENTIA(癡呆)。研究既持續(xù)原來閱讀主題,在醫(y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科學計量的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發(fā)展狀況分析[J]. 李悅,蘇成,賈佳,許震,田瑞強. 計算機科學. 2017(12)
[2]基于主題關聯(lián)的Altmetrics演進動態(tài)識別[J]. 趙蓉英,魏緒秋. 圖書館雜志. 2018(03)
[3]近20年國際閱讀眼動研究綜述[J]. 鄒申,孔菊芳,王玉山.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4]WoS數(shù)據(jù)庫中專利分析論文的主題動態(tài)演進研究[J]. 張云,華薇娜,袁順波,蘇保朵. 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5(01)
[5]開源分析工具在中文文獻分析中的應用[J]. 侯月明,喬曉東,孫衛(wèi),李穎. 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3(03)
[6]知識圖譜工具比較研究[J]. 肖明,邱小花,黃界,李國俊,馮召輝. 圖書館雜志. 2013(03)
[7]1980-2009年國內眼動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 蔣波,章菁華. 心理科學. 2011(01)
本文編號:3527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2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