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線索和“歇后”時間對諧音型歇后語理解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29 01:25
運用ERPs技術(shù)考察諧音線索和前、后語節(jié)呈現(xiàn)時間間隔(ISI)對諧音型歇后語理解的影響。行為實驗結(jié)果表明諧音線索影響語料的通達過程。在短ISI條件下,諧音線索同時作用于反應(yīng)時和錯誤率,易化對歇后語的加工;在長ISI條件下,諧音線索僅提高正確率。ERPs結(jié)果表明,長ISI誘發(fā)更大波幅的N170成分和P200成分,不出現(xiàn)諧音線索將誘發(fā)更大波幅的P300成分,同時,短ISI誘發(fā)更大波幅的N400成分。實驗結(jié)果推測,諧音型歇后語的理解分為三個階段:(1)早期注意、語義識別和初級整合過程;(2)諧音線索加工過程;(3)通過語義映射中介,消除差異,獲得同一性的過程。
【文章來源】:心理與行為研究. 20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四種條件的平均波形圖
圖1 四種條件的平均波形圖對于早期成分,在80 ms和130 ms的時間窗之間對N100和P100進行波峰探測,在170 ms和220 ms之間對P200成分進行波峰探測,在130 ms和230 ms之間對N170成分進行波峰檢測。對于晚期成分,在350 ms和450 ms的時間窗之間對P300進行波峰探測。在300 ms到420 ms的時間窗中用平均波幅法對N400進行測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J]. 馬利軍,馬云霄,何曉清,劉海濤,張靜宇. 心理學報. 2019(12)
[2]熟悉度和前、后語節(jié)呈現(xiàn)時間間隔對歇后語加工的影響研究[J]. 張靜宇,馬利軍,張積家. 心理研究. 2018(03)
[3]漢語歇后語前、后語節(jié)相互作用關(guān)系研究[J]. 馬利軍,張積家.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3)
[4]語音隱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J]. 馬利軍,張積家.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5]非直義性語言理解的神經(jīng)心理機制[J]. 馬利軍,張靜宇,張積家.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5)
[6]試論現(xiàn)代漢語歇后語的分離性和同一性問題[J]. 陳長書. 辭書研究. 2012(06)
[7]歇后語的內(nèi)部關(guān)系研究[J]. 馬利軍,張積家. 語言文字應(yīng)用. 2011(04)
[8]三字字謎頓悟的時間進程和半球效應(yīng):一項ERP研究[J]. 沈汪兵,劉昌,張小將,陳亞林. 心理學報. 2011(03)
[9]漢字同音率、同音度及同音字音節(jié)個數(shù)隨同音度增加而遞減的規(guī)律[J]. 尹文剛. 語言科學. 2003(04)
博士論文
[1]漢語隱喻具身認知加工神經(jīng)機制的ERP研究[D]. 范琪.南京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06625
【文章來源】:心理與行為研究. 20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四種條件的平均波形圖
圖1 四種條件的平均波形圖對于早期成分,在80 ms和130 ms的時間窗之間對N100和P100進行波峰探測,在170 ms和220 ms之間對P200成分進行波峰探測,在130 ms和230 ms之間對N170成分進行波峰檢測。對于晚期成分,在350 ms和450 ms的時間窗之間對P300進行波峰探測。在300 ms到420 ms的時間窗中用平均波幅法對N400進行測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相對熟悉度和同音線索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J]. 馬利軍,馬云霄,何曉清,劉海濤,張靜宇. 心理學報. 2019(12)
[2]熟悉度和前、后語節(jié)呈現(xiàn)時間間隔對歇后語加工的影響研究[J]. 張靜宇,馬利軍,張積家. 心理研究. 2018(03)
[3]漢語歇后語前、后語節(jié)相互作用關(guān)系研究[J]. 馬利軍,張積家.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3)
[4]語音隱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諧音型歇后語理解中的作用[J]. 馬利軍,張積家.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5]非直義性語言理解的神經(jīng)心理機制[J]. 馬利軍,張靜宇,張積家.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5)
[6]試論現(xiàn)代漢語歇后語的分離性和同一性問題[J]. 陳長書. 辭書研究. 2012(06)
[7]歇后語的內(nèi)部關(guān)系研究[J]. 馬利軍,張積家. 語言文字應(yīng)用. 2011(04)
[8]三字字謎頓悟的時間進程和半球效應(yīng):一項ERP研究[J]. 沈汪兵,劉昌,張小將,陳亞林. 心理學報. 2011(03)
[9]漢字同音率、同音度及同音字音節(jié)個數(shù)隨同音度增加而遞減的規(guī)律[J]. 尹文剛. 語言科學. 2003(04)
博士論文
[1]漢語隱喻具身認知加工神經(jīng)機制的ERP研究[D]. 范琪.南京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06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06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