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親子依戀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01:52
為了探討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以及親子依戀在其間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家庭功能量表、親子依戀量表、欺負和受欺負量表對452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家庭功能與親子依戀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親子依戀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呈顯著負相關關系。(2)家庭功能通過親子依戀間接影響欺負和受欺負。該結果表明,親子依戀在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文章來源】:心理技術與應用. 2020,8(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功能量表(FACESII-CV)
2.2.2 親子依戀量表
2.2.3 欺負和受欺負量表
2.3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3.2 家庭功能、親子依戀、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相關分析
3.3 家庭功能與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中介效應檢驗
4 討論
4.1 家庭功能、親子依戀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
4.2 親子依戀在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中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啟示
4.4 本研究局限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生感知的校園氛圍與欺負受害的關系:學生卷入度的中介作用[J]. 謝家樹,梅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1)
[2]初中生感知的父母沖突、親子沖突與其欺負行為之間的關系[J]. 鄧林園,王凌霄,徐潔,黎堅.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1)
[3]中小學校園欺凌高發(fā)原因與對策分析[J]. 胡學亮. 中國教育學刊. 2018(01)
[4]青少年欺負行為研究進展[J]. 吳思鏑,羅學榮.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01)
[5]家庭功能對小學生欺負行為的影響研究[J]. 常若松,馬錦飛,田峰溶. 教育科學. 2015(05)
[6]初中生受欺負現(xiàn)狀及其與親子依戀和同伴關系的關系[J]. 陳健芷,劉昭陽,劉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5)
[7]家庭環(huán)境、親子依戀與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J]. 鄧林園,方曉義,伍明明,張錦濤,劉勤學.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3(03)
[8]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親子依戀、因果取向之間的關系[J]. 王樹青,宋尚桂.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2(01)
[9]3-5歲流動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 胡芳芳,桑青松. 學前教育研究. 2011(07)
[10]青少年家庭人際關系的特點及其對社會適應的作用機制[J]. 鄒泓,李曉巍,張文娟. 心理科學. 2010(05)
本文編號:3070202
【文章來源】:心理技術與應用. 2020,8(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功能量表(FACESII-CV)
2.2.2 親子依戀量表
2.2.3 欺負和受欺負量表
2.3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3.2 家庭功能、親子依戀、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相關分析
3.3 家庭功能與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中介效應檢驗
4 討論
4.1 家庭功能、親子依戀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的關系
4.2 親子依戀在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欺負和受欺負中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啟示
4.4 本研究局限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生感知的校園氛圍與欺負受害的關系:學生卷入度的中介作用[J]. 謝家樹,梅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1)
[2]初中生感知的父母沖突、親子沖突與其欺負行為之間的關系[J]. 鄧林園,王凌霄,徐潔,黎堅.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1)
[3]中小學校園欺凌高發(fā)原因與對策分析[J]. 胡學亮. 中國教育學刊. 2018(01)
[4]青少年欺負行為研究進展[J]. 吳思鏑,羅學榮.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01)
[5]家庭功能對小學生欺負行為的影響研究[J]. 常若松,馬錦飛,田峰溶. 教育科學. 2015(05)
[6]初中生受欺負現(xiàn)狀及其與親子依戀和同伴關系的關系[J]. 陳健芷,劉昭陽,劉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3(05)
[7]家庭環(huán)境、親子依戀與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J]. 鄧林園,方曉義,伍明明,張錦濤,劉勤學.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3(03)
[8]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親子依戀、因果取向之間的關系[J]. 王樹青,宋尚桂.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2(01)
[9]3-5歲流動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 胡芳芳,桑青松. 學前教育研究. 2011(07)
[10]青少年家庭人際關系的特點及其對社會適應的作用機制[J]. 鄒泓,李曉巍,張文娟. 心理科學. 2010(05)
本文編號:3070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7020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