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啟動后水平空間隱喻加工的時間特征:來自事件相關電位(ERPs)的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1-02-09 22:37
目的:使用語義啟動范式并結合事件相關電位技術,探究個體在道德厭惡啟動后水平空間隱喻加工的特征及其神經(jīng)機制。方法:先呈現(xiàn)啟動詞(道德厭惡詞或非道德厭惡詞),再呈現(xiàn)目標詞(屏幕左側詞語或屏幕右側詞語),被試需判斷目標詞能否構成詞語。通過比較啟動詞與目標詞的不同組合在腦電指標上的差異來考察其加工特征。結果:正確率結果顯示啟動詞與目標詞交互作用顯著(F=9.37,P<0.05)。腦電結果顯示(F=7.18,P<0.01),道德厭惡啟動后,屏幕左側呈現(xiàn)目標刺激時誘發(fā)的N400波幅[(-4.97±0.60)μV]大于非道德厭惡啟動后屏幕左側呈現(xiàn)刺激時誘發(fā)的N400波幅[(-3.83±0.56)μV]。結論:道德厭惡與隱喻著道德概念的水平位置(右側)語義連接程度更高,與隱喻著不道德概念的水平位置(左側)語義連接程度更低。個體在道德厭惡啟動后,會通過傾向選擇隱喻著道德概念的"右側"水平位置來緩解厭惡感。
【文章來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0,28(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實驗材料
1.2.2 實驗材料的評定
1.2.3 實驗設計
1.2.4 實驗程序
1.2.5 腦電記錄和處理
1.3 統(tǒng)計處理
2 結 果
2.1 行為數(shù)據(jù)結果
2.2 ERPS數(shù)據(jù)結果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厭惡啟動后垂直空間隱喻加工的時間特征[J]. 朱金富,陳瑋,蒲明慧,馮申梅.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3)
[2]中文單雙字詞中成分相對位置信息加工比較研究(英文)[J]. 王曉蕓,馬博森,李德高. 心理科學.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隱喻表征——從紅白顏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體的維度[J]. 楊繼平,郭秀梅,王興超. 心理學報. 2017(07)
[4]正常成人在面孔識別過程中的腦事件相關電位特征[J]. 孔祥慧,張萍淑,吳小英,元小冬,雷軍,王淑娟,陶莉,張健,王京.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1)
[5]厭惡啟動后黑白顏色中性詞加工的時間特征:來自ERPs的證據(jù)[J]. 陳瑋,蒲明慧,馮申梅,朱金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05)
[6]大學生道德概念的重量與潔凈隱喻[J]. 劉釗,丁鳳琴.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4)
[7]不道德行為產(chǎn)生后的道德自我評價[J]. 楊小君,張羽璇,雷霞.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2)
[8]語義整合的早期加工:來自ERPs的證據(jù)[J]. 張文嘉,陳曉,樊陽,黃健,王穗蘋. 心理科學. 2015(02)
[9]人格特質與道德判斷能力的關系及情緒類型的中介作用[J]. 王永春,任慧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3)
[10]道德厭惡啟動后身體清潔詞加工的時間特征:來自ERPs的證據(jù)[J]. 燕良軾,顏志雄,丁道群,鄒霞,范偉.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01)
本文編號:3026344
【文章來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0,28(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實驗材料
1.2.2 實驗材料的評定
1.2.3 實驗設計
1.2.4 實驗程序
1.2.5 腦電記錄和處理
1.3 統(tǒng)計處理
2 結 果
2.1 行為數(shù)據(jù)結果
2.2 ERPS數(shù)據(jù)結果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厭惡啟動后垂直空間隱喻加工的時間特征[J]. 朱金富,陳瑋,蒲明慧,馮申梅.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3)
[2]中文單雙字詞中成分相對位置信息加工比較研究(英文)[J]. 王曉蕓,馬博森,李德高. 心理科學.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隱喻表征——從紅白顏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體的維度[J]. 楊繼平,郭秀梅,王興超. 心理學報. 2017(07)
[4]正常成人在面孔識別過程中的腦事件相關電位特征[J]. 孔祥慧,張萍淑,吳小英,元小冬,雷軍,王淑娟,陶莉,張健,王京.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1)
[5]厭惡啟動后黑白顏色中性詞加工的時間特征:來自ERPs的證據(jù)[J]. 陳瑋,蒲明慧,馮申梅,朱金富.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05)
[6]大學生道德概念的重量與潔凈隱喻[J]. 劉釗,丁鳳琴.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4)
[7]不道德行為產(chǎn)生后的道德自我評價[J]. 楊小君,張羽璇,雷霞.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02)
[8]語義整合的早期加工:來自ERPs的證據(jù)[J]. 張文嘉,陳曉,樊陽,黃健,王穗蘋. 心理科學. 2015(02)
[9]人格特質與道德判斷能力的關系及情緒類型的中介作用[J]. 王永春,任慧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03)
[10]道德厭惡啟動后身體清潔詞加工的時間特征:來自ERPs的證據(jù)[J]. 燕良軾,顏志雄,丁道群,鄒霞,范偉.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01)
本文編號:3026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2634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