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產生的自尊:兒童心理素質減少社交焦慮的內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1-31 01:31
選取小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兒童希望感量表、自尊量表和兒童社交焦慮量表,對1 543名四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和自尊在兒童心理素質與社交焦慮之間起連續(xù)中介作用;希望無法直接影響兒童的社交焦慮,需要通過自尊產生間接影響。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8(02)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心理素質-希望-自尊-社交焦慮的連續(xù)中介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新生心理素質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自尊和領悟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J]. 張婷,張大均.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2)
[2]青少年心理素質對社交焦慮的影響及其性別差異[J]. 劉廣增,張大均,莫文靜,李佳佳,朱政光.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2)
[3]中學生自尊和評價恐懼在心理素質與社交焦慮中的中介作用[J]. 潘朝霞,張大均,潘彥谷,胡天強.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8(08)
[4]孤獨感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影響: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J]. 方杰,孫雅文. 心理研究. 2018(01)
[5]中學生心理素質對自尊的影響:正念和主觀社會地位的連續(xù)中介作用[J]. 劉廣增,張大均,潘彥谷,金琳,賀念.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1)
[6]小學生心理素質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J]. 張大均,陸星月,程剛,潘彥谷.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情感虐待與兒童社交焦慮: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J]. 卜鈺,陳麗華,郭海英,林丹華.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8]中學生心理素質與同伴關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J]. 劉廣增,張大均,潘彥谷,陳萬芬,馬原嘯. 心理科學. 2016(06)
[9]青少年父母依戀與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J]. 陳萬芬,張大均,潘彥谷,程剛,劉廣增. 心理科學. 2016(06)
[10]壓力知覺對流動兒童社交焦慮的影響:希望的調節(jié)作用[J]. 倪士光,李虹,張平,徐繼紅. 中國特殊教育. 2016(11)
本文編號:3009959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8(02)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心理素質-希望-自尊-社交焦慮的連續(xù)中介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新生心理素質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自尊和領悟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J]. 張婷,張大均.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2)
[2]青少年心理素質對社交焦慮的影響及其性別差異[J]. 劉廣增,張大均,莫文靜,李佳佳,朱政光.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2)
[3]中學生自尊和評價恐懼在心理素質與社交焦慮中的中介作用[J]. 潘朝霞,張大均,潘彥谷,胡天強.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8(08)
[4]孤獨感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影響: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J]. 方杰,孫雅文. 心理研究. 2018(01)
[5]中學生心理素質對自尊的影響:正念和主觀社會地位的連續(xù)中介作用[J]. 劉廣增,張大均,潘彥谷,金琳,賀念.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1)
[6]小學生心理素質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J]. 張大均,陸星月,程剛,潘彥谷.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7]情感虐待與兒童社交焦慮: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J]. 卜鈺,陳麗華,郭海英,林丹華.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8]中學生心理素質與同伴關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J]. 劉廣增,張大均,潘彥谷,陳萬芬,馬原嘯. 心理科學. 2016(06)
[9]青少年父母依戀與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J]. 陳萬芬,張大均,潘彥谷,程剛,劉廣增. 心理科學. 2016(06)
[10]壓力知覺對流動兒童社交焦慮的影響:希望的調節(jié)作用[J]. 倪士光,李虹,張平,徐繼紅. 中國特殊教育. 2016(11)
本文編號:3009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0995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