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隱喻視角下跨期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20:13
隱喻已被證實不單單是一種修辭方式,而是一種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借由隱喻,人們得以了解無形的、抽象的、復雜的概念,如時間、金錢、命運等。對于“時間”這一概念,人們是較多采用空間概念來表征和理解。這種用空間來表征時間的隱喻就被稱為時間-空間隱喻,簡稱為時空隱(Temporal-spatial metaphor)。研究者已證明,時空隱喻的存在,是具有心理現(xiàn)實性的。進一步地,他們發(fā)現(xiàn)當人們在用空間來表征時間,有兩種視角:自我移動、時間移動。并且,時空隱喻視角在不同的文化、語言體系中,都存在著普遍性。時空隱喻視角與時間感知密不可分。時空隱喻視角能夠改變?nèi)藗儗r間的感覺,即采用不同視角的人們,對時間變化的快慢感受是不一樣的。因此,采用自我移動時空隱喻視角的人們,傾向于低估時距;而采用時間移動時空隱喻視角的人們,傾向于高估時距。既然時空隱喻視角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也能夠改變?nèi)藗儗r間的長度知覺,那么勢必會對一些與時間維度相關(guān)的決策或行為,產(chǎn)生影響作用。其中,跨期選擇就是在時間維度下進行的一類決策任務(wù)。在跨期選擇中,人們通常會面臨一個當下(即時)的時間和一個未來(延遲)的時間,這兩個時間點都涉及到不同的...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1.1 隱喻概述
1.2 時空隱喻
1.2.1 時空隱喻的分類
1.2.2 研究范式
1.2.3 時空隱喻視角的相關(guān)研究
1.2.3.1 文化及語言對時空隱喻視角的影響
1.2.3.2 時空隱喻視角對時間知覺的影響
1.3 跨期選擇概述
1.3.1 跨期選擇的理論模型
1.3.1.1 折扣效用模型(DU)
1.3.1.2 雙曲線折扣模型固(HyperbolicDiscountingModel,HD)
1.3.2 跨期決策的研究范式
1.3.3 跨期選擇的影響因素
第二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方法及假設(shè)
2.3 研究意義
2.3.1 理論意義
2.3.2 實踐意義
2.4 研究創(chuàng)新
第三章 實證研究
3.1 時空隱喻視角下?lián)p益情景對跨期選擇的影響
3.1.1 實驗?zāi)康募凹僭O(shè)
3.1.2 實驗方法
3.1.2.1 被試
3.1.2.2 實驗設(shè)計
3.1.2.3 實驗材料及儀器
3.1.2.4 實驗程序
3.1.3 實驗結(jié)果
3.1.4 討論及小結(jié)
3.2 時空隱喻視角下?lián)p益情景、時間間隔對跨期選擇的影響
3.2.1 實驗?zāi)康募凹僭O(shè)
3.2.2 實驗方法
3.2.2.1 被試
3.2.2.2 實驗設(shè)計
3.2.2.3 實驗材料及儀器
3.2.2.4 實驗程序
3.2.3 實驗結(jié)果
3.2.4 討論及小結(jié)
第四章 總討論與結(jié)論
4.1 總討論
4.2 本研究的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4.3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方向等因素影響跨期決策的實驗研究[J]. 莊錦英,應(yīng)娟娟,楊文淵.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7(02)
[2]影響時空隱喻理解中時間運動視角選擇的因素[J]. 鄭瑋琦,劉燁,傅小蘭. 心理科學進展. 2015(10)
[3]跨期選擇中的跨時間周期效應(yīng)[J]. 焦長勇,趙雷,何銓,胡鳳培,江程銘. 應(yīng)用心理學. 2015(02)
[4]空間-時間聯(lián)合編碼效應(yīng):表現(xiàn)、影響因素及其理論[J]. 李金星,王振宏.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1)
[5]“具身”涵義的理論辨析[J]. 葉浩生. 心理學報. 2014(07)
[6]時間感知差異對跨期選擇傾向的影響作用[J]. 索濤,張鋒,趙國祥,李紅. 心理學報. 2014(02)
[7]時序表征的空間特性[J]. 阮昆良,黃希庭. 心理科學. 2013(03)
[8]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J]. 殷融,蘇得權(quán),葉浩生.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2)
[9]得失框架效應(yīng)的分離——來自收益與損失型跨期選擇的研究[J]. 馬文娟,索濤,李亞丹,羅笠銖,馮廷勇,李紅. 心理學報. 2012(08)
[10]跨期選擇的性質(zhì)探索[J]. 梁竹苑,劉歡.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7)
博士論文
[1]個體人格特質(zhì)對跨期決策的影響及其神經(jīng)基礎(chǔ)[D]. 索濤.西南大學 2012
[2]心理距離對跨期選擇和風險選擇的影響[D]. 陳海賢.浙江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時間感知在不同損益情境下對跨期選擇的影響[D]. 董陽.河南大學 2016
[2]情緒與時空隱喻視角的相互影響[D]. 李金星.陜西師范大學 2015
[3]時間感知對跨期選擇的影響[D]. 李軍.西南大學 2013
[4]空間—時間概念隱喻的心理現(xiàn)實性[D]. 楊曉紅.河北師范大學 2010
[5]中國學習者對英語時空隱喻的認知[D]. 楊璐.西南交通大學 2010
[6]空間意象圖式在時空隱喻理解中的作用[D]. 郝靜.上海師范大學 2007
[7]時空隱喻的認知分析[D]. 王化雪.黑龍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5417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1.1 隱喻概述
1.2 時空隱喻
1.2.1 時空隱喻的分類
1.2.2 研究范式
1.2.3 時空隱喻視角的相關(guān)研究
1.2.3.1 文化及語言對時空隱喻視角的影響
1.2.3.2 時空隱喻視角對時間知覺的影響
1.3 跨期選擇概述
1.3.1 跨期選擇的理論模型
1.3.1.1 折扣效用模型(DU)
1.3.1.2 雙曲線折扣模型固(HyperbolicDiscountingModel,HD)
1.3.2 跨期決策的研究范式
1.3.3 跨期選擇的影響因素
第二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方法及假設(shè)
2.3 研究意義
2.3.1 理論意義
2.3.2 實踐意義
2.4 研究創(chuàng)新
第三章 實證研究
3.1 時空隱喻視角下?lián)p益情景對跨期選擇的影響
3.1.1 實驗?zāi)康募凹僭O(shè)
3.1.2 實驗方法
3.1.2.1 被試
3.1.2.2 實驗設(shè)計
3.1.2.3 實驗材料及儀器
3.1.2.4 實驗程序
3.1.3 實驗結(jié)果
3.1.4 討論及小結(jié)
3.2 時空隱喻視角下?lián)p益情景、時間間隔對跨期選擇的影響
3.2.1 實驗?zāi)康募凹僭O(shè)
3.2.2 實驗方法
3.2.2.1 被試
3.2.2.2 實驗設(shè)計
3.2.2.3 實驗材料及儀器
3.2.2.4 實驗程序
3.2.3 實驗結(jié)果
3.2.4 討論及小結(jié)
第四章 總討論與結(jié)論
4.1 總討論
4.2 本研究的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4.3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時間方向等因素影響跨期決策的實驗研究[J]. 莊錦英,應(yīng)娟娟,楊文淵.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7(02)
[2]影響時空隱喻理解中時間運動視角選擇的因素[J]. 鄭瑋琦,劉燁,傅小蘭. 心理科學進展. 2015(10)
[3]跨期選擇中的跨時間周期效應(yīng)[J]. 焦長勇,趙雷,何銓,胡鳳培,江程銘. 應(yīng)用心理學. 2015(02)
[4]空間-時間聯(lián)合編碼效應(yīng):表現(xiàn)、影響因素及其理論[J]. 李金星,王振宏.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1)
[5]“具身”涵義的理論辨析[J]. 葉浩生. 心理學報. 2014(07)
[6]時間感知差異對跨期選擇傾向的影響作用[J]. 索濤,張鋒,趙國祥,李紅. 心理學報. 2014(02)
[7]時序表征的空間特性[J]. 阮昆良,黃希庭. 心理科學. 2013(03)
[8]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J]. 殷融,蘇得權(quán),葉浩生.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2)
[9]得失框架效應(yīng)的分離——來自收益與損失型跨期選擇的研究[J]. 馬文娟,索濤,李亞丹,羅笠銖,馮廷勇,李紅. 心理學報. 2012(08)
[10]跨期選擇的性質(zhì)探索[J]. 梁竹苑,劉歡.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7)
博士論文
[1]個體人格特質(zhì)對跨期決策的影響及其神經(jīng)基礎(chǔ)[D]. 索濤.西南大學 2012
[2]心理距離對跨期選擇和風險選擇的影響[D]. 陳海賢.浙江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時間感知在不同損益情境下對跨期選擇的影響[D]. 董陽.河南大學 2016
[2]情緒與時空隱喻視角的相互影響[D]. 李金星.陜西師范大學 2015
[3]時間感知對跨期選擇的影響[D]. 李軍.西南大學 2013
[4]空間—時間概念隱喻的心理現(xiàn)實性[D]. 楊曉紅.河北師范大學 2010
[5]中國學習者對英語時空隱喻的認知[D]. 楊璐.西南交通大學 2010
[6]空間意象圖式在時空隱喻理解中的作用[D]. 郝靜.上海師范大學 2007
[7]時空隱喻的認知分析[D]. 王化雪.黑龍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54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554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