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比率和認知風格對貝葉斯推理影響的眼動研究
[Abstract]:By manipulation of basic ratio and cognitive style level and Eye Link II eye movement instru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ye movement of 64 sophomores on classical Bayesian reasoning tasks, and discusses the debate on the mechanism of basic rati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basic ratio and cognitive style had no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n the total fix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fixation, b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was significant. This shows that the inference does not completely ignore the basic ratio, and for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the basic ratio plays a different role. The enlightenment of this result: it seems that the mechanism of basic ratio and some individual factors should be discussed in future research.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貝葉斯推理中概率信息的作用機制:行為與ERP研究(13YBA217)的資助
【分類號】:B84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白學軍,張興利,史瑞萍;工作記憶、表達方式和同質(zhì)性對線性三段論推理影響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3期
2 王有智,歐陽侖;大學生不同認知方式對圖形推理水平的影響——兼談認知過程中的人格作用[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3 張向陽;劉鳴;張積家;;基礎概率在貝葉斯推理中的作用[J];心理科學;2007年03期
4 史滋福;張慶林;;“錨定參照錯誤”偏向?qū)ω惾~斯推理成績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5 唐源鴻;史滋福;;貝葉斯推理中的“自擊中率參照抑制”[J];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6 白學軍;郭志英;曹玉肖;顧俊娟;閆國利;臧傳麗;;詞切分對印-英雙語者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J];心理科學;2012年03期
7 沈德立;白學軍;臧傳麗;閆國利;馮本才;范曉紅;;詞切分對初學者句子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J];心理學報;2010年02期
8 閆國利;熊建萍;臧傳麗;余莉莉;崔磊;白學軍;;閱讀研究中的主要眼動指標評述[J];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向陽;貝葉斯推理的認知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香香;明確嵌套集合關系下數(shù)學能力和認知風格對貝葉斯推理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介,李樹宏;論學習方式的個體差異與因材施教[J];巢湖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孫穎;崔立中;田海洋;;大學生外語焦慮與認知風格、外語成績的關系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王珍;賈德梅;;工作記憶理論模型演變及其應用[J];昌吉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白學軍,周源源;語境因素對閱讀時眼動控制的影響:來自漢語句子語境的證據(jù)[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3期
5 張仙峰;葉文玲;;當前閱讀研究中眼動指標述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3期
6 王惠萍;柯洪霞;;大學生的認知風格與邏輯推理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7 閆國利;白學軍;;漢語閱讀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8 李壽欣;羅良;宮大志;戴桂旭;;呈現(xiàn)方式與認知方式對文章標記效應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9年02期
9 戴海琦;劉潤香;;中學生圖形推理認知特征診斷[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0年01期
10 李馨;白學軍;閆國利;;詞邊界信息和詞頻在漢語閱讀中的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澤;書面韻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機制的即時加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利燕;認知操作、認知方式與人格特征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邱扶東;心理學范式的旅游決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tǒng)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靳瑩;結(jié)構(gòu)主義視角下的化學概念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史滋福;貝葉斯推理問題解決中的認知偏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7 祁樂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轉(zhuǎn)的實證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臧傳麗;兒童和成人閱讀中的眼動控制:詞邊界信息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9 曹歡;知識作業(yè)效率解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張?zhí)m蘭;漢語閱讀過程中心理詞加工機制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雁伶;三類復雜貝葉斯推理問題的自然頻率格式促進效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麗梅;條件推理內(nèi)容效應的眼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林清香;范疇三段論推理格效應的眼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潤潤;教學方法對不同認知方式高中生物理成績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華;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視覺整體優(yōu)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彩虹;高二學生場認知方式對數(shù)學概念表征的影響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曹生花;個體認知風格、人格特質(zhì)對空間認知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王璽;音樂時距估計的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毛旭;激情型暴力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與認知操作能力特點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于曉宇;認知風格與智力、學習成績的關系[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沃建中,聞莉,周少賢;認知風格理論研究的進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2 傅小蘭,趙曉東;信息表征形式對解決貝葉斯推理問題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3 張仙峰;葉文玲;;當前閱讀研究中眼動指標述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3期
4 王惠萍;柯洪霞;;大學生的認知風格與邏輯推理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5 閆國利;白學軍;;漢語閱讀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6 李馨;白學軍;閆國利;;詞邊界信息和詞頻在漢語閱讀中的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2期
7 張向陽,劉娟;RCCL加工模型述評[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8 李壽欣,宋廣文;西方認知方式研究概觀[J];國外社會科學;1999年01期
9 張向陽;論心理表征及其規(guī)律對教學的啟示[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白學軍;田瑾;閆國利;王天琳;;詞切分對美國大學生漢語閱讀影響的眼動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曉東;傅小蘭;;貝葉斯推理中的外部表征效應[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向陽;貝葉斯推理的認知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史滋福;貝葉斯推理問題解決中的認知偏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峻;初中學生場認知方式特點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徐媛;貝葉斯推理完成特點及影響因素[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曹歡;THOG問題困難原因初探及促進效應[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高珊;詞邊界信息對留學生漢語閱讀的影響[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廣治;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徐慧芳;群體認知風格和話題興趣[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4年07期
3 胡韜,劉敏;中小學生認知風格發(fā)展差異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趙敏;;大學生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與英語教學的調(diào)查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肖武云;;認知風格與外語學習關系探索[J];湘南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劉燁;;學生認知風格與中學英語教學[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黃成夫;;女子的認知風格差異與二語習得[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8 襲開國;;大學生認知風格與情緒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9 汪淼;;場獨立/依存認知風格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10 龍茜;;認知風格與創(chuàng)造性關系研究論述[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卓爾;金花;;不同認知風格人群在歸類過程中腦激活模式比較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陳燕;徐光興;唐怡琳;;語文學習與場依存——場獨立型認知風格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薛維峰;;認知風格描述的管道模型及機理闡釋[A];經(jīng)濟生活——2012商會經(jīng)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4 董慧珍;汪玲;;自我構(gòu)念與創(chuàng)造性:認知風格的中介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靜;郭永玉;;不同社會階層分析—整體認知風格的差異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惠萍;;認知風格對大學生不確定條件下判斷和決策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鵬飛;黃雨田;牛盾;;言語—表象維度認知風格測驗的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吳國來;沃建中;白學軍;沈德立;;不同認知風格小學生序列學習的比較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郝嘉佳;陳英和;;不同認知風格兒童問題解決的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葉卓爾;林依;林慧妍;王品;陶良計;金花;;認知風格行為分型的神經(jīng)基礎[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東北大學教授 羅玲玲;解析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征[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曹丹丹;教學設計與學習者的認知風格[N];中國教育報;2003年
3 江蘇教育學院如皋分院 胡海舟;既要“蹲下去”看,也要“站起來”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徐祥剛 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醫(yī)學中心;情境意識與我們的生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梁君英;認知風格對認知加工過程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2 初玉霞;任務特點、認知風格對情緒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關系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力紅;大學生言語、表象認知風格個體在記憶系統(tǒng)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順萍;認知風格對二語習得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6年
2 劉濱;粗放——敏銳型認知風格與學業(yè)不良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趙珊珊;場獨立/場依存認知風格與英語四級閱讀理解的相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齊文姿;關于認知風格與大學生英語成績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吳e,
本文編號:24994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49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