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男同性戀者內化同性戀嫌惡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自尊與孤獨感的中介效應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 of network sampling, 249 young gay me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internalized homosexual dislike scale, self-esteem scale, loneliness sca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mophobia internalization among young gay men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ization of homophobia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on the whol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homophobia is at a moderate low level in China, a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young gay men do not have internalized homosexual dislike. (2) internalized homosexual dislike and positive emotion. Lif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emotion. (3)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played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internalization of homophobia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4) internalization of homophobia indirectly affected loneliness by influencing self-esteem.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lonelines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心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2JJD190005)基金的資助
【分類號】:B84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佘文斌;;網(wǎng)絡社區(qū)中的同性戀身份認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 黃鳳榮;黃紅;莊鳴華;方蕙;李生惠;葉秀霞;王俊麗;陳濤;;上海市52名青少年男同性戀者社會心理和性行為狀況調查[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3 胡金鳳;鄭雪;孫娜娜;;壓力對“蟻族”群體心理健康的影響:希望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1年03期
4 孔風;王庭照;李彩娜;和娟;王瑾;游旭群;;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孤獨及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機制研究[J];心理科學;2012年02期
5 周浩,龍立榮;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6期
6 劉俊;張進輔;;同性戀認同發(fā)展的理論模型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2期
7 高良;鄭雪;嚴標賓;;幸福感的中西差異:自我建構的視角[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7期
8 庾泳;肖水源;王希;孫錚;;長沙市兩高校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tài)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3期
9 劉霞;;個體和群體歧視知覺對流動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潔;甘怡群;周宇;;建筑設計師完美主義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2 趙衛(wèi)東;吳繼紅;王穎;;組織學習對員工—組織匹配的影響——知識慣性調節(jié)作用的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3 王雁飛;朱瑜;;組織社會化與員工行為績效——基于個人—組織匹配視角的縱向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4 李銳;凌文輇;柳士順;;傳統(tǒng)價值觀、上下屬關系與員工沉默行為——一項本土文化情境下的實證探索[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5 莫傳玉;;淺述民間宗教文化信仰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特立學刊;2013年01期
6 李乾鋒;吳佳;;高中教師核心自我評價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組織認同的中介作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7 李江雪;魏曉麗;李巍;劉偉;;城中村青年心理壓力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8 楊付;王楨;張麗華;;員工職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邊界困境”:是機制的原因,還是人的原因?[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9 謝振旺;;高職學生的感恩與生活滿意度:寢室人際的中介作用[J];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10 楊勇;馬欽海;曾繁強;譚國威;楊春江;;組織公平感與情緒勞動策略關系的實證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永強;白璇;趙冬陽;史亞莉;;企業(yè)家社會資本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負面影響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席猛;趙曙明;;合作伙伴關系實踐、勞動關系氛圍與組織依附[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3 洪艷;賈玉立;王成城;方淑苗;;領導-成員交換關系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基于組織認同感的中介效應研究[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4 呂逸婧;高志軍;;真誠型領導對員工沉默行為的影響:一個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5 王永麗;鄧靜怡;;角色投入對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張君梅;姚家新;;大學生運動員性別、性別角色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模型[A];第九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力;信任和關系承諾對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績效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應洪斌;產業(yè)集群中關系嵌入性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張曉明;主體幸福感模型的理論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4 尹可麗;中國成人心理健康維護方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徐禮伯;社會資本對聯(lián)盟動態(tài)穩(wěn)定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劉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胡曉娣;知識型員工建言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李明;公共服務動機的擴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朱曉琴;企業(yè)網(wǎng)絡能力、跨組織知識管理與創(chuàng)新績效的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諸彥含;員工交換關系感知對個體行為的作用機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閻巍;企業(yè)員工的主動性人格與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和反生產行為的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胡敏;創(chuàng)業(yè)網(wǎng)店如何贏得消費者[D];浙江大學;2011年
4 賀銘珠;基于醫(yī)生轉移意愿的醫(yī)患知識轉移影響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丁紹華;大學生教育補充消費行為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6 張超妮;高中教師工作嵌入結構及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趙鵬娟;共享領導對團隊績效的影響:基于團隊學習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葉小琴;權變視角下的跨組織電子商務能力形成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1年
9 唐倩倩;上崗社工主觀幸福感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易小年;毀害型領導與員工職業(yè)倦怠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廉衛(wèi)東;;網(wǎng)絡空間de同性戀群體及其建構[J];東南傳播;2007年05期
2 蔡蕾;趙成旭;;我國網(wǎng)絡媒體與同性戀亞文化傳播[J];東南傳播;2007年09期
3 包蕾萍;桑標;;習俗還是發(fā)生?——生命歷程理論視角下的畢生發(fā)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1期
4 王達人;;福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內涵[J];海內與海外;2007年07期
5 嚴標賓,鄭雪,邱林;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6 胡虹;陳磊;常春;;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高危行為及其社會影響因素[J];疾病控制雜志;2007年04期
7 陳燦銳;申荷永;高嵐;;應對方式:希望與幸福感的中介[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8 馬敏;馮丹;訾非;;“蟻族”的消極完美主義人格及其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5期
9 鄒泓,屈智勇,張秋凌;我國九城市流動兒童生存和受保護狀況調查[J];青年研究;2004年01期
10 魏偉;;城里的“飄飄”:成都本地同性戀身份的形成和變遷[J];社會;200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夏娟;大學生壓力知覺、復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胡靜初;胡紀澤;蕭嘉慰;;男同性戀者的孤獨感、自尊和依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年12期
2 白璐;徐震雷;湯海明;;社會性別規(guī)范與男同性戀者性身份認同[J];中國性科學;2013年03期
3 黃鳳榮;黃紅;莊鳴華;方蕙;李生惠;葉秀霞;王俊麗;陳濤;;上海市52名青少年男同性戀者社會心理和性行為狀況調查[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4 李珊珊;;那個不喜歡媒體的艾滋病人[J];視野;2011年06期
5 ;星聞[J];甲殼蟲;2006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凌霜通訊員 鄧奕茂;女同性戀者獻血解禁[N];廣東科技報;2012年
2 本版撰文 本報記者 劉霽佳;粵男同性戀可免費測試[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3 宋學春;再難也不會趴下[N];人民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謝瓊;“男同”:亟須構筑防“艾”高墻[N];中山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朱堯利 施明 通訊員 陳廣泰;自愿檢測才是防艾突破口[N];廣東科技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陳永杰;艾滋大舉入侵:不設防的“同志”[N];北京科技報;2009年
7 記者 陳永杰;女同獻血為何能“解禁”?[N];北京科技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邱瑞賢、武威、王丹陽;同性“傳艾”:中國防艾25年遭遇新“地雷”[N];廣州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王丹陽;隱形“同妻”群體解密 誰來救贖同性戀“擋箭牌”[N];廣州日報;2012年
10 記者 鄭靈巧;同性戀艾滋病問題值得關注[N];健康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岑穎穎;我國男同性戀者的困境及應對策略[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2 王譽儒;青年男同性戀者性觀念個案調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64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16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