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網(wǎng)絡利他行為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

發(fā)布時間:2018-05-23 11:57

  本文選題:青少年 + 網(wǎng)絡利他行為; 參考:《中國特殊教育》2017年08期


【摘要】:采用網(wǎng)絡測驗法對887名青少年進行調(diào)查,運用"總效應調(diào)節(jié)模型"方法,探討了網(wǎng)絡利他行為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內(nèi)在作用機制。結果發(fā)現(xiàn):(1)網(wǎng)絡社會支持對網(wǎng)絡利他行為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具有部分中介效應;(2)責任感對網(wǎng)絡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具有調(diào)節(jié)效應,調(diào)節(jié)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徑,具體來講,網(wǎng)絡社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的正向效應隨責任感的增加而增強。
[Abstract]:In this paper, 887 adolesc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network test, an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 and its internal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by the method of "total effect adjustmen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ternet social support ha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2) responsibility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network social support, which regulates the latter half of the intermediary func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network social suppor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sponsibility.
【作者單位】: 贛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贛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網(wǎng)絡利他行為對青少年影響的社會心理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3CSH054)資助
【分類號】:B84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士順;凌文輇;;多重中介模型及其應用[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2 方杰;張敏強;李曉鵬;;中介效應的三類區(qū)間估計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5期

3 劉紅云;張月;駱方;李美娟;李小山;;多水平隨機中介效應估計及其比較[J];心理學報;2011年06期

4 方杰;張敏強;邱皓政;;中介效應的檢驗方法和效果量測量:回顧與展望[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年01期

5 方杰;溫忠麟;張敏強;孫配貞;;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應分析[J];心理科學;2014年03期

6 甘怡群;;中介效應研究的新趨勢——研究設計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8期

7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心理學報;2004年05期

8 王華鋒;賈生華;李生校;;性別與工作-家庭沖突的中介效應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5期

9 孟秀紅;黃朝輝;孫瑩;陶芳標;萬宇輝;許韶君;;應對方式對生活滿意度和抑郁、焦慮癥狀關聯(lián)的中介效應[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10 張伶;陳艷;聶婷;;工作—家庭促進對心理授權與工作抑郁內(nèi)在關系的中介效應檢驗[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方杰;溫忠麟;張敏強;孫配貞;;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應分析[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方杰;張敏強;;三類中介效應分析方法比較[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劉陳陵;周宗奎;;大學生自主與主觀幸福感:人際依賴的中介作用[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閆菁;王曉宇;肖晶;;抑郁的認知易感者日常應激與抑郁的關系:非適應性認知應對策略的中介作用[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常淑敏;張玲玲;張文新;周秀琴;;未來教育規(guī)劃及評價在青少年同伴群體特征與學業(yè)適應間的中介效應[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林麗玲;劉俊升;;兒童中期受欺負與自尊之間的關系:應對方式的中介效應[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滕妍君;翟紫燕;范翠英;;高中生網(wǎng)絡欺負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田艷輝;秦霖;王丹丹;王明輝;;受艾影響兒童心理韌性對學校適應和學習成績影響的雙重中介效應[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張國華;雷靂;;網(wǎng)絡游戲感知和體驗與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成癮的關系:網(wǎng)絡游戲態(tài)度的中介作用[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江紅;大學新生成人依戀與總體適應:抑郁與孤獨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學;2015年

2 徐楊;大學生無聊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抑郁與學業(yè)倦怠的中介作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3 荀齡萱;高中生寬恕傾向、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薛雪;樂觀對初中進城務工子女生活滿意度的影響:自尊的中介效應及干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5 馮建榮;高中生羞怯、同伴依戀與學校適應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6 沈伊默;心理契約破壞與員工工作態(tài)度和行為反應間的中介效應檢驗[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麗;感恩與主觀幸福感:中介效應和調(diào)節(jié)效應的探討[D];南京大學;2011年

8 雷文雅;自我同情、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9 徐飛鵬;高中生人格、主觀幸福感與寬恕的關系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10 夏書娥;監(jiān)獄警察工作壓力影響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9246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9246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45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