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對現(xiàn)實-理想自我差異與抑郁間關系的調節(jié)效應
本文選題:青少年 + 自我差異 ; 參考:《心理與行為研究》2016年03期
【摘要】:為了探討青少年現(xiàn)實-理想自我差異對抑郁的影響,及自我效能感在兩者之間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采用青少年理想-現(xiàn)實自我差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Beck抑郁量表,對266名初高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結果如下:(1)青少年現(xiàn)實-理想自我差異,抑郁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2)青少年抑郁水平隨著理想-現(xiàn)實自我差異的增加而升高;(3)青少年抑郁水平隨著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降低;(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調節(jié)現(xiàn)實-理想自我差異與抑郁之間的關系。即青少年抑郁水平隨現(xiàn)實-理想自我差異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速度隨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減慢。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olescents' realistic and ideal self-differences on depression and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depression, we used the Adolescent ideal-reality Self-discrepancy scale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Beck Depression scal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6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dolescents' reality-ideal self-differences and depression levels increase with age. The level of self-effica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deal-reality self-difference. 3) with the increase of self-efficacy,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elf-efficacy. The ability level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ideal self-differences and depression.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alistic-ideal self-difference, bu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elf-efficac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九州大學人類環(huán)境學府;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DBA100195)
【分類號】:B84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昌勤,方俐洛,凌文輇;組織行為學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與思考[J];心理科學;2002年03期
2 吳國來,王國啟;自我效能感與教學效能感綜述[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3 李宏利;計算機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4期
4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還是針對特殊領域的?[J];心理科學;2006年05期
6 王建俠;;近十年國內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1期
7 楊陽;王德建;;自我效能感理論及其在運動領域中的運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8 付建紅;肖克松;;自我效能感對貧困大學生“心理脫貧”的啟示[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謝金;;淺析自我效能感與大學生人際關系[J];新學術;2008年04期
10 王崇;;試論自我效能感及其培養(yǎng)[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2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芝;;提高小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福興;沃建中;倪牧宇;;中學生自我效能感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雪梅;陳旭;;青少年社會自我效能感問卷的初步初步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賀立;;高中生學習投入與應激和自我效能感關系的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亞男;張景煥;石孟磊;;壓力情境下創(chuàng)意自我效能感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樂燕;劉曉虹;;自我效能感與暈船癥狀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小平;吳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與焦慮和抑郁的相關分析[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8 張煥;尤揚;;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感與英語成績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池麗萍;;女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訪談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迪麗娜爾;綦群高;沃建中;盧子慧;;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跨民族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汪智慧;優(yōu)等生為何行為“跑偏”[N];健康報;2003年
2 林曉 心理學碩士 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完美人格潛藏內在矛盾[N];北京科技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麗娜;自我效能感和集體效能感的關系研究:來自兩個群體的證據(jù)[D];吉林大學;2012年
2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韓力爭;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自我效能感結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保勝;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及其應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釘;青年企業(yè)員工個人奮斗、自我效能感與幸福感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冷淑敏;大學生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與就業(yè)壓力的相關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趙海霞;大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求助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5 孫振軍;冒險療法對工讀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吳日暉;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狀況及其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馬青;考試自我效能感團體輔導緩解初三學生考試焦慮的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王捷;自我效能感與醫(yī)學大學生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莊桂芳;中職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學業(yè)情緒及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陳揚;高校輔導員前瞻性人格、自我效能感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880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8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