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對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暴食的影響: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本文選題:自尊 + 暴食; 參考:《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年04期
【摘要】:目的:檢驗自我控制在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自尊對暴食行為的影響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暴食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對整群抽取的1175名中小學生(其中超重和肥胖共207人)進行集體施測。結果:1暴食在體重正常學生、超重學生和肥胖學生中的發(fā)生率分別為6.78%,5.88%和16.90%;2不同體重組在自尊水平和暴食行為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在自我控制上差異不顯著(P0.05)。3自尊、暴食和自我控制兩兩之間均呈顯著相關。其中自尊與暴食之間呈顯著負相關(r=-0.257,P0.01),與自我控制之間呈顯著正相關(r=0.402,P0.01),暴食與自我控制之間呈顯著負相關(r=-0.473,P0.01)。4自我控制在自尊對暴食的影響中存在顯著的中介作用(P0.01)。結論:自我控制在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自尊對暴食行為的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self-control in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on overeating behavior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olescents.Methods: self-esteem scale, overeating scale and self-control scale were used to measure 1175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level and overeating behavior among weight group (6.78%), overweight group (5.88%) and obese group (16.90%),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control (P 0.05.3).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overeating and self-control.Conclusion: self-control plays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on overeating behavior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olescents.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醫(yī)學心理學研究所;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015JJ4062)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XJK014BXL007)
【分類號】:B844.2;R58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季成葉;中國學生超重肥胖BMI篩查標準的應用[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年01期
2 譚樹華;郭永玉;;大學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5期
3 劉成偉;李科生;陳坤華;周世軍;;大學生自尊、自我控制與自主學習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素青;布仁巴圖;哈森高娃;李紅美;林哲;肖劍嵐;孫嵐;李永山;張壯偉;佟偉軍;;蒙古族7~18歲兒童青少年不同年齡段體質量參考值的建立[J];安徽醫(yī)學;2012年03期
2 方長松;王慶生;郝加虎;黃朝輝;蘇普玉;龐培;張家祥;張婉婉;;大學生極不健康減肥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1年09期
3 張衛(wèi)平;王玉秀;;4種體重評價法的體重評價比較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0年04期
4 吳秀云;;有氧運動與心理干預對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研究——以超重與肥胖人群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魏書崢;黃志武;周泉;;深圳市中小學肥胖學生的體質特征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2年05期
6 戴昕;韓東碩;;北京市視力殘疾青少年BMI與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關系[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付連國;馬軍;王?;董彬;王晶晶;尚曉瑞;張子龍;劉芳宏;蔡賜河;文晗;;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對其身體機能影響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3期
8 周生靈;;不同體重指數大學生對體育健身認知與行為特征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年01期
9 李毓雯;朱傳龍;高人燾;潘家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兒童血清TIMP-1和TIMP-2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年06期
10 蔣敬薈;瞿平;魏小平;劉永芳;李廷玉;劉友學;;兒童代謝綜合征患兒血清中炎癥因子hs-CRP、IL-6、TNF-α的變化及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珊珊;王?;馬軍;張世偉;;全國五城市不同營養(yǎng)狀況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調查分析[A];膳食營養(yǎng)、身體活動與健康——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孫桂菊;胡永禎;楊瑾;王少康;羅海燕;徐華珠;盛軍利;陳國威;謝瑩;楊立剛;;南京市中小學生營養(yǎng)午餐膳食干預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公共營養(yǎng)分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居民膳食與營養(yǎng)狀況變遷論文集[C];2005年
3 何衛(wèi)龍;趙廣才;李遠強;;廣州市區(qū)8-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情況調查與分析[A];體質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C];2006年
4 婁曉民;段廣才;陳姜;周艷;胡巧云;衡正昌;;13歲兒童肥胖發(fā)生相關因子與青春期發(fā)育相關激素分泌及其關系研究[A];達能營養(yǎng)中心青年科學工作者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2006年第4期[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測量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沈悅;幼兒自我控制的發(fā)展特點及影響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樂山;長沙市3-11歲兒童BMI篩查參考值及肥胖兒童自尊水平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曹佃省;理論導向的青少年健康鍛煉行為干預促進[D];中南大學;2010年
5 婁曉民;瘦素對青春期肥胖兒童能量代謝和性發(fā)育激素的影響及誘導細胞基因差異表達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肖黎;兒童青少年肥胖標準應用及肥胖兒童食欲調節(jié)因素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周田敬;我國部分城鎮(zhèn)居民身體脂肪含量與生活方式關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8 索濤;個體人格特質對跨期決策的影響及其神經基礎[D];西南大學;2012年
9 陳謝平;基層黨政干部的自律品質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10 許昭;理性與情感干預對身體活動的促進—熟慮與沖動雙系統模型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小慧;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控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韓新艷;12~15歲青少年身體成分的變化特征、影響因素及評價方法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張麗麗;青春發(fā)育后期學生體脂含量變化及體脂率測評方法的比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4 朱晨凱;北京市青少年超重肥胖原因的社會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5 汪燕妮;蘭州市七里河城區(qū)2002與2009年7~17歲漢族學生體質和健康狀況對比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伍曉艷;我國中小學生健康體檢標準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鄧曉娟;廣州市中學生血壓水平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向輝標;張家界市2007-2009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狀況及疾病負擔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鄭文龍;“快樂10分鐘”體力活動干預模式在小學生中應用效果評估[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虹月;6-18歲兒童青少年肥胖、性激素與胰島素抵抗關系的探討[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虹,梅錦榮;測量大學生的心理問題:GHQ-20的結構及其信度和效度[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1期
2 范津硯,葉斌,章震宇,劉寶霞;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評述[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5期
3 王妤;孟憲璋;;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2期
4 譚樹華;郭永玉;;有限自制力的理論假設及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菊;人際關系滿意感的結構與測量[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先亮;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3 周炎根;大學生自主學習、成就目標定向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偉民,桑標;兒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01期
2 何燦;夏勉;江光榮;魏華;;自尊與網絡游戲成癮—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1期
3 詹捚;任俊;;自我控制與自我控制資源[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09期
4 岸本鵬子;林潔瀛;曹廣健;邱子鵬;汪克來;楊寅;錢銘怡;;服刑人員自我控制與預謀/沖動攻擊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5期
5 于斌;樂國安;劉惠軍;;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13年07期
6 王利剛;謝東杰;樊春雷;高文斌;;自我控制的干預技術研究:基于雙系統理論[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2期
7 唐逸;;煩躁的自我控制療法[J];家庭醫(yī)藥;2012年11期
8 李瓊;精神壓力的自我控制[J];健康;1997年02期
9 胡鳳姣;陳貴;蔡太生;;自我控制量表在中學生中的試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8期
10 ;心理[J];健康;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苗;陳會昌;;兒童2歲時自我控制的特點及其對小學第一年適應狀況的預測[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楊麗珠;劉文;;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于國慶;楊治良;;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楊麗珠;;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與促進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孫擁軍;;自我控制:一種有限的資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孫擁軍;張力為;吳秀峰;;運動參與者的操作表現:自我控制的視角[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7 郭金花;梅松麗;;主觀幸福感、網絡成癮及自我控制的關系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魏來;王瑞琪;聶衍剛;;特質自控與自我損耗對自我控制失敗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張連成;;思維抑制與表達對運動員自我控制損耗的影響[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金欣俐;楊麗珠;沈悅;蔣重清;;癲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自我控制腦電差異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碧海;教師如何自我控制與調節(jié)情緒[N];天津教育報;2009年
2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系 但菲;自我控制與幼兒個性的發(fā)展[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3 王展;煩躁的自我控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4 詹文明;“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的哲學[N];中國經營報;2005年
5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系 胡東芳;優(yōu)秀教師是如何“出爐”的?[N];中國教育報;2004年
6 ;“3歲看老”有一定道理[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7 通訊員 謝明霞;濕疹,自我控制最重要[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8 楊覓斯;良好品質靠養(yǎng)成[N];湖南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韓明華;流言蜚語只傷弱者[N];保健時報;2004年
10 ;當你遇到憤怒的學生(Ⅱ)[N];中國教師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于國慶;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沈悅;幼兒自我控制的發(fā)展特點及影響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孫擁軍;自我控制損耗對運動員操作表現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4 于斌;工作記憶能力與自我控制的關系及其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5 董春艷;他人存在及其自我控制行為對消費者自我控制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和平;重慶市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2 袁碧娟;農村小學4~6年級自我控制訓練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瑩;選擇對自我控制影響的實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璇;國外兒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王玉華;論幼兒的自我控制及其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焦陽;西方關于兒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評[D];吉林大學;2004年
7 冀永慧;3-4歲幼兒自我控制訓練活動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華強;自我控制對大學生生涯適應力影響的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9 蘇俊;大學生情緒與自我控制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魏來;特質自我控制與自我損耗對自我控制失敗的影響[D];廣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36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73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