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焦慮關(guān)系的研究
本文選題:流動兒童 切入點:社會支持 出處:《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我國正處在轉(zhuǎn)型發(fā)展的特殊階段,流動兒童這個被“邊緣化”的群體,正在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guān)注。心理彈性也稱為心理韌性、心理復(fù)原力,是指個體在各種壓力環(huán)境事件下,表現(xiàn)出較好地適應(yīng)的動態(tài)過程。心理彈性是積極心理學里的研究熱點,它對個體心理健康的維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了解中小學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焦慮的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深入探討這三者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進而為政府部門制定城鎮(zhèn)化政策提供參考依據(jù)。本研究通過文獻綜述梳理了流動兒童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焦慮的關(guān)系,假設(shè)如下:1.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焦慮的水平受到性別、年級這兩個人口學變量的影響。2.流動兒童社會支持與心理彈性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分別與焦慮水平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3.流動兒童的心理彈性在社會支持對焦慮水平的影響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心理彈性量表,狀態(tài)焦慮量表和自編人口學變量調(diào)查表,對河北省3601名中小學生進行施測。篩選后符合條件被試為1009名,分析運用SPSS、Mplus等工具對數(shù)據(j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guān)分析和逐步回歸分析等處理,考查流動兒童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和焦慮的特點,并探討這三者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為城鎮(zhèn)化建設(shè)提供部分建議。研究結(jié)果:1.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和焦慮在性別上沒有顯著性差異。流動兒童的心理彈性在性別上有顯著性差異為男性顯著高于女性。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焦慮的水平在年級上都具有顯著性差異。2.流動兒童社會支持變量與心理彈性各個維度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社會支持變量、心理彈性各個維度分別與焦慮水平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3.流動兒童的心理彈性這一變量在社會支持與焦慮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Abstract]:China is in a special stage of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Floating children, a group of "marginalized" children, are attracting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Resilience is also known as resilience, which refers to individuals under various stress and environmental events. Showing a dynamic process of better adaptation. Resilience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positive psychology,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This study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suppor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and anxiety, this paper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nd the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urbanization policies. This study combs the social support of floating childre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e and anxiety is assumed to be as follows: 1. Social support for floating children, gender for the level of resilience and anxiety,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floating childre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and anxiety level. 3.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floating children plays a part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anxiety level.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scale, the state anxiety scale and the self-made demographic variabl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test 3601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The eligible subjects were 1009 after screening. The data were tested by SPSSMplus and other tools.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upport, resilience and anxiety in floating children, and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search results: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support and anxiety among migrant children on gend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ocial support for migrant children, The levels of resilience and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rade.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support variables of floating children and each dimension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and the social support variables. There i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dimension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and anxiety level. The variables of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of floating children play a part of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social support and anxiety.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84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增強心理彈性——放得下[J];青海科技;2001年04期
2 王濱;羅偉;;心理彈性發(fā)展的研究進展及評述[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許文英;;兒童心理彈性的研究與提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S1期
4 馬偉娜;桑標;洪靈敏;;心理彈性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1期
5 王小景;;論大學生的心理彈性[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許書萍;張夢竹;;吸毒人員子女心理彈性的質(zhì)性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7 常保瑞;方建東;;心理彈性的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8 陳獻忠;宋潔;;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彈性的調(diào)查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05期
9 吳世韞;嚴燕;;大學生心理彈性狀況的調(diào)查[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10 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彈性兒童的壓力/逆境認知[J];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書萍;徐光興;;心理彈性研究的科學價值、存在問題以及發(fā)展前景[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許燕平;宋娟;;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建構(gòu)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彭李;李敏;;不同心理彈性個體對情緒圖片刺激的認知偏向[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張佳佳;李敏;;不同心理彈性水平的大學生自主神經(jīng)反應(yīng)特點的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周茹;;基于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設(shè)計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團體訓練[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張莎;唐立;;應(yīng)激情景下不同心理彈性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滕秀杰;崔麗霞;;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修訂[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鮑軍超;;體育參與對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9 董昒;耿文秀;;團體音樂治療對地震災(zāi)區(qū)青少年心理彈性的干預(yù)[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葉艷;范方;;心理彈性研究中變量定向與個體定向的方法[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華勤;“心理彈性”利健康[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7年
2 記者 舒薇 實習生 江文龍;80、90后需補心理彈性課[N];長沙晚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清俐;心理彈性研究關(guān)注人類發(fā)展“正能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記者 欒吟之;發(fā)展孩子的“心理彈性”[N];解放日報;2011年
5 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李義平;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經(jīng)濟學思考[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蔡穎;心理彈性與壓力困擾、適應(yīng)的關(guān)系[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彈性的結(jié)構(gòu)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4 范方;留守兒童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心理彈性發(fā)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5 張帆;三峽庫區(qū)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柳菁;心理彈性新論:多視角PAC人格模型理論與實證[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愛華;意外創(chuàng)傷者的心理彈性及其發(fā)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zhí)K;中學生心理彈性及其與應(yīng)對方式的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2 蔚然;中國成人的心理彈性結(jié)構(gòu)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陶麗娜;高中生依戀與心理彈性的關(guān)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宋娟;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建構(gòu)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素青;老年人心理彈性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呂良成;大學生感恩、心理彈性、學習投入現(xiàn)狀及其關(guān)系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7 夏薔;大學生心理彈性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教育對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8 林玉香;農(nóng)村中職生心理彈性、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9 熊峗慧;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10 王翠翠;不同心理彈性大學生對負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20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