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想象力與行動力
本文關鍵詞:心理學的想象力與行動力
【摘要】:本文由心理學與內卷化問題切入討論,提出心理學應該具備想象力與行動力。想象力的培養(yǎng)可以借助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等學科的視野。行動力則需要樹立相應的觀念,面向社區(qū)、生活與人民群眾。知行合一或許是可能的選擇。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武漢大學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中心;
【分類號】:B84-0
【正文快照】: 1心理學與內卷化“心理學與內卷化”這個標題,是由“內卷化”一詞生發(fā)出來的。內卷化(Involution)是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吉爾茲(Clifford Geertz)在其所著《農業(yè)內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一書中提出來的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末,吉爾茲來到印度尼西亞爪哇開展田野調查,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費孝通;;邁向人民的人類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德勇;論毛澤東早期哲學思想及其在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2 湯奇學,陳寶云;“救國”與“救人”——辛亥革命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沈躍春;馮友蘭對“大全”悖論的消解[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4 王永茂;論魯迅的進化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劉靜芳;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從馮友蘭到張岱年[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6 郭淑新;神秘主義:一種哲學的“境界”和“方法”——論馮友蘭對神秘主義的詮解[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7 謝樹放;;試談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關系[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8 陳望衡;;炫目的學術景觀:美育的凸起——20世紀初社會轉型之際美學現(xiàn)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徐紀陽;;“魯迅傳統(tǒng)”的對接與錯位——論光復初期魯迅在臺傳播的若干文化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10 盧文婷;;破碎的身/影:續(xù)寫與對話——《野草》與德國浪漫主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榮;;被低估的大師與外省文學的身份認同——兼論文學的地緣政治學[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張勁松;;晴雯雙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劇[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肖國棟;;論《野草》的悖論心理結構[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劉晴;;論人物紀念館的人文精神[A];新世紀博物館的實踐與思考——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王曉初;;魯迅與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飛;;論魯迅的家族意識[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魯迅與實用主義兒童教育思想[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趙京華;;普羅文學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讀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論20世紀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學的同時代性[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曉初;;魯迅與五四文化精神[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易彬;;雜文精神、黑暗鬼影與死火世界——魯迅與穆旦比較論[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崔麗瑩;小學兒童合作觀念與行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麗;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視角下的新疆城鎮(zhèn)化產業(yè)支撐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魏曉虹;《閱微草堂筆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崔紹懷;中國魯迅《野草》研究史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范江濤;駁雜與務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曉雪;先秦兵家治國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鑫;清代以來恩施市城鎮(zhèn)景觀演變解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躍華;對人與社會的批判與拷問[D];河北大學;2007年
3 李彬;舞龍快樂合作式教學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學課外體育活動中開展的實驗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達夫的情愛生活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田斌;儒家文化與中國國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經芹;中西義利觀及其對外交政策影響的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張福英;黑龍江省青少年道德認知發(fā)展及德育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王麗麗;魯迅與《萌芽月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吉瑞;魯迅與《河南》[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麗然;魯迅:在科學和文學之間[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秀珊;李紅;雷怡;孫忻怡;李秀麗;;兒童假裝游戲中假想角色現(xiàn)象初探[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9年02期
2 文秋紅;;兒童旅游者心理特征淺析[J];黨史文苑;2008年20期
3 葉荔;李蓉;;右腦詞匯記憶策略[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6期
4 南飛燕;;神奇的力量 想象力與意念力[J];大科技;1998年Z1期
5 劉紹勤;;論想象的價值及想象力的培養(yǎng)[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4年01期
6 單全;人的想象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縮嗎?[J];少年兒童研究;2005年07期
7 ;快樂玩布置 一起來布置你的美美小窩吧![J];傳奇文學選刊(莉莉);2008年05期
8 李秀珊;;想象力在個體發(fā)展中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9 韓保來;;行動力,是積極心理學幸福意義的表達[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5期
10 黃美蓉;;讓智慧插上翅膀[J];班主任之友;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云曉;趙霞;;仰望星空才會充滿希望——中國兒童想象力危機報告[A];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暨繁榮科普創(chuàng)作論壇專輯[C];2009年
2 葵春一;;泛談智力的測定與如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從分析幾個拔尖學生的智力談起[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3 周念麗;方俊明;;運用沙箱游戲評量ASD兒童社會認知能力之探索[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萬相濤;胡衛(wèi)平;;小學兒童玩興量表的編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魏明麗;張日f;;4至6歲男、女兒童箱庭游戲特征的差異性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孫桂竹;;一例關于作文的咨詢[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何姍姍;王瑞敏;鄒泓;;人格與個人性經歷對大學生性知識及性態(tài)度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武岳;申繼亮;王立娜;;教師創(chuàng)造性內隱觀的——關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的觀念[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張國鋒;;《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評價量表》的初步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平心;;大腦半球的優(yōu)勢化現(xiàn)象及其測驗方法——一項在諾貝爾獎基礎上新發(fā)現(xiàn)[A];2005年中國神經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解思忠;和諧社會從心做起[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2 馮顯華 馬晶瑩;借助音樂力量 科學開發(fā)右腦[N];吉林日報;2010年
3 趙永新 王昊魁;中國兒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報;2009年
4 于力;利用心理暗示解決難題[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5 趾祥;做性夢不代表有“邪念”[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6 洪鴻;心靈力量才是成功的前提[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朱芙蓉;記憶是想象之母嗎?[N];科技日報;2008年
8 杜飛;從心理構成看人的全面發(fā)展[N];中山日報;2008年
9 李好;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解決生活難題[N];中國社會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吳m#麓;“恐怖靈異片”為什么會被禁[N];北京科技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淑娜;問題背景、情緒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琳琳;醫(yī)學生創(chuàng)造力傾向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單玲玲;創(chuàng)造力內隱觀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夏瑞雪;靈魂跨越時間旅行[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曉玲;小學高年級兒童家庭環(huán)境、創(chuàng)意自我效能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華冬;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建設[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梁運佳;幼兒心理素質基本成分與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葉范成;藝術創(chuàng)作的“心源”[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9 李原;父親參與教養(yǎng)與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浩;共情半投射測試工具的初步編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01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0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