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羅馬帝國公元三世紀危機
發(fā)布時間:2017-08-01 08:01
本文關鍵詞:論羅馬帝國公元三世紀危機
【摘要】: 羅馬原來只不過是意大利中部臺伯河畔的一個小城邦,卻迅速崛起,發(fā)展成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版圖遼闊的大帝國。古羅馬文明也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文明,在羅馬帝國之后,歐洲從來沒有像在羅馬帝國時代那樣廣泛而密切地統(tǒng)一過,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再把地中海當作內(nèi)海。羅馬人民安居樂業(yè),經(jīng)濟繁榮,社會持續(xù)發(fā)展,但是在昔日光芒的掩蓋下,帝國的各個階層,上至皇帝下至奴隸,以及最忠貞勇敢的羅馬軍隊都遭到腐蝕,羅馬帝國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本文試圖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來詳細介紹三世紀時期的社會狀況,由此追溯造成危機的原因,并從中探討這次大危機對羅馬帝國所造成的影響。主要從三個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探討羅馬三世紀危機爆發(fā)的原因。主要從奴隸制經(jīng)濟的衰敗,社會各種勢力比如元老院、軍隊以及基督教之間的力量變化和自然災害三方面來分析。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羅馬帝國積累的矛盾都逐漸爆發(fā),終于釀成了三世紀危機。 第二部分描述了三世紀危機時社會矛盾的種種表現(xiàn)。羅馬帝國是一個由大版圖、多民族、各軍事力量組成的混合體,三世紀時,內(nèi)戰(zhàn)、軍事動亂和本土軍事反叛,各軍團試圖篡權,以及皇室內(nèi)部的各種紛爭,使組成羅馬世界的這些互不相連的因素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羅馬政府以及各貴族階級無力解決這些矛盾,羅馬人民也毫不關心國家政事,任其發(fā)展,最后給羅馬帝國和羅馬人民造成了空前的混亂和巨大的損失。 第三部分則分析了三世紀危機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經(jīng)過三世紀危機,人民不再相信帝國,轉而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基督教由此取得合法地位。帝國的軍事經(jīng)過一個世紀的消耗,也不堪一擊。再加上各邊境都有外敵入侵和羅馬各行省的分裂行動,羅馬帝國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關鍵詞】:羅馬帝國 三世紀危機 矛盾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12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1
- 一 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8-9
- 二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9-10
- 三 創(chuàng)新10-11
- 第一章 三世紀危機的背景11-28
- 1.1 奴隸制經(jīng)濟衰落11-14
- 1.1.1 奴隸人數(shù)減少11-12
- 1.1.2 奴隸勞動利潤低12-13
- 1.1.3 隸農(nóng)制盛行13-14
- 1.2 社會矛盾尖銳14-24
- 1.2.1 皇位繼承無序14-16
- 1.2.2 元老院權力喪失16-19
- 1.2.3 軍隊腐敗墮落19-22
- 1.2.4 基督教形成離心力22-24
- 1.3 自然災害頻繁24-28
- 1.3.1 瘟疫侵襲24-25
- 1.3.2 鉛的毒性侵蝕25-28
- 第二章 三世紀的全面危機28-45
- 2.1 經(jīng)濟萎縮28-33
- 2.1.1 奴隸制危機28-30
- 2.1.2 稅收繁重30-32
- 2.1.3 錢幣貶值32-33
- 2.2 政治混亂33-39
- 2.2.1 軍人干政33-36
- 2.2.2 社會道德淪喪36-39
- 2.3 階級矛盾激化39-45
- 2.3.1 統(tǒng)治階級的揮霍39-40
- 2.3.2 人民起義、外族入侵40-45
- 第三章 三世紀危機的影響45-52
- 3.1 專制君主制的出現(xiàn)45-46
- 3.2 軍隊蠻族化46-48
- 3.3 基督教合法化48-50
- 3.4 行省獨立50-52
- 結語52-53
- 參考文獻53-60
- 附錄60-61
- 后記61-62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杰;比較歷史視野下的大國治理問題研究:以耦合治理結構與治理績效的關系為線索[D];復旦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03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031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