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寫中的“蠻族”與羅馬人身份認同建構(gòu)
發(fā)布時間:2022-05-10 19:28
羅馬從拉提烏姆地區(qū)的從蕞爾小邦發(fā)展成地中海世界的帝國,依靠的是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適應形勢需要進行調(diào)整的政治策略以及卓有成效的人力資源的配罝。但是,羅馬人把自己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歸因于他們特有的秉性或者“命運”。這一觀點也被歷史學家用來解釋羅馬人獲得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原因而流傳下來。在這一觀念之下,羅馬的歷史書寫在涉及到非羅馬人時,其評判的方向和標準就是按照羅馬的、而不是非羅馬人本身具有的特質(zhì)。羅馬書寫突出的就是羅馬所擁有的文明,野蠻、好戰(zhàn)、殘忍的異族的刻板印象。這一現(xiàn)象在愷撒、維吉爾、塔西佗等羅馬歷史學家的著作中表現(xiàn)的十分明顯,高盧人的殘暴、迦太基人的欺詐、日耳曼人的野蠻,這些印象成為塑造偉岸羅馬人、塑造羅馬人優(yōu)越感的重要方式。這樣,他們筆下的蠻族是羅馬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來的,而非他們本身的樣子。公元前1世紀羅馬從共和走向帝制的轉(zhuǎn)型時期,直到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穩(wěn)固,這一階段羅馬人需要塑造“蠻族”增強統(tǒng)治權(quán)威,在歷史書寫中出現(xiàn)的“蠻族”形象,成為羅馬人構(gòu)建身份認同另一個場所。羅馬人將統(tǒng)治世界、傳播文明的使命承載于整個族群,羅馬人要馴服“蠻族”,讓“蠻族”獲得文明!靶U族”一旦被征服,就被認為是獲得...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
(二) 學界相關(guān)研究綜述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一、羅馬人的起源與發(fā)展
(一) 意大利多民族文化對羅馬的影響
(二) 拉提烏姆與羅馬的興起
(三) 歷史書寫中的羅馬人
二、羅馬歷史書寫中的“蠻族”
(一) 愷撒視野中的蠻族——以《高盧戰(zhàn)記》為例
(二) 維吉爾筆下的蠻族——以《埃涅阿斯紀》為例
(三) 塔西佗筆下的蠻族——以《日耳曼尼亞志》為例
三、以“蠻族”為參照的羅馬人身份認同
(一) 作為帝國的統(tǒng)治者的羅馬人
(二) 作為文明的傳播者的羅馬人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羅馬建城的歷史書寫與羅馬人身份認同構(gòu)建[J]. 蔡麗娟.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3)
[2]創(chuàng)造蠻族:古代希臘人建構(gòu)他者新探[J]. 徐曉旭.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2)
[3]古羅馬禁止奢侈法初探[J]. 李飛. 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8(03)
[4]政治認同視角下的古羅馬公民權(quán)政策——以元首制前期為例[J]. 尹寧.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14(05)
[5]泛希臘崇拜與古代希臘民族認同[J]. 蔡麗娟,徐曉旭. 史林. 2013(06)
[6]“野蠻人”概念在歐洲的演變——從古典時代到文藝復興[J]. 李永毅,李永剛.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7]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gòu)研究評析[J]. 王瑩.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1)
[8]羅馬起源神話的形成及其文化認同[J]. 蔡麗娟. 歷史教學問題. 2007(01)
[9]論歷史性與歷史敘述者[J]. 陳新. 青海社會科學. 2000(06)
碩士論文
[1]公民權(quán)與羅馬人身份認同[D]. 劉思潔.華中師范大學 2019
[2]論羅馬起源和建城神話中羅馬人認同構(gòu)建[D]. 劉昱琨.華中師范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652556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
(二) 學界相關(guān)研究綜述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一、羅馬人的起源與發(fā)展
(一) 意大利多民族文化對羅馬的影響
(二) 拉提烏姆與羅馬的興起
(三) 歷史書寫中的羅馬人
二、羅馬歷史書寫中的“蠻族”
(一) 愷撒視野中的蠻族——以《高盧戰(zhàn)記》為例
(二) 維吉爾筆下的蠻族——以《埃涅阿斯紀》為例
(三) 塔西佗筆下的蠻族——以《日耳曼尼亞志》為例
三、以“蠻族”為參照的羅馬人身份認同
(一) 作為帝國的統(tǒng)治者的羅馬人
(二) 作為文明的傳播者的羅馬人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羅馬建城的歷史書寫與羅馬人身份認同構(gòu)建[J]. 蔡麗娟.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3)
[2]創(chuàng)造蠻族:古代希臘人建構(gòu)他者新探[J]. 徐曉旭.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2)
[3]古羅馬禁止奢侈法初探[J]. 李飛. 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8(03)
[4]政治認同視角下的古羅馬公民權(quán)政策——以元首制前期為例[J]. 尹寧.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14(05)
[5]泛希臘崇拜與古代希臘民族認同[J]. 蔡麗娟,徐曉旭. 史林. 2013(06)
[6]“野蠻人”概念在歐洲的演變——從古典時代到文藝復興[J]. 李永毅,李永剛.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7]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gòu)研究評析[J]. 王瑩.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1)
[8]羅馬起源神話的形成及其文化認同[J]. 蔡麗娟. 歷史教學問題. 2007(01)
[9]論歷史性與歷史敘述者[J]. 陳新. 青海社會科學. 2000(06)
碩士論文
[1]公民權(quán)與羅馬人身份認同[D]. 劉思潔.華中師范大學 2019
[2]論羅馬起源和建城神話中羅馬人認同構(gòu)建[D]. 劉昱琨.華中師范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652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525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