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20世紀上半葉“四種中國史學史未刊講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5 07:59
【摘要】:20世紀上半葉是中國史學史學科初期構建階段。在這一時期,涌現(xiàn)出大量優(yōu)秀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作品,其中包括各大學校史學史教學中的講義。但這些講義的命運卻各不相同,部分講義得到學界的認可與研究,更多的卻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例如陳功甫的《中國史學史》、衛(wèi)聚賢的《中國史學史講義》、陸懋德的《中國史學史》與董允輝的《中國史學史初稿》四種未刊講義。這四種未刊講義創(chuàng)作于動蕩的年代,時局的變幻促使有識之士對國家前途進行探討,通過實踐得出想要改變現(xiàn)狀就必須改造傳統(tǒng)文化的結論,“史學革命”的浪潮也就此興起,可以說民族生死存亡的社會背景促成了20世紀的史學變革。同時,中國史學自身發(fā)展也進入反省階段。學界開始有意識的對傳統(tǒng)史學進行批判創(chuàng)新,并嘗試接受西方史學的理論。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史學界開始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論去總結史學的發(fā)展脈絡,也開始在學校里教授中國史學史課程,此四種講義便由此成文。陳、衛(wèi)、陸、董所著的四種未刊講義各有其獨特的特點。陳著注重以時代為論述結構,以史家、史籍、史體為線索梳理史學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并善于運用史學評論。衛(wèi)著大膽拋開年代與章節(jié)的束縛而重視以主題線索來論述歷史,注重統(tǒng)計學與歷史學結合,敘述語言簡潔明了,篇幅安排合理。陸著以史書編纂為主線,注重中西史學比較,并將史家放置于整體史學發(fā)展背景之下,分析其變化原因,重視對定義的概括。董著沿襲梁氏框架,敢于對前人說法提出否定,注意介紹史著作者、個人事跡與著述經(jīng)歷,且文章內容詳略得當。通過對四種未刊講義的研究,可以發(fā)掘20世紀上半葉史學變革與中國史學史學科初建時期的特點。其一是注重對史家、史著、史官等方面的梳理;其二是以時代為序到史學分期思想的初步產(chǎn)生;其三是重視對史學的總結,而忽視史學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其四是受傳統(tǒng)正史觀念影響深遠;其五是學科理論建設薄弱。此外對四種未刊講義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國史學史學科初創(chuàng)時期的特點與成就,便于深入挖掘中國史學史學科初建時期史家的成就貢獻,對中國史學史學科創(chuàng)建初期成就的評價也有利于從整體把握中國史學史學科在當代的發(fā)展。本課題的研究也可以為歷史學科內其他分支學科創(chuàng)建研究提供借鑒,甚至可以為歷史學科外的各種學科,在各自學科史構建的研究中提供以講義為主線的方法。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正文部分分為四章。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越;;中國史學史的學科位置與研究框架[J];河北學刊;2019年01期

2 趙梅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史學史研究的新進展[J];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11期

3 陳雪琦;;“手不釋卷”的王國維[J];小學教學研究;2016年36期

4 尤學工;;中國史學史教材建設的成功之作——讀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教程》[J];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04期

5 謝保成;;史學史學科建設理論與創(chuàng)新的思考[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7年02期

6 井玉琨;;《增訂中國史學史》之獨到[J];博覽群書;2017年02期

7 金久紅;;時移世轉仍遵囑 業(yè)繼薪傳敢續(xù)麟——評《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清代卷[J];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04期

8 崔巖;;讀喬治忠教授著《中國史學史》[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3年01期

9 時培磊;;義精本真 業(yè)繼薪傳——讀《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7期

10 姜勝利;;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史學史學科的恢復與發(fā)展[J];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承宗;;六朝史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霍明琨;;金毓黻《靜晤室日記》文獻學價值述略[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廊坊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榮譽教授 喬治忠;談談中國史學史的要務及使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

2 蔣海升;20世紀中國史學史如何書寫?[N];中華讀書報;2018年

3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陳安民;獨斷之學與學術集體的培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4 佳木;縱橫三千年的中國史學史資料體系[N];中華讀書報;2014年

5 向燕南(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史還可以這樣寫[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純一;朱維錚與中國史學史的賡續(xù)[N];文匯報;2015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 張越;跨三代學者 筑學術基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8 周文玖;以明變?yōu)樽赱N];中華讀書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陳建強 本報通訊員 陳鑫 陸陽;三代學者跨越半世紀的接力[N];光明日報;2014年

10 瞿林東;資料 會通 見識[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松山;兩晉史學發(fā)展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如軍;20世紀上半葉“四種中國史學史未刊講義”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2 程夢雯;金毓黻、內藤湖南《中國史學史》對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3 吳俊穎;杜維運與謝保成三卷本《中國史學史》比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4 張永偉;王樹民史學成就述論[D];安徽大學;2012年

5 徐韜;李宗侗學術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燕;王世貞史學研究——兼論明代中后期的私人修史[D];蘇州大學;2003年

7 謝皆剛;前三史民族傳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8 胡偉;明清之際的野史觀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9 郭福生;陸懋德學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薛緒勒;明代后期私家修史述略[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6497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6497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5a3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