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火藥桶——論20世紀中呂宋農(nóng)村騷亂的起源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仰光;;論日耳曼法中的賠命價制度[J];比較法研究;2006年03期
2 黃少卿;中國私營企業(yè)家族化治理模式的成因和演變[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5年05期
3 朱廣新;;信賴保護理論及其研究述評[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4 陳志;;古代中國父權與古代西方父權的比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李新春;經(jīng)理人市場失靈與家族企業(yè)治理[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6 曹正漢;精英人物影響社會制度演進的條件和機制——廣東省中山市崖口村公社制度個案[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7 張玉蘭,張衛(wèi)東,王開發(fā),張敏斌,鄭玉龍,華棣,張富元,陳榮華;南海東北部表層沉積的孢粉與陸緣植被關系的研究[J];海洋通報;2002年04期
8 李金錚;;土地改革中的農(nóng)民心態(tài):以1937—1949年的華北鄉(xiāng)村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6年04期
9 朱俊;王林麗;李功平;;對當前我國農(nóng)村養(yǎng)老模式的政治學分析[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鄧萬春;;多重視野下的農(nóng)民經(jīng)濟行為研究[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新留;民國時期水旱災害與河南鄉(xiāng)村社會[D];復旦大學;2003年
2 張林江;圍繞農(nóng)村土地的權力博弈[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朱凡;人的擔;局贫妊芯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唐宜榮;中國城市反貧困責任倫理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力;法人獨立財產(chǎn)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丁偉國;轉型期中國農(nóng)村合作金融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黃軍;國家所有權行使論[D];武漢大學;2005年
8 徐亮;論隱私權[D];武漢大學;2005年
9 馮興俊;私益信托的移植與本土化[D];武漢大學;2005年
10 張兆曙;非常規(guī)行動與社會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興無;合作社是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的有效載體[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高宏偉;信托與物權法的沖突與平衡論綱[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3 黃平;雇用人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4 張傳文;上層與鄉(xiāng)下的政治[D];北京大學;2005年
5 陳雷;失地農(nóng)民“可行能力”研究[D];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張松普;占有基本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7 謝斌;間接占有存廢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8 劉易平;土地制度變遷視野下的鄉(xiāng)村社會[D];安徽大學;2005年
9 許曉芳;連帶責任論[D];山東大學;2005年
10 王毅;公益法人的監(jiān)督[D];山東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柏順;簡論17世紀英國政治思想的發(fā)展軌跡[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4期
2 白建才;美國總統(tǒng)多“雅號”[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5年07期
3 P·K·露絲,王霄;“黑人信使”傳奇[J];環(huán)球軍事;2001年24期
4 史放;;南北戰(zhàn)爭中的“詭道” 【北軍篇】[J];環(huán)球軍事;2010年10期
5 方舟子;;達爾文的葬禮[J];視野;2008年21期
6 何肇發(fā);美國對東南亞歷史的研究[J];世界歷史;1981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春杰;冷戰(zhàn)初期美國對菲律賓的干涉[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韓君;美國對菲律賓政策的演變(1946-1960年)[D];暨南大學;2008年
3 姜珊;貝爾·胡克斯黑人女權主義思想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190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61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