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備邊司譽錄》史料價值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8-12-11 16:53
【摘要】:《備邊司謄錄》是朝鮮備邊司按時間次序謄寫抄錄的關(guān)于該機構(gòu)討論和處理問題的會議記錄。其時間跨度上起光海君八年(1616),下至高宗二十九年(1892)。其間缺載五十四年之記錄,現(xiàn)存兩百七十三冊。此文獻不僅記載了朝鮮王朝備邊司會議內(nèi)容,同時還收錄了備邊司處理相關(guān)問題所形成的詳細意見與安排。備邊司職能的特殊性,使《備邊司謄錄》成為參見朝鮮王朝政府施政的重要記錄。目前學術(shù)界對備邊司研究較多,對《備邊司謄錄》則涉及較少,本文在吸收前人對備邊司及《備邊司謄錄》的研究成果基礎(chǔ)之上,對《備邊司謄錄》的史料價值進行初步探討。 本文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備邊司與《備邊司謄錄》概況進行闡述,其中包括備邊司沿革、《備邊司謄錄》的謄寫、內(nèi)容范圍、收藏與使用情況四方面。第二部分以備邊司運作為視角對其史料價值進行分析說明,其中涉及備邊司人員變化、公事回啟及備邊司會議進行情況三方面。第三部分以政府施政為視角對其史料價值進行分析說明,其中涉及對后金防務(wù)、使者往來、漂人問情、助兵作戰(zhàn)、犯越與定界查邊以及政策議定的獨特性與針對性六方面。 通過對《備邊司謄錄》史料價值的初步探討,筆者認為:《備邊司謄錄》既可視為備邊司的會議記錄,又可作為朝鮮后期政府的施政記錄。以備邊司的會議記錄而言,考察《備邊司謄錄》,不僅可見會議的舉廢及與會人員的變化情況,而且可凸顯備邊司在公事回啟中的中心地位。以政府的施政記錄而言,梳理《備邊司謄錄》,一方面可從細節(jié)處著眼政策的籌劃與出臺,另一方面可見政策實施的動態(tài)性與獨特性。
[Abstract]:Transcripts are minutes of meetings on the discussion and handling of issues by the DPRK Border Reserve Department in chronological order. Its time span from Guanghaijun eight years (1616), down to the 29 years of Gao (1892). The record is missing for 54 years, and 273 copies remain. This document not only records the contents of the meeting of the Korean Dynasty's Beimien Division, but also includes the detailed opinions and arrangements formed by the latter's handling of related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division, the transcripts of the divis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record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Korean government.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tudied more than others, but they are less involved in the "Bianbian Secretary transcript".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al data value of the Bianbian Secretary transcript.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side preparation", including the evolution, transcription, content, collection and use of the company.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which involves three aspects: the change of the staff of the department, the return of business and the meeting of the department.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which involves six aspects: defense of the late Jin Dynasty, exchange of emissaries, asking about the situation, helping soldiers fight, breaking the border and finding out the boundary, and the uniqueness and pertinence of the policy agreement. Through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data of "Bianbian transcript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Bianbian Secretary transcripts" can not only be regarded as the minutes of the meeting of the Department of Border Control, but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record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late Korean government. As far as the minutes of the meeting are concerned, the inspection of the transcripts of the Secretary for Reserve not only shows the changes of the meeting and the participants,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Secretary for Reserve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business. As far as the government's policy record is concerned, combing the "Secretary for Border keeping transcripts" can, on the one hand, focus on the plan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from details,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dynamic and unique.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3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峰可;鞠萍;;近代朝鮮半島基督教的發(fā)展及對其國民思想觀念的影響[J];傳承;2010年06期

2 金光虎;;慶基殿,朝鮮王朝的記憶[J];中外建筑;2010年04期

3 何曉芳;論程朱理學對朝鮮王朝的影響及作用[J];滿族研究;2001年02期

4 李國峰;;論從高麗王朝到朝鮮王朝轉(zhuǎn)型中儒教批判佛教的內(nèi)涵[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4期

5 呂花蘭;;從朝鮮古代《農(nóng)事直說》分析朝鮮王朝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的發(fā)展[J];農(nóng)業(yè)考古;2009年04期

6 陳放;;清入關(guān)后朝鮮王朝反清與援清的矛盾述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7 傅朗云;評苗耀《神麓記》的史料價值[J];北方文物;1987年04期

8 趙逵夫;莊辛《諫楚襄王》考校兼論《新序》的史料價值[J];甘肅社會科學;1993年06期

9 高艷林;明代中朝貿(mào)易及貿(mào)易中的相互了解[J];求是學刊;2005年04期

10 崔英辰;邢麗菊;;朝鮮王朝時期儒學思想的基本問題——以性理學和實學思想為中心[J];哲學研究;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云;;清代聊城山陜會館碑刻及其史料價值[A];民間文獻與地域中國研究[C];2006年

2 李勇;;僑鄉(xiāng)族譜在華人方言族群移民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分析——以新加坡“福建人”和《泉州譜牒華僑史料與研究》一書為例[A];互動與創(chuàng)新多維視野下的華僑華人研究[C];2009年

3 傅小平;;巴金等60年前書簡面世[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5)[C];2005年

4 胡可先;;《唐程修己墓志》的文本釋讀與價值論衡[A];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韋茂斌;;離休干部向縣檔案館捐贈檔案資料[A];廣西檔案2010年第3期(總第99期)[C];2010年

6 ;《梧州市檔案館館藏名人書畫精品集》出版[A];廣西檔案2011年第1期(總第104期)[C];2011年

7 喬迅翔;;《營造法式》大木作功限研究[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輯(首屆中國建筑史學全國青年學者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評選獲獎?wù)撐募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丁楊;搶救民間家書項目推出第三本“家書”[N];中華讀書報;2007年

2 周家望;熱血飼刀拚自由 ——讀《交道口·24號》[N];北京日報;2009年

3 汪金龍;歷史的真實永在你眼前[N];中國商報;2003年

4 記者 馬達;民國第一畫報《良友》華麗重現(xiàn)書博會[N];中華新聞報;2008年

5 侯真平 (廈門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王曉君(商報記者);《中國稀見史料》編輯出版之意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6 王春瑜;稀見書:踏破鐵鞋覓珍珠[N];中華讀書報;2007年

7 侯旭東;“史書”出,“史料”亡[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范軍;一本具有史料價值的譯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9 賀敬之;有魅力的散文 有史料價值的傳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10 張健初;投資藏品應注重史料價值[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景新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宋代雜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車海蘭;朝鮮稗說文學文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郭霞;《奧克西林庫斯希臘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慧;清代中朝圖們江界務(wù)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5 曾美月;宋代筆記音樂文獻史料價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葛永海;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慧;《春香傳》的文化人類學解讀[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王克平;朝鮮與明外交關(guān)系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9 石少穎;仁祖時代朝鮮對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東大學;2008年

10 王梅花;<阿薩拉格齊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先超;《備邊司譽錄》史料價值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范艷君;《崇文總目》與學術(shù)史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劉蓉;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韓慧玲;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5 盧其美;王梵志及其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胡小麗;試析《十國春秋》南唐部分的史料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7 段巧玲;《晏子春秋》的史學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靜月;唐代書詩的書法史料價值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健;試論《突厥語大詞典》的史料價值[D];蘭州大學;2008年

10 唐黎明;《清波雜志》史料價值探微[D];吉林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3728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728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95a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