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朝鮮初期與明朝的使臣往來問題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12-11 16:05
【摘要】:使臣在朝鮮與明朝的關系中承擔著重要的媒介作用,兩國政治關系的穩(wěn)固發(fā)展與使臣往來有著密切的關系。使臣往來的數(shù)量與質量對兩國關系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樣,兩國關系的發(fā)展也直接影響著使臣的往來數(shù)量與質量。朝鮮使臣的一次次入明朝貢,明使臣的一次次冊封、諭祭,使臣在完成使命的同時構架起了兩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
[Abstract]:Envoy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Korea and Ming Dynasty, an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change of envoy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diplomatic exchan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Similarly,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diplomatic exchanges. Korean emissaries again and again into the Ming Dynasty tributes, Ming emissaries one by one canonized, oracial sacrifice, envoys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set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作者單位】: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
【分類號】:K312.34;K248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于燕;清代中越使節(jié)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韓海梅;明代行人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3 王鴻軍;明代漢籍流入朝鮮李朝及其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4 李鳴鳴;明代外交使臣出訪制度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靈芝;;儒家思想文化傳入朝鮮及影響[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06期

2 薛瑞澤;;試論河洛地區(qū)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J];中州學刊;2009年01期

3 李華;1953年朝鮮半島“停戰(zhàn)機制”的困境與出路[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王媛;美國對朝占領政策述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玄璇;;王朝間的對話[J];世界博覽;2007年02期

6 鄧峰;;美國與EC-121危機——對1969年美國大型偵察機被朝鮮擊落事件的研究[J];世界歷史;2008年02期

7 盧彥名;;試論西洋眼鏡在朝鮮半島的早期傳播[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9年01期

8 趙紅梅;;從朝鮮半島到遼西——漢晉之際樂浪郡變遷[J];學術交流;2010年12期

9 孫久龍;安茹靜;;東晉南朝時期古代日本對中原王朝的朝貢[J];蘭臺世界;2010年15期

10 黃樸民;;朝鮮半島的“三國演義”[J];人民論壇;2010年2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權赫秀;;最近三十年國內(nèi)學界有關朝鮮半島近現(xiàn)代史研究綜述[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8年

2 丁兆勝;;中美日三國圍繞朝鮮半島初次博弈述論[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3 林士民;;北洋航路拓展與朝鮮半島制瓷文化的交流[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四輯)[C];1992年

4 任訓平;;略論美國侵朝戰(zhàn)爭的圖謀及其失敗[A];紀念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5 馮永謙;彭云;張志立;;遼與高麗的關系[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志偉;;明清時期朝鮮半島的地緣戰(zhàn)略地位分析[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7 拜根興;;高句麗、百濟遺民關聯(lián)問題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金錦子;;試論百濟與北魏的關系——以百濟的上表文為中心[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榮芳;;唐代史書對百濟的記載與認識[A];唐史論叢(第八輯)[C];2006年

10 張增香;;從中西文化成因對比看中朝現(xiàn)代化起步的尷尬[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周到;歷史貴在求證而非想象力[N];上海證券報;2007年

2 李敦球;一九四八年朝鮮南北政黨協(xié)商會議及其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3 賀桂鳳;大歷史觀的“數(shù)目字”支點[N];檢察日報;2002年

4 姬新龍;新仇舊恨涌心頭:朝怒罵日本三宗罪[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5 嘉言;韓國抗日獨立運動研究出現(xiàn)新變化[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6 趙堅;誰是日本人?[N];中華讀書報;2010年

7 記者 王黎;日本侵略亞洲的歷史不容否認[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德義;從肯尼迪到卡特時期美國對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安成日;當代日韓關系研究(1945—1965)[D];南開大學;2000年

3 劉英;1945—1948年蘇聯(lián)在北朝鮮的政策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波;李承晚政權與美韓同盟[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寶奇;韓國修憲歷史及其政治制度變遷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6 馬晶;冷戰(zhàn)后韓國的東北亞政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7 王克平;朝鮮與明外交關系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8 戴世雙;韓國政府統(tǒng)一政策史研究[D];延邊大學;2003年

9 樸婷姬;中國朝鮮族與在日朝鮮人社會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10 鄭信哲;在日朝鮮人歷史及其現(xiàn)狀研究[D];延邊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光振;二戰(zhàn)后朝鮮半島的分裂及其原因[D];延邊大學;2001年

2 張韶;朝鮮半島分裂的歷史分析——以其民族內(nèi)部因素為中心[D];延邊大學;2004年

3 周鴻承;唐代中韓日士宦食事交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4 金東永;漢唐時期朝鮮半島政權與中原王朝的朝貢冊封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張靖;中日俄在朝鮮半島的較量:1860-1910年[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樸順娜;樸憲永與1945——1948年的朝鮮半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肖春娟;明初朝鮮貢女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8 張磊;“樸定陽事件”與中朝宗藩關系的變化[D];延邊大學;2007年

9 喬向陽;朝鮮戰(zhàn)爭的起源和進程及戰(zhàn)后影響的景觀生態(tài)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陳偉;1945-1948年蘇聯(lián)的朝鮮半島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372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72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726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