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三十年的反思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天津社會科學》 2008年03期
投稿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三十年的反思與展望
【摘要】:現(xiàn)代西方哲學是改革開放以后重建的學科,30年來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重建、深入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相結(jié)合三個主要階段。為了更好地推進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需要重新認識它們的社會基礎,克服將后者簡單化的傾向;還需要正確看待和處理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系。中國學者對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研究除了理解現(xiàn)代西方哲學本身之外,還必須了解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適應中國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需要,促進中國社會的變革。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
【分類號】:B5
【正文快照】:
一、學科的重建和發(fā)展現(xiàn)代西方哲學在我國既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并發(fā)生過重要影響的學科,又是一門因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牽涉而受到過較多懷疑和誤解、以致長期被簡單否定、甚至被取消的學科。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后,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的研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雁飛 ,陸廣泉 ,孟慶保;[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周中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張傳文,張紅;[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4 李明宇;李麗;;[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02期
5 于洪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葛賢平;[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劉力;;[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陳軼藝,劉衛(wèi)國;[J];安徽體育科技;2003年03期
9 程六生;;[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胡海波;[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瓊枝;;[A];北京高校政經(jīng)、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邢榮;;[A];北京高校政經(jīng)、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郭建寧;;[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4 郭建寧;;[A];“2006·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哲學會分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李少靜;;[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6 魏永征;;[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7 杜秀娟;陳凡;;[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8 盧立峰;李兆友;;[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9 葛秋萍;;[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10 吳易風;;[A];當代中國與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屆當代中國史國際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鑫;[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劉旭東;[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煒;[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4 陳則孚;[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5 袁愛玲;[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皮立波;[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7 楊慶媛;[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8 賀朝霞;[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鄒鐵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燕;[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瀾波;[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黃一芳;[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李仙飛;[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謝衛(wèi)紅;[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李仁涵;[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6 齊成民;[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7 劉雪屏;[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8 于民;[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9 涂曉敏;[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10 趙守山;[D];鄭州大學;200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慶祚;[J];社會科學;1980年06期
2 周國平;[J];哲學研究;1980年01期
3 杜任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4 周國平;;[J];哲學動態(tài);1980年01期
5 ;[J];哲學動態(tài);1980年06期
6 駱天銀;[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7 舒煒光;[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1年03期
8 張偉;[J];社會科學;1981年01期
9 羅克汀;[J];國外社會科學;1981年11期
10 胡壽鶴;黃見德;陽作華;;[J];江漢論壇;198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善侃;;[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2 毛翊;;[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3 王靖華;;[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4 周山;;[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5 涂紀亮;;[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6 薛克誠;;[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胡澤洪;;[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楊莉;;[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建軍;;[A];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年會暨西方技術文化與后現(xiàn)代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袁媛;;[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長立;[N];社會科學報;2000年
2 宋成劍;[N];社會科學報;2001年
3 惠珠;[N];社會科學報;2001年
4 趙光武;[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5 ;[N];光明日報;2002年
6 阮占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7 方松華;[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張再林;[N];陜西日報;2002年
9 黃啟祥;[N];學習時報;2002年
10 常坤;[N];中華讀書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東;[D];黑龍江大學;2002年
2 丁智瓊;[D];浙江大學;2004年
3 潘中偉;[D];復旦大學;2004年
4 李震;[D];復旦大學;2004年
5 冷天吉;[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艷茹;[D];吉林大學;2005年
7 龐立生;[D];吉林大學;2003年
8 張云;[D];復旦大學;2005年
9 陳樂;[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尤娜;[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革新;[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胡菊香;[D];湘潭大學;2001年
3 王奎清;[D];鄭州大學;2001年
4 孫愛霞;[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鐘謨智;[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侯一夫;[D];黑龍江大學;2002年
7 楊向東;[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郭利敏;[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祝莉萍;[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舒江華;[D];安徽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西方哲學研究三十年的反思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82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