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瓷之路”綜論
本文關鍵詞: 絲瓷之路 陸海絲綢之路 東西方文化交流 西域 中國南海 出處:《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絲瓷之路"是自古以來連接東西方海陸兩路交通的要道,涵蓋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文本對"絲瓷之路"的研究內容、發(fā)展階段以及陸海絲綢之路的差異與聯(lián)系進行了綜合論說,指出"絲瓷之路"是東西方文明通過海陸兩路進行交通、交流、互動與融合的道路,涉及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民族、社會、地理與自然科學等諸多方面,而不僅僅是商品流通之路。"絲瓷之路"概念的提出,其本身就有強調"絲路"和"瓷路"關系研究的作用,以往研究者將兩者孤立起來進行研究的狀況應有所改變。
[Abstract]:"Silk porcelain Road"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East and West from ancient times, covering the land Silk Road and the Sea Silk Roa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and and sea Silk Road a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ilk porcelain Road" is the road of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through the sea and land routes, involving economy, politics, military affairs and culture. The national, social, geographical and natural sciences, and so on, not just the road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 The concept of "Silk porcelain Road" has its own role in emphas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k Road" and "porcelain Road". In the past, the situation that researchers isolated the two for research should be changed.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上絲綢之路古代中東商旅群體研究”(16ZDA11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1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潔;;論流入中國的波斯薩珊銀幣的功能——以吐魯番出土銀幣為例[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10年02期
2 錢伯泉;;吐魯番發(fā)現(xiàn)的薩珊銀幣及其在高昌王國的物價比值[J];西域研究;2006年01期
3 邵磊;南京出土薩珊卑路斯銀幣考略[J];中國錢幣;2004年01期
4 孫莉;;薩珊銀幣在中國的分布及其功能[J];考古學報;2004年01期
5 王長啟 ,高曼;西安西郊發(fā)現(xiàn)唐銀鋌[J];中國錢幣;2001年01期
6 王仲殊;;試論鄂城五里墩西晉墓出土的波斯薩珊朝玻璃碗為吳時由海路傳入[J];考古;1995年01期
7 宋杰;吐魯番文書所反映的高昌物價與貨幣問題[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8 夏鼐;;綜述中國出土的波斯薩珊朝銀幣[J];考古學報;1974年01期
9 楊豪;;廣東英德、連陽南齊和隋唐古墓的發(fā)掘[J];考古;1961年03期
10 С.И.魯金科;潘孟陶;;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系[J];考古學報;195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南妍;;試論政策試驗在政策過程中的地位——政策試驗是政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年15期
2 楊立華;唐權;;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3 陳家剛;;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制度建設的重點與路徑[J];黨政研究;2017年04期
4 張晨;趙云云;;走向程序民主:城市社區(qū)基層議事協(xié)商機制的建構——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Q社區(qū)實驗為例[J];地方治理研究;2017年03期
5 王戰(zhàn);張秦;;全球治理中的協(xié)商民主:邏輯、目標與框架[J];社會主義研究;2017年03期
6 韓瑞波;;協(xié)商民主研究在中國:現(xiàn)狀、向度與展望——基于CSSCI的文獻計量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17年03期
7 戴衛(wèi)東;;長期護理保險的“中國方案”[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03期
8 馬一德;童孝華;;憲法框架下的協(xié)商民主及其法治化路徑(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7年02期
9 劉娟;任亮;;協(xié)商民主視角下生態(tài)治理的制度框架與路徑探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10 黃進;;社會協(xié)商主體能力研究[J];信訪與社會矛盾問題研究;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肖;張永兵;張振峰;;新疆吐魯番地區(qū)交河故城溝西墓地康氏家族墓[J];考古;2006年12期
2 錢伯泉;;吐魯番發(fā)現(xiàn)的薩珊銀幣及其在高昌王國的物價比值[J];西域研究;2006年01期
3 孫莉;;薩珊銀幣在中國的分布及其功能[J];考古學報;2004年01期
4 杜維善;薩珊王朝卑路斯銀幣之型式[J];中國錢幣;2001年04期
5 林梅村;上海博物館藏中亞三語錢幣考[J];中國錢幣;1998年04期
6 王海侖,張楠;斯坦因從新疆地區(qū)搜集的錢幣[J];西域研究;1997年03期
7 侯耀森,,王波;天水發(fā)現(xiàn)波斯銀幣[J];中國錢幣;1994年02期
8 施昌成;;紫陽縣發(fā)現(xiàn)一枚波斯銀幣[J];中國錢幣;1991年01期
9 宋杰;吐魯番文書所反映的高昌物價與貨幣問題[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10 宋煥文;吳澤鳴;余從新;;安陸王子山唐吳王妃楊氏墓[J];文物;198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深;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及其相關研究的新進展──“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座談會”評述[J];嶺南文史;2001年03期
2 阮應祺;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雷州半島主港概述[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盛觀熙;;海上絲綢之路與明州港[J];內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3期
4 曾昭璇;一部反映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巨著——評黃啟臣主編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J];嶺南文史;2003年03期
5 王元林;《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評介[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4年07期
6 林浩;關于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各個時期特點的探討[J];東方博物;2005年02期
7 文耀;;《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簡介[J];考古;2007年03期
8 黃啟臣;;一部反映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著——評顧澗清等著《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J];嶺南文史;2008年03期
9 劉偉民;;文化主義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10 張開城;;論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南方論刊;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盛觀熙;;海上絲綢之路與明州港[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四輯)[C];2003年
2 盛觀熙;;海上絲綢之路與明州港[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3 朱亞非;;論早期北方海上絲綢之路[A];三條絲綢之路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4 陳潮;;試論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原因[A];三條絲綢之路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5 鐘來全;;中國—東盟博覽會“新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談區(qū)域文化傳統(tǒng)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xiàn)代化[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6 李金明;;從水下考古發(fā)現(xiàn)看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7 徐心希;;海上絲綢之路綜論[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8 吳平;;海上絲綢之路貨幣探索[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9 張書裔;;海上絲綢之路與瓊州的開發(fā)[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10 何振良;李玉昆;;略論海上絲綢之路與泉州[A];福建省首屆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士民;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N];中國文物報;2002年
2 鄔鳳英;尋找海上絲綢之路[N];中國商報;2004年
3 李文昌;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綜述[N];中國文物報;2006年
4 記者 袁鋒;海上絲綢之路值得珍惜[N];海南日報;2007年
5 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崔錦明;海上絲綢之路與海州佛教文化論壇舉行[N];連云港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閻承駿 秦玉;一條古老而鮮為人知的北方海上絲綢之路[N];大連日報;2010年
7 記者 孫漪娜;“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在寧波舉行[N];中國文物報;2010年
8 記者 謝安良;“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寧波論壇舉行[N];寧波日報;2010年
9 劉宇艷 申開波 江崇本;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進入聯(lián)合攻堅[N];中國旅游報;2011年
10 記者郭瀟雅;七城市聯(lián)合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Mumtaz Hussain;[D];山東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佳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海權建設[D];暨南大學;2015年
2 李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安全風險及其應對[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陳燕娜;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公眾利用及提升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胡靈娟;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張洪雨;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境外樞紐港口選點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6 史雅婷;唐代長沙窯出土瓷器的初探[D];山西大學;2014年
7 李銀娟;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安全問題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5年
8 趙泓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海洋強國戰(zhàn)略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9 郭仁蒸;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與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戰(zhàn)略對接的基礎與挑戰(zhàn)[D];外交學院;2016年
10 彭善娟;論斯里蘭卡西里塞納政府的外交戰(zhàn)略[D];外交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5285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2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