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與中印東段邊界爭端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06:13
本文關鍵詞: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與中印東段邊界爭端
更多相關文章: 前進政策 緩沖國 戰(zhàn)略邊界 麥克馬洪線 中印東段邊界
【摘要】: 中國和印度做為亞洲的兩個大國,曾有著相互友好的悠久歷史。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印邊界之爭,特別是對于“麥克馬洪線”的認同問題,卻成為影響中印關系的重要因素。從歷史上看,這都是英國殖民主義者侵略西藏的戰(zhàn)略企圖所造成的。英國是入侵中國西藏最早的國家。它入侵的最初目的是出于經(jīng)濟利益的追求——打開中國西南邊疆的門戶,把它占據(jù)的印度殖民地和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勢力范圍連成一片,獲取貿(mào)易通道,從而贏得最大的經(jīng)濟利益。但是,這一目標遭到中國清王朝和西藏人民的頑強抵制,同時,也遭到另一個對中國同樣抱有野心的俄國的阻撓。于是,英國在同俄國爭奪中亞的同時,又出臺并實施了其南亞的戰(zhàn)略目標:以英屬印度的名義,侵占中國的西藏地區(qū),唆使西藏獨立,將西藏變?yōu)槎韲⒂≈g的“緩沖國”,來遏制俄國勢力的南下。英國對中國西藏進行的一系列侵略和分裂的陰謀活動,給中國與西藏地方的關系和中印兩國的關系造成極壞的影響和后果。1947年印度獨立后,它繼承了英帝國主義和英屬印度政府強加給中國的所謂《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線”的歷史遺產(chǎn),并單方面的把歷來不為中國政府所承認的“麥克馬洪線”作為了中印東段的絕對邊界線。由此引發(fā)了中印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爭端,而且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本文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歷史地論述了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活動,分析了英國侵略西藏的戰(zhàn)略企圖及其為了保住在印度的統(tǒng)治,防御中國而試圖建立一條沿喜馬拉雅山的戰(zhàn)略邊界計劃的形成。第二部分,重點地論述了辛亥革命后,英國分裂中國西藏的陰謀和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的產(chǎn)生。并科學地分析了“麥克馬洪線”產(chǎn)生的歷史淵源及英國殖民主義者為了將其合法化而偷偷纂改歷史的行為。第三部分,重點分析了印度獨立后,,對英國殖民主義者歷史遺產(chǎn)的繼承。特別是對“麥克馬洪線”的認同問題成為了中印東段邊界爭端的 起由,并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武裝沖突。結(jié)論部分,在總結(jié)全文的基礎上 重點分析了中印邊界爭端問題對中印關系的影響。
【關鍵詞】:前進政策 緩沖國 戰(zhàn)略邊界 麥克馬洪線 中印東段邊界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K153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目錄7-8
- 引言8-11
- 一、 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與其“戰(zhàn)略邊界”計劃11-33
- (一) 謀求經(jīng)濟利益是英國早期侵略西藏的最初目的11-20
- (二) 英國侵略中國西藏的新圖謀:變西藏為“緩沖國”20-27
- (三) 英國“戰(zhàn)略邊界”計劃的出籠27-33
- 二、 英國分裂中國西藏的陰謀與“麥克馬洪線”33-47
- (一) 英國支持和推動“西藏獨立”的政策33-37
- (二) 英國在西姆拉會議上的陰謀37-41
- (三) “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由來41-47
- 三、 中印東段邊界爭端47-56
- (一) 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安全戰(zhàn)略構想47-53
- (二) 中印東段邊界爭端的升級與印度的前進政策53-56
- 結(jié)論56-58
- 參考文獻58-61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賽;中印經(jīng)貿(mào)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彥偉;“麥克馬洪線”的國際法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黎春林;關于中印邊界問題的大學生認知情況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349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1349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