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裔民俗研究的新視角
本文關鍵詞:美國亞裔民俗研究的新視角
更多相關文章: 亞裔族群 亞裔民俗 美國民俗研究 民俗與認同 民俗認同
【摘要】:本文通過回顧美國民俗學界有關亞裔民俗研究的歷史,追溯亞裔在美國民俗生活中的角色,指出目前面對的挑戰(zhàn),并提出新的理論思考和研究方法。作為《美國民俗學刊》一百多年歷史上第一次有關亞裔民俗專刊的開篇,本文也界定了亞裔民俗以及與美國民俗的關系等問題。特別提倡了民俗認同的概念,藉此呼吁民俗學研究從以"民族"為前提轉向以"民俗"為前提的學術范式轉換。
【作者單位】: 美國崴淶大學東亞研究中心;長江大學文學院;大理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亞裔族群 亞裔民俗 美國民俗研究 民俗與認同 民俗認同
【分類號】:K897.12
【正文快照】: 界定“我們”和“他們”之間差異的最終目的是達到和而不同!髡呤钟洝睹绹袼讓W刊》(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下文縮寫為JAF)2015年Vol.128?哪康氖窍驅W院派和公共民俗部門倡導:(1)通常被(美國人口普查)歸為“亞裔美國人”1的群體是多樣化的族群,屬于傳統(tǒng)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J];民族藝術;2009年03期
2 烏丙安;;《民俗研究》百期感言[J];民俗研究;2011年04期
3 王青山;;祝賀《民俗研究》創(chuàng)刊[J];民俗研究;1985年01期
4 賈蕙萱;中國的日本民俗研究[J];日本學刊;1991年03期
5 高天星;《民俗研究》創(chuàng)刊十年賀詩(漢俳)[J];民俗研究;1995年03期
6 葛小沖;亞洲民俗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評《亞細亞民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年06期
7 ;《民俗研究》2001年總目錄[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8 ;《民俗研究》2002年總目錄[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9 趙世瑜;關于民俗研究的說三道四——一個“非典型”的學術評說[J];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10 ;《民俗研究》2003年總目錄[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葉大兵;;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加強應用民俗研究[A];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郭海紅;;日本現(xiàn)代城市民俗的發(fā)現(xiàn)與學理思考——城市與城市化的民俗研究[A];山東省民俗學會2013年年會暨中國石榴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馬偉華;;對回族民俗研究現(xiàn)狀的思考[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陳國強;;前言[A];閩臺歲時節(jié)日風俗——福建省民俗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5 陳國強;;后記[A];閩臺婚俗——“福建婚俗的調查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6 曹保明;;朝鮮族清明祭[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樣與保護——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寒食)論壇文集續(xù)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山東藝術學院 馬知遙;山東民俗研究20年[N];社會科學報;2008年
2 周逸敏 何Z,
本文編號:959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5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