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本文關鍵詞: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是實現(xiàn)全面小康目標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也要依靠文化服務體系這個強有力的載體來實現(xiàn)。構建現(xiàn)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時代所需,也是解決人民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在物質文明建設高歌猛進發(fā)展的節(jié)奏中,精神文化建設也亟需跟進。在面臨資金投入?yún)T乏、基礎設施落后、服務機制僵化等諸多困境下,我們應該多措并舉,努力向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均等性目標邁進,積極建立起兼顧城鄉(xiāng)、網(wǎng)絡設施發(fā)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群眾真正享受到最廣泛最新的文化成果,從中汲取文化素養(yǎng)。本文認真分析思考了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的困境和原因,運用公共管理相關理論,在借鑒國內外一些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文化發(fā)展狀況和文化資源特點,嘗試性的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解決對策建議。
【關鍵詞】:呼和浩特市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49.2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 研究背景9-10
- (二) 研究意義10
- 1. 理論意義10
- 2. 實踐意義10
- (三)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 國外研究方面10-12
- 2. 國內研究方面12-13
- (四)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3
- 1. 研究內容13
- 2. 研究方法13
- (五) 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之處13-14
- 1. 創(chuàng)新點13
- 2. 不足之處13-14
-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14-17
- (一) 基本概念界定14-15
- 1. 文化14
- 2. 公共文化14-15
- 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15
- (二)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相關理論基礎15-17
- 1. 公共產(chǎn)品理論15
- 2. 新公共管理理論15-16
- 3. 公共治理理論16-17
- 二、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xiàn)狀17-21
- (一) 已有文化相關政策法規(guī)17
- (二) 公共文化設施網(wǎng)絡初步建成17-18
- (三) 文化活動形式多樣18
- (四) 文物和“非遺”保護不斷加強18-19
- (五) 文化藝術精品不斷涌現(xiàn)19-20
- (六) 公共文化財政投入加大20-21
- 三、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突出問題21-24
- (一) 公共文化相關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21
- (二)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不均衡,缺乏管理21-22
- (三) 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滯后22
- (四) 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單一,缺乏活力22
- (五) 文化管理方式滯后22-23
- (六) 公共文化經(jīng)費來源渠道單一23-24
- 四、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4-26
- (一) 政府重視程度不夠,服務意識淡薄24
- (二) 缺乏公眾導向的工作機制24-25
- (三) 公共文化服務體制落后25
- (四) 公共文化服務多元主體參與不足25-26
- 五、國內外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經(jīng)驗借鑒26-30
- (一) 紐約市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經(jīng)驗借鑒26-27
- 1. 發(fā)達的公共文化設施網(wǎng)絡26
- 2. 完備的法律政策體系26
- 3. 社會力量參與充分26-27
- (二) 上海市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經(jīng)驗借鑒27-28
- 1. 引入社會化管理,服務效能大幅提高27
- 2. 創(chuàng)新文化配送機制,解決文化供給不足難題27-28
- 3. 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隨時隨地享受文化服務28
- (三) 幾點借鑒與啟示28-30
- 1. 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重視社會力量28-29
- 2. 以公眾需求為出發(fā)點29
- 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數(shù)字化探索29-30
- 六、推進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30-36
- (一)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條件30-32
- 1. 加快文化法規(guī)建設,推進制度保障建設30
- 2. 強化薄弱環(huán)節(jié),完善文化設施建設30-31
- 3. 加快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建設31-32
- 4. 充分利用當?shù)匚幕Y源,豐富文化內容32
- (二) 建立公眾導向的溝通回應機制和評價機制32
- (三) 充分發(fā)揮多元主體的積極作用32-33
- 1. 發(fā)揮政府“掌舵者”的作用32-33
- 2. 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33
- 3. 大力倡導公眾參與33
- (四) 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機制33-36
- 1. 重構文化管理體制33
- 2. 促進市場化和社會化管理33-34
- 3.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文化服務建設34-36
- 結語36-37
- 參考文獻37-39
- 致謝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安麗 ,王婷;寧波市創(chuàng)建新型社區(qū)文化[J];今日浙江;2003年14期
2 章尚貞;深化認識 提升社區(qū)文化品位[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文化生活[J];福建質量信息;2007年01期
4 秦建華;;正確把握社區(qū)文化的時代特征[J];群眾;2007年10期
5 應再泉;;文化星火點燃商都大地[J];今日浙江;2008年18期
6 ;文化生活[J];福建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09年01期
7 ;文化生活[J];福建黨史月刊;2010年24期
8 ;鄂爾多斯市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建設[J];鄂爾多斯文化;2011年02期
9 徐磊;;關于在部分農村大力扶持庭院文化的思考[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張彬;;重慶:財政“買單”31個公共文化場館 免費開放[J];現(xiàn)代城市;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明堂;陳明九;;對農村生活文化建設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藝術)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榮[A];藝海探真——論文論著選編[C];2011年
4 丁光勛;;關于我國城市老年文化消費增長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5 黃麗云;;福州市農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現(xiàn)狀與對策——福州市農村青年文化生活調查[A];農村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C];2009年
6 黃麗云;;福州市農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現(xiàn)狀與對策——福州市農村青年文化生活調查[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應海;井潤峰;;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我省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8年
8 ;豐富老人文化生活 歡度快樂晚年[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謨;;關于新一輪文化長廊創(chuàng)建工程的若干問題[A];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全國群眾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關于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議[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玉英;文化建設要實現(xiàn)共建共享[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記者 武福臣邋通訊員 郭永旺;郭礦公司讓職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鄲日報;2007年
3 劉小萍;公共文化建設需要文化自覺[N];中國文化報;2008年
4 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葉志堅;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報;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 廳長 馮韶慧;著眼時代新要求 踐行文化新理念[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郭小玲 龍昆 本報記者 王小剛;“文化搭橋”讓關愛溫暖人心[N];南昌日報;2012年
7 記者 王文博;加強公共文化基礎建設 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報(漢);2012年
8 記者孫曉華;落實十八大精神 鞏固文化成果[N];撫順日報;2012年
9 本報見習記者 楊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襯美麗鄉(xiāng)村[N];中國婦女報;2012年
10 記者 楊軍;蘭州火車頭影城活躍職工群眾文化生活[N];人民鐵道;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黃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曉非;工廠家園[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蔡建芳;參加文化生活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胡神松;我國知識產(chǎn)權教育與文化戰(zhàn)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6 嚴墨;碎片化到重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婷婷;建國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文化建設評析[D];遼寧大學;2015年
2 孫婧;中國的海外文化投資探析[D];復旦大學;2013年
3 熊立春;農村居民文化服務需求及其決定因素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4 王茜;兩岸對外漢語初級教材文化注釋分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羅立群;深圳市龍華新區(qū)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6 秦辰鈺;我國現(xiàn)代養(yǎng)老文化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6年
7 李進;遼寧陳氏面塑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8 趙雯;移民背景下瑪納斯縣社火樂舞文化的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9 陳惠;社區(qū)文化志愿者服務問題探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5年
10 徐磊;民族地區(qū)農村消費文化變遷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6年
本文關鍵詞: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0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5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