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中心城區(qū)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空間差異及格局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24 23:27
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開始向發(fā)展型社會轉型。人民的主要需求從基本物質財富等溫飽型需求逐步轉向自我發(fā)展與精神文化等發(fā)展型需求。但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嚴重不足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分配失衡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是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公共文化服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黨和國家指出到2020年,要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公共文化設施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物質載體,是構建覆蓋全社會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基礎。本文總結了濟南市公共文化設施發(fā)展的歷程和現狀,之后運用文獻分析、模型構建和GIS空間分析等方法,從市轄區(qū)、街道的尺度,對濟南市中心城區(qū)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的分布特征、可達性格局、服務供給水平情況進行評價與分析。研究發(fā)現:(1)公共文化設施在空間分布存在一定的集聚特征。五個市轄區(qū)中,歷下區(qū)設施數量和分布密度都是第一,槐蔭區(qū)設施數量最少,歷城區(qū)設施分布密度最低,但5個市轄區(qū)的公共文化設施都呈現組團態(tài)勢,空間分布類型都為集聚型,集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市中區(qū)、歷下區(qū)、歷城區(qū)、槐蔭區(qū)、天橋區(qū);從整個中心城區(qū)來看,公共文化...
【文章頁數】: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8184
【文章頁數】: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2004-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yè)增加值與公共預算支出變化圖
圖1-12004-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yè)增加值與公共預算支出變化圖Fig1-12004-2016China'sculturalindustryaddedvalueandpublicbudgetexpenditure1.1.2研究意義在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
圖1-2技術路線圖
圖3-120世紀30年代的山東省圖書館部分建筑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施服務人數平均只有百余人。服務分布集中,“濟南半數以上的劇場、三分之一以上的電影院以及絕大部分的書場都聚集在當時的六大商場內(勸業(yè)場、新市場、西市場、大觀園、萃賣場、萬字巷)”[86],服務范圍僅覆蓋經濟較為發(fā)達的省府東西街和大觀園為核心的商埠中心區(qū)。但電....
圖3-220世紀30年代山東省圖書館大門Fig3-2GateofShandongProvincialLibrary
觀園、萃賣場、萬字巷)”[86],服務范圍僅覆蓋經濟較為發(fā)達觀園為核心的商埠中心區(qū)。但電影院、話劇院等西式文化設施公共文化服務從個體性文化消費向集團性社會性消費變化、文政治化向商業(yè)化和世俗化轉變,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接受、使圖3-120世紀30年代的山東省圖書館部分建筑3....
本文編號:3938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9381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