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0 11:12
本文關鍵詞: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政治與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精神文化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國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公眾的影響與需求以及對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在此背景下,國家更加重視運用公共政策扶持其發(fā)展,不斷增加資金支持。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近年來,黑龍江省在構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一些成績,黑龍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得到了較快發(fā)展,各項管理與服務工作逐步完善。但與地方經濟發(fā)展的要求以及公共文化服務先進省份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還亟待加強。文章從公共文化服務的概念入手,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理論相結合,運用文獻研究、系統(tǒng)分析、調查研究和對比分析等方法,從闡述了黑龍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含,并著重介紹了公共文化服務狀況、相關內容與效果及其相關經驗與教訓;重點介紹了美國、法國及韓國發(fā)達國家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的有益的做法與相關政策,也借鑒了我國吉林、杭州及香港等公共文化服務相對發(fā)展較先進省份或城市的相關支持政策與措施。在此基礎上,結合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考評機制不完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等問題,主要從四個方面提出完善對策或建議:一是結合省情,從文化主體出發(fā),通過政策激勵促使其主體多樣化;二是重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各項機制建設,制定出一套更加合理的監(jiān)督考評機制;三是通過對人才的合理錄用,壯大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四是通過強化文化服務的創(chuàng)新和提供文化精品來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關鍵詞】:黑龍江省 公共文化 服務體系 文化主體 保障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12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緒論14-23
- 1.1 課題背景、目的及意義14-15
- 1.1.1 研究背景14
- 1.1.2 研究目的14-15
- 1.1.3 研究意義15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5-20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5-16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6-19
- 1.2.3 研究文獻簡析19-20
-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20-22
- 1.3.1 研究內容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1.4 框架結構和創(chuàng)新點22-23
- 1.4.1 框架結構22
- 1.4.2 創(chuàng)新點22-23
- 2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理論23-30
- 2.1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的界定23-26
- 2.1.1 公共服務23
- 2.1.2 公共文化23-24
- 2.1.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及主體界定24-26
- 2.2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提出和內容26-27
- 2.2.1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提出26
- 2.2.2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容26-27
- 2.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依據27-30
- 2.3.1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理論27
- 2.3.2 新公共服務與治理理論27-28
- 2.3.3 文化權利理論28
- 2.3.4 公共產品理論28-30
- 3 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簡析30-36
- 3.1 黑龍江省省情和歷史文化背景30-31
- 3.1.1 黑龍江省的基本情況30
- 3.1.2 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背景30-31
- 3.2 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31-33
- 3.2.1 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網絡31-32
- 3.2.2 全面覆蓋文化信息資源32
- 3.2.3 擴大群眾文化活動規(guī)模32-33
- 3.3 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33-34
- 3.3.1 “大文化”框架尚未建立33
- 3.3.2 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相對單一33
- 3.3.3 公共文化人才隊伍發(fā)展不平衡33
- 3.3.4 公共文化服務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33-34
- 3.4 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34-36
- 3.4.1 公共文化服務主體相對單一34
- 3.4.2 缺乏科學而系統(tǒng)的保障機制34
- 3.4.3 公共文化經費投入相對不足34-35
- 3.4.4 公共文化產品服務種類不多35-36
- 4 國內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驗借鑒36-45
- 4.1 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36-38
- 4.1.1 美國運用市場調節(jié)36-37
- 4.1.2 英國實施分權管理37
- 4.1.3 韓國推行政府主導37-38
- 4.2 國內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經驗38-43
- 4.2.1 吉林省重視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及機制38-40
- 4.2.2 杭州市構建四個“三堅持”40-42
- 4.2.3 香港重視服務效果評估及財政投入42-43
- 4.3 國內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啟示43-45
- 4.3.1 不斷推動文化管理體制改革43
- 4.3.2 重視法律法規(guī)等政策體系建設43-44
- 4.3.3 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體系44
- 4.3.4 積極發(fā)展社會公益性文化事業(yè)44-45
- 5 推進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45-54
- 5.1 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多樣化發(fā)展45-47
- 5.1.1 進一步加強政府的主導職能45
- 5.1.2 促進非政府組織多方面參與45-46
- 5.1.3 鼓勵企業(yè)等營利性組織參與46-47
- 5.2 構建相對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機制47-51
- 5.2.1 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資金投入機制47-48
- 5.2.2 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規(guī)制體系48
- 5.2.3 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保障機制48-49
- 5.2.4 構建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機制49-51
- 5.3 不斷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51-52
- 5.3.1 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設施與服務網絡51
- 5.3.2 加快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51-52
- 5.4 擴大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52-54
- 5.4.1 豐富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品種52-53
- 5.4.2 提高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質量53-54
- 結論54-55
- 參考文獻55-5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8-59
- 致謝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郁香;;大慶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2 韓軍;;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J];黨政干部論壇;2008年01期
3 張燕清;;走向“善治”:廈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探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4 趙栓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廣東科技;2013年18期
5 馮凌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探析[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5期
6 張靖偉;;重慶構建城鄉(xiāng)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7期
7 張慧玲;;淺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經營管理者;2013年25期
8 周曉麗;毛壽龍;;論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及其模式選擇[J];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9 易向軍;吳光龍;;安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思考[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年03期
10 張楠;;縱橫結構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體系模型[J];領導科學;2012年20期
本文關鍵詞: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1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814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