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下青年主體意識的建構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15:13
"飯圈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tài),具有狂歡性、交互性、圈層性等特征,其在青年主體意識構建過程中可能帶來網絡暴力、被動跟風、文化偏離等負面影響。對此,應當發(fā)揮偶像和"飯圈"對青年的正面影響,引導青年增強辨別力,塑造積極正向的主體意識。
【文章來源】:人民論壇. 2020,(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飯圈文化”:青年亞文化中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tài)
“飯圈文化”下的青年不再是群體“盲從者”
瘋狂的“飯圈文化”有讓青年主體意識走向極化的風險
“飯圈”不是原罪,青年主體意識建構應兼顧“去污名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追星族”到“飯圈”——我國粉絲組織的“變”與“不變”[J]. 胡岑岑.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2)
[2]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J]. 呂鵬,張原.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5)
[3]“飯圈”與“圈飯”——大學生粉絲群體的互動機制探究[J]. 魯嬋. 青少年研究與實踐. 2017(04)
本文編號:3511951
【文章來源】:人民論壇. 2020,(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飯圈文化”:青年亞文化中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tài)
“飯圈文化”下的青年不再是群體“盲從者”
瘋狂的“飯圈文化”有讓青年主體意識走向極化的風險
“飯圈”不是原罪,青年主體意識建構應兼顧“去污名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追星族”到“飯圈”——我國粉絲組織的“變”與“不變”[J]. 胡岑岑.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2)
[2]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J]. 呂鵬,張原.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5)
[3]“飯圈”與“圈飯”——大學生粉絲群體的互動機制探究[J]. 魯嬋. 青少年研究與實踐. 2017(04)
本文編號:3511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1195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