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靜”的文化意蘊及當代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21:56
"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審美范疇,它在時間的推動下不斷地演變和發(fā)展。不論在古代生活還是現(xiàn)代生活中,靜與動是相輔相成的。本文從靜思想的起源、靜思想的發(fā)展、靜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三個方面來闡述靜文化。對于靜文化的探究是源源不斷的,本文從心靈和行為兩個方面研究靜文化的內(nèi)涵。
【文章來源】:漢字文化. 2020,(15)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靜的文化起源
二、靜的發(fā)展演變
三、靜的現(xiàn)代意義
四、總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審美價值研究[J]. 陳芳芳. 黃河之聲. 2020(01)
[2]中國古代“清”美學范疇之流變[J]. 周棟. 藝海. 2019(10)
[3]瞬間即永恒:微影像的審美困頓及經(jīng)典重構(gòu)[J]. 衛(wèi)欣. 當代電視. 2019(08)
[4]煙火與溫度——淺談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的審美建構(gòu)[J]. 張純純. 藝術科技. 2019(08)
[5]淺談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生存和再發(fā)展——以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為例[J]. 張律. 美術教育研究. 2019(11)
[6]大眾傳媒視野下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困境與對策研究[J]. 張曉蕊. 大眾文藝. 2019(11)
[7]趙孟頫繪畫中的“書卷氣”[J]. 朱克迎,莊眾顯. 美與時代(中). 2019(06)
[8]電影《24幀》的生態(tài)美學研究[J]. 張純純. 大眾文藝. 2019(08)
[9]時代的審美與審美的時代[J]. 衛(wèi)欣,王勇. 黃河之聲. 2018(21)
[10]生態(tài)美學觀照下的六朝山水畫論[J]. 郝玲,衛(wèi)欣.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本文編號:3322479
【文章來源】:漢字文化. 2020,(15)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靜的文化起源
二、靜的發(fā)展演變
三、靜的現(xiàn)代意義
四、總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審美價值研究[J]. 陳芳芳. 黃河之聲. 2020(01)
[2]中國古代“清”美學范疇之流變[J]. 周棟. 藝海. 2019(10)
[3]瞬間即永恒:微影像的審美困頓及經(jīng)典重構(gòu)[J]. 衛(wèi)欣. 當代電視. 2019(08)
[4]煙火與溫度——淺談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的審美建構(gòu)[J]. 張純純. 藝術科技. 2019(08)
[5]淺談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生存和再發(fā)展——以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為例[J]. 張律. 美術教育研究. 2019(11)
[6]大眾傳媒視野下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困境與對策研究[J]. 張曉蕊. 大眾文藝. 2019(11)
[7]趙孟頫繪畫中的“書卷氣”[J]. 朱克迎,莊眾顯. 美與時代(中). 2019(06)
[8]電影《24幀》的生態(tài)美學研究[J]. 張純純. 大眾文藝. 2019(08)
[9]時代的審美與審美的時代[J]. 衛(wèi)欣,王勇. 黃河之聲. 2018(21)
[10]生態(tài)美學觀照下的六朝山水畫論[J]. 郝玲,衛(wèi)欣.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本文編號:3322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224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