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道教文化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的對策分析
[Abstract]:Ningbo Taoist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lags behind for many reasons.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cavate the Taoist cultural resources,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Taoist culture and inherit the Taoist cultural spiri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Ningbo.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oist cultural resources in Ningb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寧波道教文化發(fā)展價值與開發(fā)應用對策研究”課題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958;G1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應超;;對大陸二十多年來道教文化研究的考察與探索[J];齊魯文化研究;2004年0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雅嵐;中國道教文化資源開發(fā)及產(chǎn)業(yè)化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儲小麗;道教文化遺產(chǎn)活化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若男;;寧波道教文化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的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雅稚;河北平鄉(xiāng)太平道文化重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2 何明智(He,Ming-Chih);基于全養(yǎng)生理論視角的蕉嶺縣養(yǎng)生旅游發(fā)展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袁志鴻;道教正一派授{撚肴媾紗渲冉涎芯縖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4期
2 宜峨;道教全真派在五龍宮隆重舉行傳戒法會[J];中國道教;2002年05期
3 丁常云;中國道教正一派首次國內(nèi)授{摯確ɑ嵩誚髁⑸驕儺衃J];中國道教;1996年01期
4 王純五;中國道教隆重舉行全真道建國以來第二次傳戒法會[J];中國道教;199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程圩;文化遺產(chǎn)旅游價值認知的中西方差異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吳保春;龍虎山天師府建筑思想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毛麗婭;道教與基督教生態(tài)思想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胡銳;道教宮觀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茂文;道教場所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利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蔡燕萍;基于RMP模式的無錫國際休閑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與設計[D];揚州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茌家飚;張新源;張玲;;膠東道教文化與旅游發(fā)展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年12期
2 周雅;;西安道教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意設計研究——談西安八仙宮的旅游文化創(chuàng)意和道教養(yǎng)生[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05期
3 馬培紅;姚偉鈞;;道教文化類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4 喻芳;;“蜀女多才”的道教文化淵源[J];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03期
5 劉懷榮,苑秀麗;嶗山道教文化與青島發(fā)展研究[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王志躍;;宋代國家、禮制與道教的互動考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7 鄧伯軍;;道教文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5期
8 劉鐵峰;梅山道教文化生成與演化因緣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李大華;法國學者視野中的中國文化——法國學者付飛嵐訪談錄[J];開放時代;1998年04期
10 孫婧;宋娜;;道教文化助力嶗山旅游[J];招商周刊;2008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武亨偉;;驪山華清池文化初探[A];中國古都研究(總第二十六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冬 王渡生;道教文化在成都: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2 張亞武;老子和道教對越南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N];洛陽日報;2007年
3 王國平 本報記者 嚴斌;舞活文化龍頭打造文化精品盛宴[N];成都日報;2005年
4 粵民宗;道教文化源遠流長 嶺南奇葩今又飄香[N];南方日報;2011年
5 記者 劉先琴 崔志堅;海峽兩岸道文化交流會舉行[N];光明日報;2012年
6 ;打造又一個宗教文化品牌[N];中國民族報;2010年
7 黃冬 王渡生;成都: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8 孔帆升;彰顯山水自然的文化魅力[N];咸寧日報;2007年
9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 高洪興;鬼節(jié)與陰陽五行:從清明節(jié)和中元節(jié)說起[N];中國民族報;2010年
10 記者 陳麗玲 羅津;專家學者肇慶調(diào)研[N];西江日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崇研;嶗山道教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fā)[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49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4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