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與規(guī)訓——黃段子灰段子與紅段子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分析
本文關鍵詞:抵抗與規(guī)訓——黃段子灰段子與紅段子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黃段子 灰段子 紅段子 意識形態(tài) 話語分析
【摘要】:黃段子灰段子是民間話語的一種體現(xiàn),它以狂歡化的色彩表現(xiàn)出對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抵抗,同時也對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權力進行消解,體現(xiàn)出民眾在社會轉型期普遍感受到的生活壓力下對自身處境的想象和情感表達。紅段子則是由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引導和傳播的一種意在擠壓民間段子(主要指黃段子灰段子)話語空間、強化文化領導權的"紅色新文化運動"的一種文藝形式,紅段子的文化生產(chǎn)方式體現(xiàn)了官方話語對民間話語進行規(guī)訓的運作機制。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文學思想研究中心;
【基金】:廣州市屬高校社科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話語研究”(1201411322)
【分類號】:G122
【正文快照】: 作為俗文化中最為貼近人民生活、最具有民間特色之一的段子文化一直以來以旺盛的生命力潛流在日常生活當中。近些年,隨著市民社會的壯大、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達以及新興便捷媒介手機、ipad等的勃興,段子文化成為一種蔚為奇觀的大眾文化現(xiàn)象。然學界或因其俚俗、鄙俗甚或因其涉及性與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占凡;;在“紅段子現(xiàn)象”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電視;2010年03期
2 房慧;樊明方;;論“紅段子”的分類特點和時代意義[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管仕廷;;紅段子:主流文化傳播的新形態(tài)[J];傳承;2011年25期
4 吳春燕;;廣東構建紅段子網(wǎng)絡文化[J];決策與信息;2011年11期
5 王笑笑;;“紅段子”的發(fā)展狀況及對策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1年04期
6 馮學民;王珍;;淺析“紅段子”的文化內涵和形式特點[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7 張悅;;“紅段子”圍剿“黃段子”[J];教師博覽;2006年10期
8 ;文化資訊[J];金山;2011年07期
9 周杏坤;;紅段子:網(wǎng)絡文化與官方話語的交融[J];新聞愛好者;2010年15期
10 郭麗君;;“紅段子”掀起紅色文化浪潮[J];黨建;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主持人 連冰玉;讓紅段子引領健康手機文化[N];光明日報;2010年
2 蕭清;讓“紅段子”越來越紅火[N];西藏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吳春燕;廣東紅段子為何這樣紅[N];光明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張玉玲 李金桀;“紅段子”:紅了文化,火了市場[N];光明日報;2010年
5 韶關日報記者 馮春華;春風拂面:韶城流行“紅段子”[N];韶關日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何忠洲;“紅段子”來了[N];南方周末;2010年
7 周瑩;東莞移動:“紅段子”編織出莞邑文化新篇章[N];國際商報;2008年
8 記者 連曉東;“紅段子現(xiàn)象”座談會在北京舉辦[N];中國電子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田麗華;“紅段子”的精神力量[N];遼寧日報;2010年
10 馮海嘯;為“紅段子”征集活動叫好[N];張家口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1187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8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