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軟權力話語的文化機制——從殖民語境談起
本文關鍵詞:論軟權力話語的文化機制——從殖民語境談起
【摘要】:在世界多元格局發(fā)展的時代,人類進入了一個不同的時代,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新文化思潮的產生、民族國家之間關系的變化、"全球化"及其相關問題的出現(xiàn),世界文化語境帶來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軟權力話語是一個龐雜的話語體系,且有著系統(tǒng)的文化機制。它根植于歷史,總是以某種話語形式存在著,只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以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殖民時代,殖民主義話語體系的形成詮釋了殖民沖突的文化緣由和軟實力話語文化機制的現(xiàn)實存在;全球化語境下,大國的影響力已不能單純用政治意義上的權利來解釋,傳統(tǒng)意義上以霸權或武力等領導世界已成為歷史,國家發(fā)揮作用的方式也更多地體現(xiàn)在軟權力上。
【作者單位】: 呼和浩特職業(yè)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
【關鍵詞】: 軟權力 文化機制 殖民語境
【分類號】:G112
【正文快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一書中,從國際政治和綜合國力的角度首次提出“Sftpower”概念,[1]第一次明確將權力分為兩個部分:硬權力和軟權力。軟權力是指國力的類別或形態(tài),是區(qū)別于有形的經濟、軍事等硬權力資源的要素。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劉懷光;劉若飛;;文化全球化的根據:共同生活的現(xiàn)代性訴求[J];中州學刊;2014年10期
2 劉懷光;李華;;論美國軟權力話語的文化機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3 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璐;;關于“主旋律”提法的三次演變[J];改革與開放;2017年02期
2 武躍;趙佳森;;論軟權力話語的文化機制——從殖民語境談起[J];前沿;2016年12期
3 張慧琴;武俊敏;;服飾禮儀文化翻譯“評頭”之后的“論足”——基于《金瓶梅》兩個全譯本中的“足衣”文化[J];上海翻譯;2016年06期
4 李麗;羅琳;郭德偉;;區(qū)域“軟實力”及其對云南沿邊經濟帶發(fā)展的經濟效應分析[J];智富時代;2016年S1期
5 朱莉;;試論檔案與軟權力建構[J];檔案學通訊;2016年06期
6 李明珠;朱婷婷;;“互聯(lián)網+”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研究[J];長江論壇;2016年05期
7 李明珠;朱婷婷;;論“互聯(lián)網+”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現(xiàn)狀與路徑選擇[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8 劉成志;;略論文化軟實力與中國文化建設[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9 葉笛;;區(qū)域文化軟實力視域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門文元舞劇《阿炳》《西施》與《金陵十三釵》為切入點[J];藝術百家;2016年05期
10 孫天微;卜春江;;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基本路徑研究[J];理論觀察;2016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黃華;;“人之死”何以成為可能——試論?碌脑捳Z/主體理論[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劉懷光;;文化工業(yè)趨勢下青少年流行文化解讀[J];當代青年研究;2008年02期
3 王金寶;;吉登斯全球化理論的深度解讀及其批判[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4 倪志娟;;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往與文化整合[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田毅;;改革開放需要新的文化機制[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1989年04期
2 袁慶豐;;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朝鮮電影在中國大陸傳播的文化機制——以《看不見的戰(zhàn)線》為例[J];燕趙學術;2014年01期
3 禹建湘;;20世紀以來文學中鄉(xiāng)土想像的文化機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王春雨;關于文化產業(yè)的幾點思考[J];理論月刊;2005年11期
5 李蘭宜;;淺析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形成的歷史文化機制[J];外國語言文學;2006年01期
6 張華;劉宗明;;現(xiàn)代家具審美的文化機制解讀[J];藝術百家;2013年S1期
7 羅書華;中國傳奇喜劇英雄發(fā)生的文化機制[J];社會科學輯刊;1997年06期
8 李二民;;傳統(tǒng)與未來[J];書城;2005年06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張益波 浙江省新昌縣人事局;企業(yè)文化機制建設芻議[N];中國人事報;2009年
2 劉悠揚;創(chuàng)新文化機制 推動發(fā)展繁榮[N];深圳商報;2008年
3 聞青;激活農村文化機制[N];閩北日報;2006年
4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顧肖榮 王佩芬;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與文化機制建設[N];文匯報;2012年
5 記者羅虎;我市強化文化機制機構改革[N];白銀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10963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9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