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6 15:12
本文關鍵詞: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發(fā)展研究
【摘要】: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泉,而根祖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直根”,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根祖文化的內涵、外延及其特質的界定,分析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論證根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源泉,從而引出根祖文化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價值,并通過根祖文化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總結,分析現(xiàn)狀提出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策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緒論,闡述選題意義,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論文研究思路和方法,論文的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以及不足之處。 第一章為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其關系,通過論述根祖文化的內涵、外延及特質,不同階段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的闡述總結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并分析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 第二章為根祖文化促進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分析根祖文化對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貢獻,從而論證愛家忠國之根、天下和合之根、敬德重禮之根、立身尚義之根和向上自強之根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并得出根祖文化對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價值。 第三章為對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當代省察及其策略。通過對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現(xiàn)狀的研究,分析其積極表現(xiàn)和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從而提出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策略。
【關鍵詞】:根祖文化 中華民族精神 形成 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12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緒論10-21
- (一) 選題緣由10
- (二) 選題意義10-12
- (三)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12-19
- (四) 論文研究方法19
- (五)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19-21
- 一、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其關系21-31
- (一) 根祖文化的概念及特質21-25
- 1. 根祖文化的內涵21-23
- 2. 根祖文化的外延23-24
- 3. 根祖文化的特質24-25
- (二) 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25-30
- 1. 不同階段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闡釋25-27
- 2. 現(xiàn)階段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27-30
- (三) 根祖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30-31
- 1. 根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礎30
- 2. 中華民族精神是根祖文化的凝練與升華30-31
- 二、根祖文化促進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31-41
- (一) 根祖文化對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貢獻31-33
- 1. 根祖文化標記了中華民族文明的開端31-32
- 2. 根祖文化生成了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精品32-33
- 3. 根祖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品格33
- (二) 根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3-38
- 1. 愛家忠國之根是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3-34
- 2. 天下和合之根是團結統(tǒng)一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4-36
- 3. 敬德重禮之根是愛好和平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6-37
- 4. 立身尚義之根是勤勞勇敢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7-38
- 5. 向上自強之根是自強不息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文化源泉38
- (三) 根祖文化對促進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價值38-41
- 1. 根祖文化是選擇和確定中華民族精神的起點39
- 2. 根祖文化是認同中華民族主體身份的主要依據(jù)39-40
- 3. 根祖文化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40-41
- 三、對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當代省察及其策略41-50
- (一) 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現(xiàn)狀41-44
- 1. 根祖文化在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中的積極表現(xiàn)41-42
- 2. 根祖文化在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42-44
- (二) 根祖文化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策略44-50
- 1. 促進根祖文化自身的發(fā)展45-46
- 2. 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根祖文化維度46-50
- 結語50-51
- 參考文獻51-53
- 致謝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建華;;明清時期的山西洪洞韓氏——以洪洞韓氏家譜為中心[J];安徽史學;2006年01期
2 李明;;簡論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J];黨的文獻;2011年05期
3 鄭海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fā)展與升華[J];道德與文明;2010年02期
4 肖群忠;孝——中華民族精神的淵藪[J];河北學刊;2004年04期
5 黃長義;;中華民族精神的發(fā)生學考察[J];江漢論壇;2011年02期
6 劉毓慶;劉鱗龍;;陶寺遺址對接歷史的可能性及其難題[J];晉陽學刊;2009年04期
7 趙繼明;和合:《周易》的精神本質[J];晉陽學刊;1999年04期
8 宋留清;;中華民族精神的幾個特征[J];科學社會主義;2009年01期
9 郝平;;傳說、信仰與洪洞鄉(xiāng)村社會——兼及大槐樹移民的文化認同[J];歷史檔案;2006年03期
10 趙世瑜;;祖先記憶、家園象征與族群歷史——山西洪洞大槐樹傳說解析[J];歷史研究;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班紅娟;國家意識與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43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43371.html
教材專著